新华网 > > 正文

阅兵场上谁最美?战士每天10斤汗浇铸出“铁腰杆”

2015年08月25日 14:58:4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维修

  解读:万无一失是共同的追求

  走在路上,当看到一颗2毫米的螺丝时,很多人都不会放在心上。可某型突击车方队总教练赵治平,却在38度的高温下,和这颗螺丝较了2个小时的劲。

  发现水泥地板上的这颗螺丝后,赵治平找来一个维修底盘用的躺车,钻进车底,逐个车辆排查。38度的高温,很快让赵治平的身上像“水洗”一样。2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在减震器上发现少了一颗螺丝。

  “那颗螺丝实际上无关紧要,可战车开上训练场,必须确保零失误,做到万无一失。”像赵治平一样,阅兵村担负修理任务的修理工们始终在追求着极致:任何时候都要确保战车问题归零,哪都不能出问题。

  赵宗刚是方队的“宝贝”,一级军士长,从军29年,和装甲车打了29年的交道,被誉为“铁甲神医”。可老赵依旧不敢大意,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带着修理工过筛子一样,把战车里成千上万个电路插头、管线接头的位置、功能都摸得一清二楚。

  问题必须解决在正式阅兵之前,预防故障隐患往往比应急修理更关键。赵宗刚带领大家拿出了三大类9项120个防抛锚措施,制订出装备检查、保养一系列标准流程。据统计,进入阅兵村以来,他带领战友共排除各类机械故障450余台次,自制维修器材、工具达40余项,节约经费50余万元。

  关键词:餐厅

  解读: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

  走进阅兵村的餐厅,凉爽扑面而来。每个餐桌上都有一个精致的小花瓶,插着两朵艳丽的小花,“雅致,有情调。”在大家眼里这是一道特别耐看的风景。

  一日三餐是受阅官兵们最惬意的时光,吹着凉风、看着电视、吃着美食,当从训练场归来,带着满身大汗走进餐厅,这是一种舒畅的享受。

  阅兵训练枯燥、单调,后勤保障人员想尽办法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尽可能地丰富饭菜的品种。

  来自四川的三个中士大厨唐成备、何平文和调剂师赵勇的灶台上写着同样一句话,“精心烹饪,灶台也是阅兵场”,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食神”。唐成备介绍说,每餐要保证六菜一汤,3种以上主食。

  后勤助理张强有一项特殊任务,每天负责为值班、执勤的官兵打饭送餐。在车场值班的战士们清洗不方便,每次送饭,他都会细心地把水果、餐具洗干净,用保鲜膜裹起来,防止运送途中沾上灰尘。

  吃饱吃好,更要吃出健康。随队保障的军医杜冬生每餐都要提前对餐厅进行消毒,每道菜、主食都要逐一进行安全检测,杜军医说:“不敢有丝毫马虎,保住健康,才能让大家以饱满精力踏实训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韩松豫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8164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