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好奇的5个关键问题
中子弹个案研究体现了一种“技术储备”模式,即中国研制一种武器技术以抗衡他国的能力,但推迟部署这种技术,并将其作为备用。论文还思考了这种模式如何适用于中国在弹道导弹防御、反卫星和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等项目中的决策。为评估中国这些决策背后的驱动因素,论文将5个变量作为分析框架:
1、中国的战略环境——什么样的安全担忧促使中国决定建造中子弹?
2、中子弹的战略价值——中国领导人如何看待中子弹在对抗可能威胁方面的战略价值?
3、中子弹的规范价值——中子弹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声望,还是会因违反了中子弹禁忌而让中国蒙受骂名?
4、资源要求——研制这种武器的政治、资金、材料和人员需求是什么?
5、技术可行性——研制生产中子弹的挑战有哪些?中国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个最终的中介变量是联盟政治。任何武器项目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能极大地影响决策。在中国中子弹案例中,张爱萍将军是该武器的一位关键支持者。考虑到这些变量,中国的中子弹项目经历了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