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湖北站记者:承继英雄葆本色 不忘初心强“四力”
2019年06月10日 10:27:53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作为最早报道张富清同志事迹的媒体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湖北记者站曾在今年2月采访过老人家。5月,央视湖北站站长王涵带队开启新一轮采访。半个月时间里,报道团队多次进出来凤县,在恩施、武汉等地分组进行多维度采访,并协调采访新疆原部队、陕西老兵,全方位展现张富清同志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英雄事迹。

    央视记者龚琬茹(右)与张富清合影

    脚下沾泥 心中留情

    我们一直将央视新闻中心走基层报道的指导思想作为典型人物报道的原则——“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张富清同志所在的来凤县是湖北最为偏远的山区之一,也是湖北、重庆、湖南三地交界处。从省会武汉出发,驾车需要9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今年2月,首批报道记者进入来凤县,在采访的十多天里,年轻的记者一直喊着“爷爷”“奶奶”,和二老拉家常、陪二老去买菜,在二老眼里,他们已然是亲亲热热的孙子孙女。

    老人有记笔记的习惯,2月22日,他写下了这次采访的情景。

    张富清的笔记

    这次采访推出了13分钟的报道,展现张富清同志事迹的核心事实。5月,再次进山,必须在上轮的基础上,有新发现、有新拓展、有新事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持续掘进,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既见人之所见,又见人之所未见。

    寻故友 踏旧路

    由于张富清老人今年已经95岁,当年与之共事的老同事许多都已经去世。为了了解最真实的张富清,我们开始大海捞针。我们从亲属开始,只要是家人口中出现的名字,我们都通过各种手段一一排查。同时,通过当地提供的人选名单,再次向外延伸。最后,则是用最笨的办法——到当年工作的地方去,原卯洞公社、三胡区,专挑年纪大的问。在记者兵分多路的努力下,我们采访到了十多位当年的老同事,形成了丰富的素材。

    广撒网 多敛鱼

    就在一行人回到武汉整理素材组稿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一个消息——干旱时期曾和张富清同志一起找水源的88岁的民兵连长邓明成找到了。报道团队毫不犹豫,再次飞赴恩施,乘车进山采访。因为寻水源时所用的道路已经被废弃,为了拍摄到水源洞口,记者倪晶依和向林在大山里步行1个多小时。刚下过雨的山路泥泞难行,荆棘丛生,大家一边用镰刀砍枝杈,一边以树枝为拐杖,艰难前行。只有自己大汗淋漓地走过这条路,才更能体会到当年张富清他们的艰辛。

    央视记者刘峰(中)、向林(左)采访张富清的老同事

    与此同时,记者此行多管齐下,还找到了当年修公路时的会计,原卯洞公社的邻居,曾共事的下属……虽然这些人并没有全部出现在我们的最终成片中,但通过每个人的讲述,一个个碎片逐渐拼接成完整的图景,一个个细节慢慢变得丰满,汇报材料上简单的文字介绍变成了一个个可感可知、打动人心的真情讲述。

    发挥驻站优势 练就稳准“眼力”

    为了能第一时间获取地方信息,湖北记者站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建立了良好的选题沟通制度。记者站定期参加对方报题会,遇到重大选题,随时沟通,共同策划。信义兄弟、暴走妈妈、助残犟妈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就是通过这样的选题机制报道出来的。

    央视记者倪晶依(左)采访张富清的儿子张健全

    此次张富清的故事选题也是如此。《湖北日报》副总编辑告诉央视湖北记者站站长,他春节回老家,和同学聊天,得知同学刚刚知道,自己的父亲曾是战功显赫的战斗英雄,而父亲隐瞒了60多年,直到这一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登记,才被家人所知。站长在得知这一选题内容后,敏锐感知到这个人物身上的精神内核,立即派出记者赶赴恩施详细了解,采制的报道在新媒体、电视端等多重渠道传播,中央电视台也成为全国第一家视频报道张富清同志事迹的媒体。作为平均一年做出一个《感动中国》人物的记者站,湖北站始终牢记:记者站离一线近、离现场近、离基层近、离群众近,是央视扎根基层的“毛细血管”,需要时刻增强“眼力”,发现、挖掘鲜活的新闻素材和人物典型。

    想宽 想厚 想深

    在张富清老人的报道播出后,不少网友在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下方留言。纷纷表示“看哭了” “这就是英雄”“真侠客”……这个人物在当下杂音众多的网上得到了一致赞扬。

    得到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报道团队动了脑筋,下了笨功夫,打动了受众心中最柔软的那一处。在这组报道中,有一句同期声被反复提及——“我有什么资格宣扬自己”。不少新媒体将这句话作为标题。视频新闻与文字稿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受众接受到的讯息更丰富了。一个场景、一种语气,甚至只是一个口气、一个停顿,受众所感知到的内容就会天差地别。通过多方对比,报道团队最终选择了老人第一次讲这句话时的场景。声音微颤、略带哽咽,每个受众的心都随着老人的话而颤动。

    可以说,每一个同期声的选择都可能决定片子的成败。在总时长超过10小时的采访素材中,如何选取最适合的,考验的就是报道团队的“脑力”。

    央视记者王涵(右)采访张富清

    增强“脑力”,还要求我们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不放过每一条线索,也不轻易“人云亦云”,核实再核实,准确再准确。老人从没有对子女说起过奖章的往事,又是否对组织隐瞒?为此,经过申请批准后,报道团队调阅了老人的原始档案,发现张富清的各项立功在档案中均有记载,真实可信。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得出,老人珍视“人民功臣”的荣誉,却从未以“功臣”自居。

    “脑力”还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一层,关于特等功报功书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当时,究竟有多少人获得这样的荣誉?此前的报道从未涉及。带着疑问,报道团队联系到张富清的老部队,这才有了片中老部队讲述718团团史记载的“永丰战役”惨烈战况及报功书具体的颁发信息。

    “片比”破二十 成片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笔力”考验的并不仅仅是笔杆子,还有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画面。

    在电视新闻中,有一个词叫“片比”,就是拍摄的素材长度和最终成片的比例。在许多时候,大量的素材纪录,写意镜头拍摄,看似笨功夫,低效率,最终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对张富清老人的拍摄中,总素材量超过700G,成片比约20:1。在海量的素材下,能展现的细节也就更多了。张富清的事迹中,有一个词被反复提及——“初心”。如何通过电视画面来展现,就是考验“笔力”的时候。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个画面作为“淡泊名利、坚守初心”这一段落的开头。在一个航拍镜头里,一个旧木头窗夹在一片现代铝合金窗中,格外显眼。而这个斑驳的旧木头窗后面,就是张富清的卧室。一个银行副行长,连窗户都舍不得换新的。一个画面,就把张富清的形象通过这个细节立住了。

    央视摄像孙丽鹏(左)在拍摄

    “文贵于精”。一字一字,一帧一帧,编辑,细抠,解说要平实、画面要鲜活。就这样,湖北站将三集片子的配音成片传回后,直接播出。

    获取感动 汲取力量

    张富清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岗位和身份的变化,从来不是因为“我需要什么”,而是因为“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采访中,他反复说起,“入党就宣誓了要永远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坚决打到哪里”。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什么是“赤子情怀”?我们的作品就是要答好这些题,而答案就在老人的战斗岁月、建设时期、离休之后一件件、一桩桩平凡而又不凡的故事里。

    记者们去采访,老人总是笑脸迎接。他从未刻意说自己如何深藏功名,但话语间全都是淡泊名利的泰然。每次提到战争岁月,说起牺牲的战友,老人就忍不住落泪,而一说到和平年代,他常会开怀大笑。只有真正淡泊了功名利禄,才会有那样灿烂的笑容。

    大与小、轻与重、多与少、有与无、得与失、国与家....张富清的每一次抉择都让人肃然起敬,也加深了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我将无我”内涵的理解。

    在张富清家里,我们看到,老人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书页里,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标注,记录下了老人在不同时间的心得感受。“学习能够指导一个人的工作,能够从政策上,从党的要求上,按党的指示去办事,不学习就落后不作为,就是有作为也是乱作为。”

    虽居陋室,但视野开阔。采访报道张富清事迹,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新闻工作者,更是要坚持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承继英雄本色,跟上时代步伐,担当历史重任。

    采访团队与张富清合影

    在对张富清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赞赏老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报道张富清事迹时,中央电视台湖北记者站报道团队同样坚守报道初心,不改记者本色,去发现,去感受,去思考,去展现,用心用情用功讲好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湖北记者站)

    本文内容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304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