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新媒体东风 推动优秀文化传播
2019年05月15日 14:05:5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占领”低头族的碎片化时间,新媒体无疑是不二之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正所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为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就是“千里马”,使之奔跑更快更远;新媒体就是“万里船”,使之远航更广更深。近年来,借助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边界不断拓宽,传播效果不断提升。

    借刷屏之势增大覆盖面

    今年春节,社交媒体上的年味似乎尤为浓厚。从1月开始,一条视频从国内火到国外。视频里,从青春活泼的孩子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四代人在一声声“妈”的呼唤声中,依次出场。这则视频以及一系列国内网友的同款“四世同堂”短视频,被国外网站编辑发现并转发到推特上,迅速火遍全球。很快,就有34万人转发,136万人点赞,点击量超1910万。其背后,是被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所打动的世界各地网友从中所感受到的温暖,由此也引发了他们的纷纷效仿。

    2019年春节,《啥是佩奇》微视频同样火热,传递出过年回家、合家团圆的亲情民俗。随即,很多媒体借势推出“啥是”系列等大量新媒体原创产品,传递中国年味文化。千龙网推出“啥是春节”系列网评,选取感动网友的新闻图片,字数严格限定在500字之内,传播团聚、亲情、年俗等传统文化,弘扬坚守岗位、家国情怀等正能量,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优秀的新媒体作品当然远不止于春节。新媒体可实现集中传播形成规模效应,在宣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内涵上,巧妙借助最新的流行趋势,新媒体起到了多角度权威“科普”的作用。经过新媒体大量、有效传播,人们过节时更加了解了节日内涵,还进一步借助新媒体平台把中华文化传向了世界各地。

    借科技之力增加接近性

    新媒体是伴随科技而生,当牙牙学语的儿童和耄耋老人都开始在屏幕上“指指点点”,这就是科技之力带来的接近性。

    此前,《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上线。在这张地图上,既可以查出唐宋时期某位诗人一生的足迹与作品,也能查出一个地方曾接纳过的所有诗人。上线前两天,点击量超过220万;故宫博物院出品的《皇帝的一天》iPad版,采用有趣的交互式地图,可以探寻皇帝在紫禁城里一天的生活轨迹,通过这一应用,孩子们对故宫有了直观、具体的了解。

    利用视频、动画、H5、VR、人工智能等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故事、道理等被设计开发成各种新媒体产品,让幼儿园小朋友们“爱不释手”。受新媒体影响,老年人也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者”,除用手机、电脑学习,还主动分享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养性等内容。

    借助科技之力,再经过专业人士的精心处理,网友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变得更轻松且有趣。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一旦被新媒体开发,门槛降低的同时也必将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借发展之机增强时代感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一原则将会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诗词吟唱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唱出了古诗词的文化情感,也通过现代表达让古诗词更“接地气”,为现代人服务。节目中,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原本不知名,却一夜爆红,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突破4000万。

    2018年上线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客户端等形式进行传播。该节目点击量达8329万,微博阅读量达1.2亿,讨论量达25.9万。

    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因此,借力发展之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与时代结合,与时俱进,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受众从传承人有限的交际圈子,扩展到广大的网友,小众项目的影响范围扩大了,优秀传统文化自然也活起来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一特点决定了优秀传统文化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随着互联网将世界变成“地球村”,借助刷屏之势、科技之力和发展之机,综合运用报纸、期刊、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已是必然选择。(林涛)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59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