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永远在路上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河南兰考蹲点调研札记
2019年05月10日 17:04:31  来源: 求是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张庄“偶得”

    锁定“张庄”,一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过,二是这里是焦裕禄发现治理“三害”办法并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说是“偶得”,一是因为到张庄后得知1952年毛主席来这里附近考察过黄河,二是原本只想调研一个村庄,但不想以一个村庄串起了新中国70年,正合调研主题,所得过望,可谓不是妙手但却是“偶得之”。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后,到宾馆放下行李,洗把脸,略作调整,即乘车去了张庄。到张庄时,正赶上有来张庄学习考察的“大部队”。村里同志正给他们作介绍,“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正好跟着听了全程的讲解。从老村室前的广场宣传栏,到老村室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张庄考察的介绍,再到沿着村庄主干道——幸福路边走边讲解,我们对张庄的历史,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后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较为健全的产业,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戏院、书院……这些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如今都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在桐花书院听取县委宣传部干部介绍张庄情况。 许华卿/摄

    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张庄的集体经济总量还不是很大,但是相比它以前的贫困基础,应当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脱贫了,而且人均收入已经比较满意,正走在实现小康的路上,村容村貌村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这一变化,正如接受采访的当地干部所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兰考考察后发生的”。

张庄村墙壁上张贴的“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来到东坝头乡视察”照片 许华卿/摄

    也是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在村中墙上看到了毛主席1952年来张庄所在的东坝头乡视察的照片。在听取当地同志介绍后,让我们想起了《毛泽东传》中关于毛主席视察黄河的记载,书本和实地在这里相会了,历史和现实在这里碰撞了。这也是朝花夕拾,偶得的机遇。这确是让我们的这次调研有了更为清晰的线索。一下子,兴奋莫名起来。逐步想着把调研报告贯通新中国70年写一下,腹稿在边调研边交流中逐步形成。

    在听到当地干部介绍说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的地方就离这里几里路时,我们便决定要去实地看一看。毛主席当年意气风发,想骑马视察黄河,虽未能如愿,却也视察了黄河不少地方。新中国的治黄工程可以说是最先上马的,给当地和国家带来了泽被后世的大福利。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更没有改道。这确是天大之功。《诗经》有言:“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我想,新中国的治黄功绩也应当是铭记于世的。

“九曲黄河最后一弯”,毛主席1952年视察黄河处 许华卿/摄

    想着想着,我们便到了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的大堤上。正赶上焦裕禄干部学院的学员也到这里实地学习。黄河以母亲河的气度与壮美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以前开车去山东,每次都会路过东营黄河大桥,每次都是在大河之上匆匆而过,只是一瞥的印象。这次却是几乎零距离接触,浩渺的烟波,宽阔平静的水面,“黄河之水天上来”,确是如此,古人言之不虚,也由衷佩服古人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我们记者要好好学习的。

    离开此地前,看到了地上铺设的铁轨,问当地干部,他说是当时毛主席来视察黄河时修的。如今已过去了67年,但铁轨和枕木都十分坚固,并没有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之感。当地干部告诉我们,他们计划用这一铁轨发展小火车旅游。

兰考县黄河湾风景区“铁轨” 许华卿/摄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

    回到驻地,就跟当地同志商定,第二天不再去调研,而是在驻地写稿子。因为,离京前我们即商定,调研的稿子要在调研中完成,不能带回去,要不然回去还有一头活等着,到时就没时间写了。写了一天,边写边调整完善思路,终于从张庄的“幸福路”这一当时该村脱贫后命名的主干道起笔,一语双关,写就了《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该文在求是网刊发后,被中央网信办当作范文在全网推送。我想,这也是我们以自己之力告慰可以告慰之人的最好礼物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安雪晴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4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