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感言
2019年05月10日 15:32:42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千万里追寻好故事

    提起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许多人并不陌生。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这到底是群怎样“有个性”的年轻人?为何非要把人生“定位”在遥远的西部?他们后悔过吗?带着好奇和疑惑,我与同事飞越大半个中国来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走近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寻找答案。

    不迈动脚力,很难体会离家5000公里意味着什么。搭高铁、倒飞机,我们乘最快的交通工具依然用了2天才抵达且末。而19年前,侯朝茹等保定学院首批西部支教毕业生初来时,在路上颠簸了5天4夜。采访中,老师们谈及远方的家时总会语塞,“没赶上见娘最后一面”“父亲得病都是事后才知道”“家里的大小事都帮不上忙”……距离并不总是“美”,有时也是亏欠、心酸和无奈。

    不开动眼力,很难发现奋斗在戈壁荒漠的苦乐酸甜。因天气干燥、用嗓过度,荀轶娜刚站上讲台3个多月嗓子就坏了,声音像被砂纸磨过;辛忠起身上长了红色斑块,只能靠冲洗身体缓解症状。我问,这样损耗身体的付出是否值得?他们答,当一批又一批各族孩子走出沙漠,那种人生价值的巨大成就感是在北京上海挣多少年薪也换不来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不发动脑力,很难探求这群年轻人内心的精神力量。且末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有时一场沙尘暴就能“刮”走几个老师,但保定学院首批到且末支教的15名毕业生中,除1人因特殊原因返回,其余14人全部扎下了根。追问原因,老师们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正是抱有这样笃定的信念,他们甘愿用青春滋养这片荒漠土地。

    不调动笔力,很难让榜样的精气神感染更多人。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直抵人心的语言才能入脑入心。从动笔到见报,这篇报道几易其稿,最终以《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题,在“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刊发。

    好新闻永远在路上。在实践中增强“四力”,我们永不止步!(张怀琛)

   上一页 1 2 3 4 5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安雪晴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47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