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铎:探索路上不停步——我的新闻摄影之路
2019年04月26日 16:22:40  来源: 人民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的新闻摄影创作进入繁盛期。一方面,我的观念已发生变化,思想更加解放,对新闻摄影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另一方面,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值得拍摄的东西空前繁多。这期间我虽然拍摄了刘少奇追悼大会、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瞬间《十月风雷》这样的重大政治事件,但更多的是以生活为师,着眼于普通百姓,见别人之所未见,不断超越自己。例如,《技术讲座》《麦客换上新装备》《开学典礼上的新教师》《一对恋人在天安门前自拍》等作品,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座(蒋铎摄)

    1978年底,我到北京内燃机总厂采访,一踏进厂门,就被热火朝天的学习气氛和工人们的干劲所感染。为反映新气象,我一改以往的老套路,一连数日,从早到晚泡在厂里,认真体验,细心观察,从旁悄悄拍摄,务求人物真实自然的表情,尤其是工人们专注学习的眼神,以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时任总编室主任的李庄审阅后,签下“可用”二字,这是对我主动探索的肯定,对我是莫大的鼓舞,由此奠定了我后来几十年的创作道路。当时这组照片以《勤奋学习大有希望》为题,在《人民日报》整版刊出。与十年动乱时期说教式的照片相比,这些照片表现手法独特新颖,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引起了摄影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摄影》约我撰写采访体会。这组摄影作品中的《技术讲座》,入选全国影展,受到好评。自此,人民日报新闻摄影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1991年夏,我在参加边疆万里行采访期间,在陕西宝鸡看到成群结队、手持镰刀、身背锅盔的麦客,十分好奇。麦客体现了中国农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我意识到这种现象恐将成为历史,就连忙抓拍了不少照片,但后来一直也没合适的机会发表。不出所料,几年后,身背锅盔、手持镰刀的麦客真的不见了。5年后,1996年初夏,又一个麦收季节到来,我在京广107公路河北段见到结队南下的康拜因,马上意识到这就是新麦客!欣喜之下,飞快地按动快门……

    回到报社,我连忙将5年前后的这两幅照片编在一起。1996年6月3日,《人民日报》三版头条位置以《麦客换上新装备》为题刊登了这组照片。1996年6月3日,总编辑范敬宜看后动情地写了很长一段话,他说:“仅仅5年时间,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状态的变化,就给人以恍若隔世的感觉。”他还特别称赞道:“这组照片之所以感人至深,还在于利用的旧资料是一张非常真实、生动的现场照片。旧麦客的服装、神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组照片荣获《人民日报》年度精品奖一等奖。

1991年6月,麦熟季节,来自甘肃天水的麦客,到陕西宝鸡关中平原割麦(蒋铎摄)

1996年5月,在京广公路河北段,新麦客“康拜因”结队南下(蒋铎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安雪晴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12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