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全媒体协同发力解群众燃眉之急
2019年01月09日 11:20:07  来源: 安徽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2018年12月14日,安徽淮南毛集镇政府代表向安徽日报社赠送题有“责任媒体 心系基层百姓;群众知音 彰显为民情怀”的锦旗,以感谢安徽日报帮助当地贫困村2天售尽180万公斤滞销萝卜。这背后,是党报服务百姓的情怀,也是一家传统主流媒体发力融合后的活力呈现。

    关心农民有温度

    12月5日,安徽日报记者在淮南出差,偶然获悉淮南毛集镇贫困村张王村的1500亩萝卜滞销,立即进入实地采访。了解到萝卜是当地主要农作物,卖不出去的农民焦虑万分,记者随即拍下组照和视频传回报社。接到稿件后,安徽日报社高度重视,在了解到当地大量萝卜销售困难、农民收入受到严重影响的具体情况后,急农民所急,决定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指派记者立即深入调查、全面采访、掌握具体信息,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报道。当天即在安徽日报客户端、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两微”同步推出萝卜滞销的消息,如《今天把朋友圈留给他们吧!淮南毛集上百万公斤萝卜滞销,一起转发帮忙!》等,并配上当地扶贫驿站负责人的联系方式。12月6日,安徽日报在“焦点新闻”版刊发新闻《百万公斤萝卜盼买家》。经过党报和网络N次传播,众多社会爱心人士、机构伸出援手。

毛集镇人民政府赠送给安徽日报社的锦旗

《安徽日报》2018年12月6日焦点新闻版

《安徽日报》2018年12月8日头版

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2018年12月5日发布相关信息

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2018年12月7日发布发布相关信息

    12月7日,报社派记者再次来到当地追踪此事。记者发现,经党报和党报新媒体报道后,农民萝卜销售难的信息得到迅速、放大传播,皖南、皖北、上海等地根据安徽日报及新媒体提供的信息,纷纷打来订购电话,来村里运萝卜的车队已排成100多米长,挤满扶贫驿站。12月7日17时左右,萝卜销售超过180万公斤,已基本售尽。安徽日报“两微”在当晚及时向网友通报了这个好消息。12月8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刊发后续报道《本报呼吁 八方援手 滞销萝卜卖掉了》,同时配发图片《萝卜终于卖出去了,农民很高兴》,向社会各界及时通报结果。这是一件党媒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案例,滞销萝卜迅速、顺利售完,得益于党媒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

    全媒传播见力度

    在信息传播网络化、移动化背景下,为便于信息传播,媒体对于类似事件新闻,在发挥传统报道优势同时,注重发挥融合报道所长,将视频、图片作为主要报道形态,与文字报道优势互补。版面上,安徽日报《百万公斤萝卜盼买家》等重点报道,分别放置于头版、焦点版的视觉中心位置,给予重要版面、重要位置的双重突出。手法上,采用“文字+图片”呈现方式,文字以对话和细节描写为主,图片选用航拍图和特写图,文图呼应,让报道更具说服力,信息更丰富。新媒体上,作品运用“俯视+平视+特写”三种记录视角,通过剪辑让多重视觉感受在动态中交替呈现,带给观众多层次视觉冲击:如航拍俯视角,全景展现堆积的萝卜和忙碌的驿站现场,画面信息饱满、直观;特写拍摄,放大人物细微表情,农民的情绪纤毫毕露于镜头,这些视频、画面感染力强,直触人心。同时,运用大量画外音,如铁铲尖锐的摩擦声、农民面对镜头大声呼吁,表现出农民的焦虑。滞销萝卜售完后,记者拍摄的视频《扶贫驿站暖如春》,自始至终贯穿轻灵欢快的音乐,配以村民舒心的笑容,表现出难题解决后农民的喜悦情感。 (范春晓)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730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