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闻广播“潮起闽江”: 改革之声传四方
2018年11月21日 11:00:5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福建新闻广播于今年4月便早早拉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的序幕,该系列报道贯穿全年,全程共策划四类活动,实现线上结合线下、全媒体多频发声,把福建改革开放40年成果传播至四面八方。

    省内外媒体联动

    福建新闻广播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以“潮起闽江”为主题。4月9日最先启动“潮起闽江——全国百名电台总编、记者看福建”大型采访活动,该活动也是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系列活动中的第一场。

    活动邀请47家中央媒体、全国省级电台、福建省内主流媒体的总编和记者百余人参加,共计5天,采访团走访厦门、漳州、泉州、福州等地,宣传报道改革开放40年来福建发生的巨变。此次采访内容涵盖领域广,有体现福建民营经济发展成果的,有聚焦游艇帆船产业“平民化”之路的,有反映生态建设成果的。例如长泰县是福建首个国家生态县,各媒体走进长泰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正是“五一”前夕,多家媒体利用时机纷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长泰县生态建设成果传播。如“听说青海”的《生态“长泰”的正确打开方式!》、“吉林之声”的《“慢客长泰”等你耍!》等。

    福建新闻广播组织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活动,分全国传播与全省传播两个维度。6月26日,“潮起闽江——福建省百名广播记者大走访”走进了福建宁德福鼎,68家福建省内市县广播电台的上百位媒体人和部分中央媒体记者进行为期4天的采访,见证福鼎白茶的改革发展故事。

    “因为之前全国电台总编、记者看福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他省的兄弟媒体也在关注这次省内的采访活动,安徽、重庆、贵州、广西、黑龙江等全国多地广播媒体也纷纷推出新媒体链接及相关报道。”福建新闻广播副总监阮怡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次活动累计刊播各类报道近200篇次,传播范围超出了她的想象。

    港澳台侨学生看乡村振兴

    福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集“台、侨、特、海”于一身。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中,福建新闻广播把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作为重点报道之一。

    改革中,福建涌现出了“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全国林改策源地——龙岩武平捷文村、全国第一个以台资企业为主的工业村——福清洪宽工业村等诸多先行先试的乡村,福建新闻广播跟随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走进这些乡村,展现学生群体眼里的乡村变革。

    在针对该活动的系列报道中,福建新闻广播记者一改传统的记者报道叙事方式,通过港澳台侨学生的视角,用学生第一人称讲述,记录下福建乡村振兴。近3个小时的盘山车程让香港学生王珍妮在随行笔记里写道:“只有实地走过,才能深刻体会30年前习总书记一心为民的赤诚,因为那时他所走的,更艰难。”缅甸学生张国威漫步下党村,看到满山茶园想起了小时候在泰国北部美斯乐村的生活,爸爸在茶厂打工,当地特产也是茶。

    以上是福建新闻广播记者采写的稿件中所提取的内容,他们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在福建农村的所见所闻相联系,有对比、思考、感悟与行动。“改革开放40周年只是这些学生对福建乡村振兴了解的起点,我们今年计划走访近10个乡村,未来4年他们步伐不会停止,还将继续走向百个乡村,我们也会持续跟进。”阮怡说。

    发挥广播影音优势

    6月26日,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的百集历史印象志播报《潮起闽江》第一集——《中国包山第一人李金耀》播出,节目回顾了福建农民李金耀包山期间的成果,用史料见证了林业改革上的福建经验。

    《潮起闽江》重温福建改革开放40年间难忘的历史瞬间,描绘福建人勇立潮头的改革画卷。连续播发《从乞丐到“万元户”,潘达贤唱出不一样的竹板歌》《三十年,两封信,见证中国企业的改革征程》《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漳州110率先在全国创立快速反应警务模式》等见证福建改革发展变化轨迹的相关录音专题近40篇,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民生保障、医疗、环境保护、闽台交往、对外经贸往来等多领域。

    在表现形式上,《潮起闽江》不仅有传统的精美线上节目的呈现,更有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的线下新媒体链接,通过线上线下的相互融合,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宣传报道更生动立体。

    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福州市民小舒表示特别喜欢该系列报道,“每天备考已经没什么精力去刷太多的历史、新闻,福建新闻广播每天一集改革回眸也在微信端推出,有音频,又有文字、图片结合,让我很轻松就get到了福建改革故事。”(记者 张福财)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621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