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新华网
邮箱  图片  音视频  稿件报送
好记者讲好故事|郝冲: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2018年11月14日 16:04:19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郝冲(左)采访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看惯了青山绿水,对沙漠我有着强烈的好奇。上大学的时候,据说陕西最北部的榆林大漠孤烟、黄沙漫天,甚至我还天真地以为,在这座叫做驼城的城市里一定到处都是骑骆驼的人。

    两年前,我来到榆林,成为一名记者。蓝天白云、林木葱茏却是我常见的景象。说好的沙漠呢?说好的骆驼呢?究竟是什么让这片曾经风沙肆虐的茫茫大漠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塞上明珠?在这里,我找到的第一个答案是她。

    她叫牛玉琴,当我采访的时候她总是乐呵呵的。但在治沙路上,生活的困难和治沙的艰难却一直考验着她。1985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刚一出台,她就和丈夫张家旺承包了万亩荒沙开始植树造林。柳条搭起的棚子,经不起风吹沙打,半年全坏了,刚栽下的树苗被风吹得连根拔起,没有路那就驴驮人扛,夫妻二人常常是吃一口窝头咽一嘴沙。经过四年努力,造林初见成效,可丈夫却因积劳成疾在造林工地上永远地离开了她。从周围人的口中我也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丈夫去世后,不知多少人劝她改嫁,把林子卖了,过几天好日子。可牛玉琴就一句话:“树,我不能卖;人,我不改嫁。” 从痛苦中站起来的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倔强和毅力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造林11万亩,将丈夫生前画下的造林图扩大了近七倍。在采访中,她腰上的铃铛声吸引了我,那是结婚前丈夫送的定情信物,已经带了52年。她告诉我“虽然铃铛很普通,但在她心里比钻戒还贵重,现在自己的听力几乎完全丧失,但这清脆的铃铛声却听得真切。”在这铃铛声中我也听到了什么是忠贞的爱,什么是共同的梦。

    如今已经年过古稀的牛玉琴,仍给自己定下每年植树200棵的任务,坚决不允许任何人帮忙。当我问她什么时候退休时,她坚定地说:“只要我活着,树就一定种下去。”

    以牛玉琴为代表的榆林老一辈治沙人,用他们执着坚守铸造的治沙精神也在激励着新一代的治沙人。全国劳模张应龙就是我找到的第二个答案。

    初次见到张应龙的时候他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不时向我讲起国际环保动态,沙漠植物开发等话题。这和我认为的治沙人的传统形象完全不符,甚至有点“新潮”。谈起治沙的初衷,他用“承诺”两个字回答了我,虽然承包治沙是当时醉酒后的一句玩笑话,但这位陕北汉子说到做到的豪气,让他辞掉北京一家外企年薪30多万元的工作,卖掉房子,将自己全部的积蓄500多万元全部投入治沙。一路走来,他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与冷眼,是沙漠中渐渐醒目的绿意让他看到了希望。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中,张应龙不仅从一个林业外行成长成为治沙专家,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课题项目。而且发展林业经济,成立了生办起了林果加工厂。如今,仅长柄扁桃一项的深加工,每年就可创造产值3亿元,带动5000个农户参与林木产业。在他手中人人厌恶的黄沙已经蜕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沙。

    寻找答案的路上,我收获的还有更多的感动。

    治沙英雄石光银,唯一的儿子在拉树苗途中车祸遇难,而那天是植树节。种了一辈子树,把植树节当成过年一样的石光银没想到在这一天失去了挚爱的儿子。巨大的悲痛没有压垮这条铮铮铁汉,儿子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出现在造林工地上。“儿子没有了,我还有孙子。我再干10年,孙子就长大了,一代接一代,咱们的治沙事业永远不会断。”石光银用毛乌素沙漠南缘一条百余公里的绿色屏障兑现了铿锵誓言。

    牛玉琴、石光银、张应龙,曾经我想他们就是我找到的答案,但牛玉琴却告诉我:没有联产承包,毛乌素仍是荒沙一片。石光银说:没有体制改革,就没有我的治沙公司,就没有我石光银的今天。张应龙也告诉我: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土地承包到期后可以再延续30年,让他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加坚定了他的治沙信念。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承包治沙的改革春风吹绿了茫茫沙漠,执着坚守的治沙精神再造了片片绿洲,40年来,榆林沙区群众的年人均收入由不到300元增加到了2万元,森林覆盖率由0.9%提升到33%,如果将这些树间隔1米连起来可以绕地球54圈。榆林这片绿色,正在成为祖国西北地区苍翠苁蓉的绿色长城,牢牢守住了风沙南侵东进的脚步。

    曾经饱受风沙之苦的榆林人已经把植树节当成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树活了,沙退了,人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榆林的治沙造林只是我国生态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今天,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画卷正在铺展开来。

    今年植树节,我也在茫茫林海中种下一棵树,种下我的绿色梦想,也种下我在新闻路上的执着担当。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60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