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出版企业有效走出去路径分析
2018年10月09日 16:49:25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目前,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包括三大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版权走出去,打造一批出版品牌,有效提升出版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走出去,有利于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做大做强;第三个层次是人才走出去,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专业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有效提升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和影响力。

    自从2003年出版走出去作为全面建设我国新闻出版业五大战略之一以来,我国出版走出去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2017年,全国共输出版权13816项,增长24.1%,增速提高17.8个百分点,高出引进版权增速19.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包括三大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版权走出去,打造一批出版品牌,有效提升出版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走出去,有利于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做大做强;第三个层次是人才走出去,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专业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有效提升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和影响力。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出版走出去不再是简单地输出版权和出版物,更多的中国出版企业主动走出去,将资本输出到海外,瞄准新方向,把握新机遇,持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提升综合实力

    有效实现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出版走出去首要的是生产适销对路的出版产品,培养造就一大批出版企业尤其是出版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出版品牌,有效提升出版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

    创新出版产品内容与营销渠道。坚持走原创之路,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多创作生产既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符合国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的出版产品,着力打造几家大型外向型出版领军企业和出版中介机构,提高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大出版品牌培育和引领力度。出版企业既要努力“造船出海”,着力打造出版出口平台,扎实办好重点出版展会;更要善于“借船出海”,加强与国外知名出版企业、出版机构的合作,借助其销售网络、传输渠道和贸易平台,推动我国出版产品和服务进入海外主流社会。

    创新版权走出去的机制和运营模式。一是倡导建立国际版权经纪人联盟,经纪人通过研究、分析、谈判等途径,实现版权的有效转让、扩散,以实现版权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建立在线国际版权交易(所)平台,为版权所有者、企业、投资者提供开放的版权交易与服务,致力于营造面向全社会、服务信息完备、管理机制科学规范的版权交易环境。三是鼓励现场拍卖,以竞价交易形式实现版权转让,为版权转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探索国际版权综合服务型运营机制。探索创立版权投资基金,设立“版权+资本”的股权投资基金,向版权直接投资,类似于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将版权证券化,吸引外资以保障版权的商业化运营。进一步培育国内外版权管理方案供应商,该模式类似于托管业务,冲破传统的运营模式,由出版企业全权委托方案供应商,全方位帮助制定版权的发展战略,协助执行战略方案和开拓收集新的版权,帮助完成版权的注册、日常法务等事宜。比如江西出版集团推出了全球首家垂直于出版领域的国际化社交和版权交易平台——“Publishing1st出版圈”,助推中国文化作品走出去。

    借力资本市场

    有效实现出版资本走出去

    资本走出去是中国出版企业向外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利于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做大做强。但目前出版类对外投资占比还很小,资本要素在出版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开展海外直接投资。出版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新建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生产场所和海外(研发、生产、销售)渠道,也可以选择合资、并购和委托代理。对于缺乏强大运营管控能力的中小型出版企业,以合资企业为首选,可以弥补我国企业在资金、跨国经营实践经验上的不足,降低进入风险。如面对具有较强宗教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地区,与目标市场企业合作是最佳选择,可以借助对方较好地规避意识形态风险。

    实施并购重组。根据麦肯锡研究数据,并购对传媒企业的成长贡献率达到65%,比排名第二的能源行业高出13%,比所有行业的平均水平高20%。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同样可以借助并购重组,打通走出去的海外通道。通过并购重组,一是有效落地出版项目,减少经营风险;二是有效整合产业链,在原产业链基础上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构建良好的业务生态;三是获取部分先进技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比如江西出版集团并购的北京智明星通公司研发的《列王的纷争》游戏,获得了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奖项,入选中国原创游戏精品出版工程。

    优化投融资环境。一方面,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支持推动国内优质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在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准入门槛较低的资本市场挂牌,获取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全面优化间接融资环境。资本走出去作为出版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必须与政府的经贸走出去、金融走出去等政策深度对接。继续丰富金融机构主体,支持创设专业性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金融主体,以及与之配套的融资中介服务机构,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发挥资本聚集的职能,推动出版企业走出去。

    创新培养机制

    有效实现出版人才走出去

    我国虽有劳动力优势,出版产业从业人员也日渐增多,但国际化专业人才依然稀缺。因此,培养懂专业、会翻译、能交流、善经营的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化出版产业人才十分迫切。

    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还需要进一步通过高校专业培养、出版企业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文化兼容度比较好的国际化出版人才。目前,国内既懂外语、了解外国出版又有较好文学功底的翻译人才比较稀缺,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许多优秀作品难以被国外认同和接受,使出版走出去大打折扣。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坦承,得诺奖离不开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美国翻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莫言的作品时,对作品内容加以增减,在中国语言习惯、思维惯性和外国语言特点、思维特质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使得译作能更好地被海外市场接受。

    选派出版人才赴海外培训和深造。选派出版业务骨干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是获取出版产业前沿知识的最佳途径。通过耳濡目染,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版产业先进的运作模式、发展经验,从最一线接触国际市场,提高对国际出版流行元素的鉴赏力。近年来,江西出版集团选派了38位编辑骨干人员赴英国学习数字出版等业务,了解世界出版前沿知识,极大地拓展了出版视野,启迪了编辑思维。

    以开放心态和国际标准引进海外人才。由于出版企业尤其是国有出版企业的特殊性,其在选人用人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顾虑。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提供空间,鼓励出版企业解放思想,大胆引进和使用海外高级出版人才,打破身份界限和等级桎梏,为国际人才提供宽松的环境等。

    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出版企业走出去也不能一蹴而就。出版企业走出去要走得出、融得进、走得好,对内而言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苦练内功,优化人才结构,做强出版品牌,打造出版领军企业;对外要科学研究目标市场,研发生产适合出口国家市场的出版产品,使之契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由此达到双向良性互动的效果,实现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提档升级,迈入新阶段。(作者张芝雄单位: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519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