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宁夏行:纵酒贺兰山麓 放歌塞上江南
2018年09月20日 09:13:08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参加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的嘉宾们体验麦草方格治沙法。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滔滔黄河纵贯南北,高山、湖泊、大漠、绿洲交织错落,河套文化与丝路文化彼此融合,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移民文化、边塞文化交相辉映,绚烂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多彩的民族风情,铸就了这片土地的神奇禀赋与独特气质。

    嘉宾们听取中卫市“智慧环卫云”系统介绍。

    这里,还是一片热血与激情的土地,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这里的人们,在废弃的沙石矿区上打造了园林式的中国酒庄,酿造出可能是中国最好的葡萄酒;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自主研发了世界顶尖的煤制油项目并建成投产,专利技术远销海外;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优势,在过去被称为“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的沙漠之城,建造“沙漠硅谷”——中国版的“凤凰城”;这里的人们,在移民村的农家书屋里,把“泥土书香”读书社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通过读书识字、学习技能,村民们逐渐领悟到了“读书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的秘密。走进村子,我们看到,这里的一个个家庭,一位位妇女、儿童,在地方政府文化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推进过程中,尝到了真正的实惠和甜头。

    这里,就是“塞上江南,神奇宁夏”。

    恰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初秋时节,跟随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宁夏行”活动来到了这里,百闻不如一见,随着采访活动的深入进行,一个个真实而神奇的宁夏故事,一幅幅鲜活而感人的塞上画卷,便渐次在我们耳畔、在我们眼前舒展开来、清晰起来。

    贺兰山麓的葡萄熟了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的诗句里,可以遥想当年古战场的千沟万壑、烽火硝烟。而今天,当我们驻足在满目青翠的贺兰山东麓,却发现四野已是一望无际的葡萄海洋,一座东方园林式的中国酒庄,就坐落在葡萄园中。

    这里原是一片废弃的矿山沙坑,志辉源石葡萄酒庄的老庄主袁辉一家几代人用了30年的时间,在这里种植了将近300万株树木,把4000多亩荒地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葡萄绿洲,把废矿山变成了生态园。3年前,女儿袁园大学一毕业便子承父业,成为宁夏最年轻的酒庄掌门人,她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们,酒庄每年可以生产各类酒庄级葡萄酒10万余瓶,酒庄还荣获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

    事实上,志辉源石酒庄只是近30年来宁夏葡萄酒业神奇般崛起的一个缩影。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徐军介绍,宁夏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酿酒葡萄面积占全国的1/4,宁夏产区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产区,先后有40多家酒庄的500多款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获奖,而贺兰山东麓也被业界公认为全球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纽约时报》曾经评选出全球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地,宁夏入选的理由是“在宁夏可以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如果说古代战争时期的葡萄美酒常常用于激励和抚慰出征的将士们的话,那么,和平年代的今天,宁夏人民的葡萄园和葡萄酒庄,更用于建设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园:宁夏全区葡萄种植面积57万亩,酒庄86个,年产葡萄近1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占当地农民纯收入的28%,有22个酒庄建成了旅游酒庄,年接待40万人次以上,而荒地利用、酒庄绿化及防护林建设,大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葡萄园“浅沟种植”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减少了水土流失。

    当微风拂过山脚下的葡萄海洋,翠绿的枝蔓如同碧波荡漾,好客的庄主捧上紫色的果实、红色的美酒,芳香四溢,唇未沾,心已醉。

    荒原上的煤制油项目投产了

    站在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厂区的高台上环顾四周,但见高塔林立,管道蜿蜒,不见烟尘,不闻噪音,空气清新美好。步入煤制油项目展示室,展台上就像变魔术一样,摆满了无色透明的柴油、石脑油、粗白油、合成液体蜡等等,让人在拍手称奇的同时,很难相信这是由黑漆漆的煤炭转化而来的。

    该项目总工程师黄斌耐心地为大家讲解:“具有我国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煤制油技术目前已经是世界顶级的,神华宁煤4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不仅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同类项目,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项目,相关技术还出口到海外。”

    神华宁煤集团在人才、技术欠缺的不利条件下,联合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顽强攻关,完成了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的研发任务,多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0年前,这里是一片亘古荒原,10年后,这里的煤制油项目拔地而起。2017年12月,项目实现了满负荷运行,每年可以转化煤炭2046万吨,占宁夏煤炭年产量的20%,产出405万吨合成油品,带动社会就业10万余人,而且项目还做到了节能环保,冷却水循环使用率达99.1%,工业尾气硫回收率99.96%,工业废水接近零排放。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宁夏大地上的又一个人间奇迹。

    让神华宁煤人最感自豪的是,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相隔8年之后第二次来宁煤,看到煤制油项目就要在8年前的一片荒漠上建成了,心生感慨,发表即席讲话,说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

    中国版的“凤凰城”跃上了“云”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大诗人王维出使边塞途中脱口而出的一句诗,如今成了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的最佳广告语。

    与此同时,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号称“沙漠城市”的中卫,还拥有着诸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建设杰出贡献奖”“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等耀眼头衔。一追根溯源,故事就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国家修建包兰铁路要穿越腾格里沙漠,为了防止风沙覆盖铁路,中卫人发明了“麦草方格治沙法”,通过人工扎设一个个1米×1米的麦草方格围墙,屏障风沙,每个方格的中间再撒下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的种子,与四周麦草形成一个小生态系统,经过3至5年,可实现生态的逆转,横穿沙漠的包兰铁路两侧,形成了500米宽、55公里长的绿色生态屏障。

    现如今,“麦草方格治沙法”在中外治沙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卫人在腾格里沙漠东南完成扎设草方格42万亩,营造灌木林42万亩,乔木林25万亩,种植以枸杞、苹果、红枣为主的特色生态经济林16万亩,建设光伏产业园区6万亩,中卫北部168万亩沙区,已治理利用面积达147万亩。中卫市区也因此从离沙漠最近6公里,到现在变为20多公里,实现了世界治沙史上人进沙退的奇迹。

    中卫人的智慧绝不止步于此,他们审时度势,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惊人的目标,要在沙漠中建设一个中国版的“凤凰城”。

    美国西南部的一座沙漠城市凤凰城,历经20年打造成为科技之城、美国第六大城市,被誉为“新硅谷”。与之对比,中卫人发现自己有着更大的优势:中卫地处中国陆地的几何中心,到全国各大城市距离均在2000公里以内,是光纤网络覆盖全国的最优路径选择点,还有,丰沛的黄河水资源、电力资源,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气候条件适宜,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几乎为零,等等。

    来自人民银行的挂职干部李彬,在中卫市担任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副局长已经1年多,他激情澎湃地向我们介绍:中卫以云计算盘活大数据,把沙漠变为聚宝盆,正在走出一条由地理交通枢纽向数据枢纽转变、能源储备向信息储备转变、能源输出向信息输出转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按照近期规划,中卫建设30万台服务器,总投资120亿元,预计年收入90亿元,税收8亿元;远期规划建设100万台服务器,总投资380亿元,预计服务收入300亿元,税收30亿元。届时,中卫将成为立足西部、面向全球的国家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综合集聚区。目前,亚马逊、阿里巴巴、华为、微软、浪潮等龙头企业或应邀而至、或闻讯而来,纷纷布局中卫,仅2018年一季度,中卫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增长4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5.9%。

    2016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宁夏考察时就对中卫引进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打造云基地的实践探索作出了评价:“为新旧动能转换、为中西部地区、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提供新鲜的经验。”

    苏发大嫂的脸上乐开了花

    走进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农家书屋,“泥土书香”读书社的第四次读书活动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社长马慧娟和20多位农村妇女围坐在一起读书识字、交流阅读心得。

    在众人的鼓励下,50岁的苏发大嫂接过话筒,向记者们讲起了自己一家和玉池村的故事,“我的老家泾源县雨水多,一年几场雨粮食就瞎到地里了”,家里三个孩子嗷嗷待哺,苏发只得挨门挨户地去要粮食。20年前,在政府的帮助下,苏发一家搬迁到了红寺堡区,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家里慢慢富裕起来,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车,苏发最为骄傲的事情,是她的三个孩子,在政府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的政策支持下,陆陆续续都从村里考出去,上了大学,如今全都毕业了,一个做医生,一个当教师,小儿子在北京的一家机器人公司工作。“我儿子会造机器人呢!”苏发嫂子说着说着,脸上已经乐开了花。

    农家书屋里,有一面墙的书柜塞满了各种书籍,文化长廊上挂满了农民艺术家们的书画作品,隔壁的多功能活动室里,孩子们在笑语喧哗地玩棋牌、打乒乓球,玉池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还拥有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巧媳妇手工制品合作社、篮球队、棋牌队以及4个文艺团队,像苏发这样的农村妇女们,农闲时也一起来坐坐,参加这里的文体活动,更多的时候是来农家书屋学习读写汉字,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妇女都有自己的作业本。

    玉池村作为一个移民村,又是宁夏“异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个小小缩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累计搬迁移民110多万人,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文化与教育扶贫、社会扶贫多轮驱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而苏发大嫂和她的孩子们,则是文化与教育扶贫政策的具体受益者,目前,宁夏已全面建成自治区606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国实现省级全覆盖。教育方面,宁夏完善了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教育资助,不让任何一个农村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2017年,宁夏各级财政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近50万人次。

    告别玉池村,当我们驱车行走在黄河岸边时,车窗内是欢歌笑语,兴味盎然,车窗外是良田阡陌、瓜果飘香,恍若徜徉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正所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回首几天来一路之上的宁夏见闻,无论是贺兰山麓美酒的芬芳,煤制油项目神奇的产品以及厂区清新的空气,还是中卫人“麦草方格”的治沙本领、中国版“凤凰城”的凌云之志,都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宁夏大地上创新、创造的活力。不过,要说此次宁夏采风之旅,留给我本人印象最深刻、记忆最美好的,却是玉池村苏发大嫂一家的故事,还有她始终挂在脸上的那份灿烂淳朴的笑容,因为这笑容的背后,是宁夏儿女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作者李忠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原标题为《纵酒贺兰山麓 放歌塞上江南——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辑宁夏行纪实》,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48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