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定格记忆 收藏历史
2018年09月17日 10:42:42  来源: 中国新闻 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老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是有温度有良心的历史记录与呈现者。22年前,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丛书一经面世,即以别开生面的图书样式、回望历史的新颖视角,引发了风靡全国的“老照片文化热”。

    最后一次见到《老照片》丛书主编冯克力,是今年8月底在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和影上书房联合主办的“摄影图书研讨会”上。会议间隙,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照片作为一种出版资源,具有多方面挖掘与开发的可能性。

    正如冯克力所说,《老照片》作为一套陆续出版的丛书,从1996年12月至今的22年里,已经出版到现在的第119辑。一套丛书,坚持出版20多年,从当年的畅销变成如今的长销,《老照片》是如何做到的?又有哪些不为大家所知的故事?

    开启了“读图时代”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

    “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所提供的照片需是20年以前拍摄的。”

    ……

    以上几段话是《老照片》出版初期,冯克力写在征稿启事里的内容,延用至今。

    1996年12月下旬,《老照片》丛书第一辑正式出版。甫一问世,便创造出单辑销量40万册左右的纪录,掀起一股老照片出版热潮。

    据冯克力介绍,该丛书以“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主旨,以专栏为架构,同时编发独立成篇的稿件,并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文字量“适当加大”,使图、文在总体上所占比例为图1/4、文3/4。“总之,照片耐看、文章耐读是对稿件的基本要求,但无论怎样,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纪实——这是丛书的灵魂。”冯克力告诉记者。

    作为一种新的图书样式,《老照片》既图文紧密结合,在视觉上又突出了照片效果。这在1996年的图书市场上尚属先河,于是有人认为,《老照片》的成功出版,开启了中国出版业的“读图时代”,建立了新的图文搭配形式。也因此,《老照片》相继被业界选入“1978-1998二十年难忘的书”“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共和国60年60本书”。

    正如“共和国60年60本书”的入选评语所说:“不断出版的《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想象遥远的过去,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文章图片相得益彰

    著名艺术家、影像研究者陈丹青在谈及《老照片》丛书时曾说:“《老照片》里的照片超越摄影,一如它所刊出的文字超越文章。”照片一经诞生,其所蕴含的信息与价值便超出了摄影本身。

    那么,《老照片》中的照片来源主要有哪些?又是如何遴选照片和文章的?

    “1994年,新成立的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图片中国百年史》大型画册。编辑们从多方征集的5000多幅照片中,遴选出2700余幅刊用。未能入选的照片,就成为《老照片》最初的稿源。”冯克力说,之后的来源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国内各地的馆藏,二是个人的家藏,三是老照片爱好者的收藏。

    在冯克力看来,读者给《老照片》投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手头有照片的,不一定写得了文章,相反,有些愿意给《老照片》写文章的,手里却没有照片。”

    这些年,随着老照片收藏的趋热,越来越多既收藏又有志于研究的老照片爱好者成为《老照片》的作者,且往往出手不凡。“至于遴选稿件的原则,首先是照片要有些意思,画质可供印刷,再就是随附的文章可读性要强,与图片相得益彰。”冯克力如是说道。

    其实在出版之初,冯克力在“征稿启事”中,便说了这样一句话:“文章须围绕照片撰写。”或许,当时写下这句话,只是凭了一种感觉,但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这样的要求,使得《老照片》确立了自己独有的图文结合的方式,从而也为历史照片这一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走出了一条新路。

    “此前的出版物要么以图片为主,附以简短的图说,要么以文字为主,图片在书中只是作为插图或者点缀。《老照片》里的稿件,虽然也有以文字为主或以图片为主的,但总体上是图文互见、水乳交融,使图片所蕴含的信息获得比较充分的发掘与解读。”他指出,《老照片》就是通过把读图所得转换成文字叙述,实现了另一种定格,或者说是对定格之定格。

    从畅销转为长销

    第118辑里,刊登了昔时济南铁公祠和大明湖的珍贵照片,讲述了一张“余杭抗日救护队”合影引出的故事,记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扶贫的故事等。

    第119辑里,回忆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枪林弹雨的一段岁月,记录了一个摄影爱好者在“文革”时期一段有趣的遭遇,赏析了1960年台湾的一组以“母亲”为主题的生活影像……冯克力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最新出版的两辑中所刊登的内容。

    当下,阅读的数字化、碎片化无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出版行业。谈到当前该丛书面临的出版挑战时,冯克力认为,那种印行三四十万册的盛况再难出现,但是《老照片》已经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也已完成从畅销书向长销书的转变。

    其实,在应对市场方面,《老照片》也采取了诸多策略。比如从第二十辑开始,便推出了《老照片》的合订本、珍藏版。从第二十辑开始,《老照片》每5辑合订成一册,以精装的形式推出了珍藏版,这种形式很快就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此外,还根据《老照片》里边的内容,分门别类出版了一系列精选集。比如今年年初出版的《老照片二十年精选集》,便是从已经出版的《老照片》中选编而成,包括《重回现场》《风物流变》《名人身影》和《民间记忆》。

    为了将青少年吸引到《老照片》的阅读群体中,推出了《老照片》温情系列,包括《我的老师》《一封家书》《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读者通过翻看《老照片》,能够开阔视野,增长人生阅历。”冯克力介绍说,截至当前,该系列丛书已印制6万册,得到了青少年的认可。

    “当前,无论是合订本,还是精选集,抑或相关系列,都因为其文献性,成为人们愿意收藏的作品。”冯克力说,照片展示的内容是直观的,老照片最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折射出时代的光影,为人们记录下一段段历史,因而老照片越老越有价值。(张雪娇)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47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