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在心底的红手印——献给战斗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
2018年07月20日 10:05:06  来源: 安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烙在心底的红手印——献给战斗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

参评项目

融合创新

作品网址

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share/index.html?

docid=1948379&channel=weixin&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6/18/c_1121164823.htm

主创人员

王正忠、王圣志、李勇华、陈诺、杨丁淼、郭晨、钱彤

主管单位

新华通讯社

首发日期及时间

2017年6月18日17:28

发布账号(APP)

新华社客户端

作品时长

文字:2864字

微视频:6分38秒

图片:三张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2017年“七一”前夕,新华社安徽分社分派出多路全媒体记者,批奔赴扶贫一线多个市县,行程超过2000公里,采访被群众以摁红手印的方式挽留下的“第一书记”们,6月18日,新华社以长篇通讯、图片故事、微视频等报道形式播发《烙在心底的红手印——献给战斗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全媒体稿件,以强势报道矩阵,讲述安徽7名被贫困村老百姓以红手印挽留的“第一书记”的真实故事,谱写了一曲扶贫攻坚的高昂赞歌。

一、以39年“红手印”继承变迁为魂,以中国农村沧桑巨变为形,剖析安徽16年来分七批选派2万名第一书记奔赴扶贫一线这一典型标本,谱写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民,致力于消除贫困的最强音。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广大群众、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稿件聚焦扶贫攻坚战役里最独特、最核心的第一书记,抓住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这一时间节点,紧扣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主题,聚焦安徽多个贫困村各类人物的所思所想、生活变迁、生动故事,展现基层扶贫力量与贫困群众“血肉联系”,揭示“红手印”背后的感情内里。

长篇通讯与微视频皆从四个部分予以展现。序言直奔“红手印”的精神内核——中国老百姓表达意愿的庄重形式。39年前,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炸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春雷;10年前,小岗村村民再次按下红手印,挽留他们离不开的第一书记沈浩。红手印一路继承发扬,如今更成为扶贫攻坚力量最光荣的“勋章”。2001年起,安徽省先后七批次选派两万多名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发展,出现了一批被老百姓按红手印挽留的优秀代表。

“不要项目不要钱,只想书记再干三年”,群众为何有这样的呼声?在红手印故事的第一部分,系列报道回答“为什么按下红手印”的问题。在这一部分,报道呈现了诸多可歌可泣的小故事:第一书记罗炜想法子提振软弱涣散基层的党组织,让七里棚村第一次有了村集体收入;第一书记姜维锦关心弱势群体,让曾经感觉“天塌下来”的乡间裁缝重拾生活希望。第一书记韩庆玲,一个弱女子却被笑称为“旋风”书记,雷厉风行带动村民脱贫。这群下派来解决贫困“第一难事”的第一书记们因此收获了群众信任的“红手印”。

红手印意味着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系列报道的第二部分紧扣第一书记“舍小家顾大家”的情绪,以鲜活案例表现这一群体“幸福的纠结”。第一书记钟宇在贫困村成了留守儿童天天见面的“钟爸爸”,自家三岁的小丫头却只能在电话视频里见到。第一书记牛坤杰为乡亲们修桥四个月住在工地,却心怀着对病重老母亲深深的愧疚。即便万般纠结、万般难以取舍,他们却把红手印镌刻在心灵深处,“因为百姓的期待,不脱贫,不离开”。

红手印辉映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红色气质,如何传承发扬在系列报道第三部分予以回答:第一书记吴艳艳从最初群众的不信任,到如今与村民亲如一家,扎根基层见证了“黄毛丫头”的成长;越来越多优秀干部也在红手印的感召下,到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甚至出现了像李传玺这样的厅级村官的身影。报道指出,这样的燎原之势绝对不是一阵风,相反,会如沈浩精神一般,红手印不断,扶贫事业不灭。

稿件立意高远、视角开阔、故事详实、叙述细腻,将读者带入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深邃的历史空间,带入每一个第一书记的脑海深处,带入每一个红手印群众的感情肌理,催人泪下,引发共鸣。

二、融合报道拓宽表现形式,将第一书记与红手印的扶贫故事打造成读得懂,更看得见的带入式报道,令读者感官震撼,感同身受。

区别于文字、画面只见其一的传统报道方式,融合报道打出文字、视频、图片三张牌,文字调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写作手法,精用新闻跳笔,既有宏观叙事,又有细节描摹,大量使用真实的第一引语烘托全篇气氛。视频、图片结构精巧,微视频中穿插历史上的珍贵图片、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亲切场景以及多个情感镜头,利用航拍镜头展现秀美的村容村貌,更以摇臂、滑轨等拍摄技术记录了安徽近千名第一书记党旗下集体宣誓的珍贵画面,让微视频有了微电影的大气磅礴之感。

虽是重大题材、正面成就报道,系列报道却没有做成刻板空洞的扶贫表扬稿,而是巧妙性地以红手印作为切口和主线,将干部群众的血肉联系以这样特殊且直观的方式体现,见人见事,生动鲜活,感情充沛,可读性强。

系列报道中的细节处理让人动容。如当过6年兵的硬汉牛坤杰背过身子的眼泪,村民为吴艳艳一大早熬起的一锅鸡汤,第一书记对着镜头一抹自信的微笑,都让扶贫攻坚从口号落地为可感知的情绪。

三、融合报道发布渠道多元,覆盖面广,效果显著。

新华社发挥通讯社优势,通过文字通稿、图片通稿以及音视频通稿线路向外分别播发后,对其进行二次包装整合,通过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公众号等官方渠道于黄金时间播发并给予弹窗等推广手段,同时创新渠道,与腾讯、优酷等主流视频网站合作,通过多元渠道提高影响力。

社会效果

    这组全媒体稿件播发后,引起强烈反响。传统媒体方面,报道通讯及相关图片被《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近百家报纸在头版头条或显著位置刊登,《安徽新闻联播》节目进行播出。新媒体方面,系列报道在新华社客户端一经推出,不到24小时浏览量超百万,综合浏览量超过650万,网友留言近千余条。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光明网、环球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台湾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网易、搜狐、新浪、凤凰网等全国知名商业网站,浙江在线、中国江苏网、大河网、华龙网、荆楚网、大众网、内蒙古新闻网、西部网、南海网等省市重点新闻网站予以转载。据不完全统计,安徽手机报推送该文到达率约112万人次;用百度搜索,新闻转载量约650多篇次,相关新闻网页达7400个;包括共产党人微信公众号在内的110多家予以转载,近100家新闻客户端推出该系列报道。

安徽省省委书记李锦斌作出长篇批示,认为“全媒体报道扣主题、有新意、显力度,反响与成效俱佳,展现了我省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正能量。望再接再厉,奋笔疾书,推出更多有分量、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助力安徽脱贫攻坚再战再捷。”业内同行给予高度评价。经济日报魏永刚认为,向农村派干部,是我们党的传统,也是中国农村的实际需要。新华社能有机会进行这么大范围的主题调查,真是令人羡慕和敬佩。安徽日报出版部主任郑汉江说,这是一篇成功的深度调查报道,新华社记者策划精细,走进安徽贫困基层,深入到多个贫困县蹲点调研,介绍了第一书记们在扶贫一线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生动展示老百姓对第一书记的感激之情和恋恋不舍,真挚感人,立意深刻,传递出贫困地区第一书记们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不畏艰辛、抛家舍业、敢为人先、为民办实事的精神风貌,为别的省市脱贫攻坚提供样本。这类稿件切合当地实际,站位高、视野宽、文采好,符合政策热点,有新闻性,希望新华社多发这类稿件,媒体会积极采用。

同时,多位一线第一书记通过留言或者短信等方式为系列报道“点赞”,有第一书记指出,此次新华社于“七一”前夕聚焦第一书记群体,真实反映基层扶贫成绩,为深处一线的第一书记群体加油助威,这番提气让他未来的工作更有勇气,更有信心。有党员干部表示,收看系列报道后,对红手印有了新的认识,对基层有了前所未有的向往,期待能够参与到新一轮的扶贫战役中去。

稿件也引起了普通网友的关注和肯定,网友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扶贫事业的奋斗精神产生了高度认同,让受众感同身受了一番现实版的马向阳下乡记,对于民众了解第一书记的职责与使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给尚处在贫困境地的民众以脱贫的信心。

推荐理由

系列稿件紧扣“红手印”这一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表达方式为主题,通过感人的画面、细腻的文字,生动地揭秘了第一书记在扶贫一线的苦辣酸甜,生动记录他们与百姓的深厚情感,真实描述旧村换新颜的深刻变化,深刻揭示共产党以丰碑树口碑的动人力量。“七一”前夕,既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民的伟大理念刻下现实“注解”,也为扶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提神打气,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致力于消除贫困的英勇决心。融媒体报道立意高远、采访扎实、制作精良,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读性、观赏性强,社会反响热烈。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8年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335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