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学子山东行】用细节和案例讲好故事
2018年07月19日 14:43:5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青岛港是一座百年老港。在经历了126年的风雨岁月后,青岛港已经成为“自动化效率全国最高、运输货物种类最齐全的港口。”也因为此,青岛港既有丰富的历史记忆,又有着夺人眼球的现代化成就。

    前往青岛港实地采访前,我们做了些准备。通过查阅资料确定了着重关注的四个方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青岛港的管理与运营、青岛港历史沿革以及以青岛港为代表的山东省各港口整合布局情况。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抵达青岛港时,现场两位工作人员更多的是将我们引导到青岛港观景平台参观,预想中的座谈会也没有举办。工作人员介绍的重点也集中在青岛港于去年落成的自动化码头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放弃前期准备的其他三个话题,专注于采访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但由于信源较为单一,为了避免写成一篇“公关稿”,我们必须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背景信息。

    巧合的是,现场两位接待人员分别来自技术部门和宣传部门。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技术运作的模式和难点,宣传部门的负责人用很多细节和案例,形象地讲解了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效率为何能够优于其他自动化码头。而如果采访中我们仅仅和技术人员进行沟通,那采访得到的素材就将大打折扣。为了获得更多信息,我们在午餐间隙采访了在餐厅就餐的青岛港员工以及青岛港集装箱码头综合部经理。在后期整理采访素材时我们发现,不同采访对象讲述的信息可以互为补充和佐证。

    在成稿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写成一篇软文,我们通过知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希望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发展。

    最后则是写作技法的问题。由于资料众多,为了更有效地表达和传递信息,我们选择了课堂上学习的“钻石结构”来快速整合文章。我们将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成就放在文章靠前部分,用最新鲜的材料吸引读者。而在中间部分,则讨论“中国智造”的技术难点。文章最后,我们讨论青岛港自动化技术的大背景。(2017级人大国新班胡智轩)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李洪雷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335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