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破解国产片“技术之困”
2018年06月14日 09:01:59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打印 关闭 

  前不久,好莱坞特效大片《头号玩家》《复仇者联盟3》在国内上映,震撼的视听效果透射出好莱坞电影科技制片的超高水平。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十年前上映的《阿凡达》,第一次大规模采用3D技术放映,让中国观众认识到什么是3D电影,也掀起一股国产片3D特效热潮。

  但始终会有观众问,为什么我们仍拍不出像《阿凡达》这样的特效电影呢?前些年,坊间流传着中国电影“伪3D”“五毛钱特效”,和终端消费市场相比,技术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贡献力似乎相形见绌。事实上,中国电影人对先进技术总是充满着好奇与热情,在技术成分上并不落后,但在运用上总欠一把火,折射出我们对于技术的创新与转化能力还不够成熟。

  问题背后,是部分中国电影人对于技术的非理性认知。前几年不少国产电影宣发都会强调“《阿凡达》特效团队制作”,成为一种炒作的噱头。但技术的功能是辅助电影的艺术表达,不应是一种市场的追捧与附和行为。当年,詹姆斯·卡梅隆为了拍摄《阿凡达》发明了虚拟摄影机,阿方索·卡隆为了拍摄《地心引力》发明了“宇宙灯箱”。反观我国,不少电影导演却是急于拿到了现成的技术,再去考虑制造什么效果。这种思维并不利于技术与艺术的契合,花高价钱买来的技术无法有效转化,很可能沦为“五毛钱特效”。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中国电影“手工作坊”制作模式下对于技术研发的缺失。在工业化体系成熟的好莱坞,一部电影制作团队分工明细、各司其职,且有着十分规范严格的操作及薪酬标准,因此在电影技术上,有专门或定制的研发团队,同时有合理比例的资金来保障技术的运用。但在国内,往往一个导演、制片人或者演员的作用占据半壁江山,而非整个电影工业流程在主导。这种情况下,电影制作中的技术研发缺乏针对性,运用形式粗放,资金更多流向导演、明星,也压缩了对技术的投入,最终产出不尽如人意的音视效。另外,工业化体系不成熟也影响了影院放映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我们有先进的激光放映、IMAX,但银幕比例不合理、亮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技术的施展。

  电影人应意识到,基于艺术创作的技术不再只是技术本身,它必须融入电影的创作与生产整个流程,在紧跟市场风向的同时,更要有针对性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艺术成果。要解决中国电影这一“技术之困”,还需从人才、市场、政策等各领域将短板补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赵丹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25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