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的实践:让领导人报道更接“地气”
2018年01月16日 09:26:30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学习进行时》融媒体专栏是新华社新华网宣传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近三年来,专栏深入研究受众分布与特点,着力创新报道理念和方式,逐步走出了领导人报道的新路子,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专栏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立足原创,打造特色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不同的人有不同信息需求和接受特点,接“地气”就要打造自身特色,有精准的受众定位,不能千网一面、千报一面,重复雷同。

    内容为王,原创产品接“地气”。新闻传播,内容为王。媒体要形成特色,内容永远是根本。“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自《学习进行时》专栏上线起,主创团队就将原创报道作为专栏的灵魂和根脉,不断加大原创报道力度。

    仅2016年度,专栏就推出316篇原创报道,相当于每3天就有2篇角度新颖、观点深刻、文风犀利、形式多样的原创解读推出。2017年度,截至10月底,《学习进行时》专栏已原创产品191个,其中包括两个贯穿全年的系列解读以及7个重磅视频产品。作品平均转载量提升至361家,单篇最高转载量甚至超过2000家,获得现象级的传播效果。

《学习进行时》文章转载量达2000家示意图

    正是因为紧紧立足原创,积土成山、聚沙成塔,《学习进行时》专栏才能在大量时政报道中独树一帜,逐渐形成资料系统化、解读权威化、形式多样化、交互趣味化的鲜明特色,成为广大网民了解核心政治、感知政策信号的重要“窗口”,读者黏性和阅读期待不断增强,美誉度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正如一位网民的留言:“学习”只服新华网,因为新华网的文章“走心”。

    立体传播,“一鱼多吃”接“地气”。不同的受众有各自的阅读喜好和接受方式,好的思想、观念、内容就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表达出来。在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下,领导人报道要接“地气”也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矩阵。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是十九大后七常委首次离京活动,引发各界强烈关注。

    《学习进行时》专栏从不同角度策划,连续推出六篇形式各异的鲜活报道。图文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第一次离京”》体现历史纵深感,揭示“第一次”的深刻意义;文字梳理《十九大后总书记第一次离京,五个细节耐人寻味》和微解读《这三幅图片,让总书记久久凝视》巧抓活动中的典型细节,从细微处表现总书记的大情怀;图解新闻《两次特别的宣示》和H5轻应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对现场新闻进行新媒体再加工,令网民身临其境;深度解读《从梦想起航的地方再出发——习近平的初心追寻》视野宏阔、大气磅礴,为读者深入解读总书记四十多年始终不渝的初心。

    这些报道既有“高大上”的重磅解读,又有“小而精”的快热“揭秘”,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喜好受众的阅读需求,扩大了受众的覆盖面,为广大网友呈现出有品、有料、有用、有趣的“学习拼盘”。

    精彩呈现,创新形态接“地气”。当下,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传播新方式、新业态,这些新方式、新业态也是领导人报道需要接的“地气”。从事领导人报道,必须对互联网用户整体的阅读喜好有深入研究和准确判断。

    近三年来,《学习进行时》专栏始终关注传播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报道业态,从简单的文字形式拓展到图解、画册、访谈、微视频、轻应用、小游戏等多元形式。特别是开创性地利用桑基图技术制作总书记报道日历,除集纳展示总书记活动外,还能够从时间、类别等维度对总书记活动频次进行可视化分析,满足不同网民的查阅需求,令人一目了然。

    2017年,《学习进行时》专栏向微视频产品全面发力,相继制作推出《决战》《大棋局》《赶考》等重磅产品。

    《决战》被网民赞为“超燃大片”,生动反映了全体中国人众志成城,贫困不除战斗不息的“反贫困”精神。总书记居中指挥、调兵遣将的形象跃然眼前。上线仅3小时,视频点击量便突破百万,让网民惊呼“又放大招了”“有了看《战狼》的感觉”,纷纷留言:“热血澎湃”“眼泪一直在转圈”“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我的国”。

    《赶考》以“破”“立”“魂”“根”四个关键词为主体,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自我重塑的伟大工程。24小时内全渠道阅读量破亿。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展上,《赶考》从数百件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2017中国微电影十大新闻事件”。

    面向受众,设置重要议题

    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关键在于设置议题的水平。议题设置要面向普通人群,也要影响“关键少数”,只有统筹谋划,因人而设,才能精准接“地气”。

    2016年以来,《学习进行时》专栏坚持以系统化、常态化的思维指导议题设置,不断释放出全景、多维、立体的报道效果,受到持续关注。

    对于重大新闻事件,《学习进行时》全面梳理总书记讲话要点,作出系列解读,使受众理解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内在的政治逻辑,如“习近平两会新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G20系列解读”“习近平改革方法论”等。

    同时,《学习进行时》也进行了大量“时间轴”式的线性策划,使受众能够从一个时间范围,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发展过程和重要思想的形成脉络,如“习近平一月”“十八大以来”等。

    在十九大召开前一个月,《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大棋局”融媒报道,整组报道为十篇深度文章、十张创新水墨动图和一个三维特效水墨视频,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到一个“大棋盘”中加以阐释,深入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极具指导性、思想性、体系性。

    媒体和受众认为,“大棋局”全面展示习总书记的统筹全局、谋划部署的执政方略,深刻突显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执政风采,有效引领受众进一步深入感知、理解习总书记领航中国谱写新篇章、描绘新画卷的雄韬大略,堪称一套高质量的学习教材。

    业界人士点评,《学习进行时》专栏报道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形式引人入胜,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解读文章角度新颖,将原本散乱的资源集纳整合,充分调动受众的阅读兴趣。

    创新形式,推动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媒体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领导人报道也必须要接好融合发展这一时代的“地气”。

    融合发展绝不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将各种业态的简单嫁接、组合,而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学习进行时》专栏逐步探索出“平台聚合、全媒融合”方式,不断实现专栏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升级,使整个专栏更符合时代特色,更贴近网民需求。

    《学习进行时》专栏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经历三次重大改版。2017年1月,专栏依据媒体融合发展最新趋势进行了新一轮重大改版,推出“融媒头条”“原创精品”“权威数据”“学习服务”四大专区,打造“第一头条”“讲习所”“近平Style”“近平日历”等原创栏目。

    “第一头条”集日历、语录、文字、视频、音频等报道形态于一屏,进行全媒化、方阵化呈现,一期一主题;“讲习所”集中了新华社各编辑部的精锐力量,及时、权威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近平Style”聚合独家新闻图片、视频资源,采用故事化手法,再现习总书记活动的珍贵瞬间;“近平日历”全面集纳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活动,按照事件、时间、地点分类梳理,点、线、面三级呈现,同时具有精确的检索、聚合功能,满足查阅需求。“四大专区”下,各原创栏目不同侧重又紧密联系,交叉呈现全媒体化视听交融的智慧思想内涵,共同使专栏成为业内独树一帜的融媒标杆。

    新版页面一经推出,即获得良好反响。网友留言称赞:“新版《学习进行时》让人过目难忘。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具有冲击力,气势宏大有亲和力,沉稳厚重而又颇具创新精神,与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气质相吻合。”业内人士留言反馈:“学习进行时新版页面真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干货’与‘颜值’齐在线”。

    改版后首月数据显示,专栏月均页面浏览量、访问人次均有明显上涨。改版前月均浏览量为450万,改版后达940万,同比增长106%,月均访问者数同比增长138%。

    在我们这个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受众的分众化、差异化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如何与时俱进是摆在媒体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学习进行时》所作的一些探索是有效的,但还是初步的,我们前进的空间还非常大,前途大有可为。(作者系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工作室主编)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原标题:获奖者说|《学习进行时》专栏的探索和实践:让领导人报道更接“地气”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898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