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相加”迈向“相融”
2017年09月15日 11:19:16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总编辑陈耀辉(中)与一线编采人员打磨稿件、设计版式,全力让重大报道浓墨重彩。付平 摄

  一组镜头,可以展示出《吉林日报》的“温度”和“高度”:

  2017年1月25日,这一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天寒地冻。位于吉林省磐石市富太镇的吉林省三河矿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吉林日报社总编辑陈耀辉带领记者深入到小红石砬子矿110米深矿井内进行实地采访,并写出了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下井探玉送支持》。这也是吉林日报社记者新春走基层,践行“走转改”的代表之作。

  2016年8月,吉林大地正值酷暑难耐的季节,吉林日报社工业部记者兵分三路来到和龙市、农安县和大安市的贫困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写出了系列扶贫蹲点日记:《高岭村的一天》《东好来宝村的笑声》《同德村的新路》等接地气的作品。

  2017年6月5日至10日,陈耀辉总编辑带队深入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实地采访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在海拔4000多米的施工现场,克服高原反应、不顾环境恶劣,采写了《雪域高原党旗红》等新闻作品。

  ……

  2016年8月2日,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的《吉林日报》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谋划,以全新的内容和版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吉林日报社全体编采人员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采写出了一批批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得到了各行各业读者的欢迎。

  改版初衷

  提供优质内容主流思想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产生了深度裂变与重塑,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9月6日,陈耀辉向前去采访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和绝大多数党报一样,原本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吉林日报》在改版前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困境。

  “理念上,读者意识不强,用户意识、服务意识缺乏,对读者需求、读者心理研究不深,‘自说自话’‘自弹自唱’的问题比较突出。”陈耀辉向记者介绍,报社在改版前做了大量的论证工作,认为在内容上,政务工作报道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少;说教灌输多,故事讲得少;官话套话常见,百姓语言贫乏;新闻报道的战斗力不强,缺少舆论监督和深度调查;缺乏品牌和特色,尤其是专版专刊,在树品牌、抓特色上有待进一步精耕细作……

  在改版前,陈耀辉以及他带领的团队认真分析目前党报的优势和客观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深入了解自身优势,正视问题不足,找准改版路径方向。

  “主动应对挑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办报理念、升级内容形式、丰富传播手段,加速转型融合,才能在剧烈变化的传媒格局中拓宽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履行党报职责和使命。”陈耀辉认为,强化版面创新,积极求新求变,是刻不容缓的必然选择。

  经过深入谋划与改革,吉林日报社确立了打造“重点报道、新闻评论、新闻图片、名牌栏目、特色编排”五大品牌的改版方向和坚持“为读者提供优质内容,为社会提供主流思想”的改版思路,加强报道深度,增加服务功能,改进呈现形式,在抓精品、抓特色、抓深度上下功夫,努力把《吉林日报》打造成一张可读性强的精品党报。

  内容为王

  加强顶层设计和内容生产

  “我记得《求证》栏目报道过《走路是个技术活》《心梗急救那些事儿》。”长春市二道区吉林街道安乐社区党总支书记马靖菊向记者介绍,报道离老百姓近了,一些原来在都市报才能够读到的稿件,在《吉林日报》上也读得到。

  内容为王永远是抢夺新闻制高点的制胜法宝。吉林日报社副总编辑姜本红向记者介绍,吉林日报社改版以丰富报纸内涵、扎实做好内容生产作为第一落脚点,以“重、新、精、活”报道风格服务读者。

  在一版要闻的改版中,吉林日报社着力体现一个“重”字。做大重点报道,重要新闻+重头稿件+重点评论+重要信息+重要新闻图片+重点新闻图解,成为一版常态。

  在二版要闻改版中,着力体现一个“新”字。强化深度报道,开设《新视点》专栏,刊发深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稿件,体现新政策、新法规、新思路等。

  专版专刊着力体现一个“精”字。在抓精品、抓特色、抓深度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各行各业的专家资源,化“专家观点”为“报道论点”,提升报道的前瞻性。

  地方新闻版着力体现一个“活”字。多角度挖掘新闻资源,多说群众语言,多讲百姓故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阐释道理,见人见物见精神。

  “为确保改版思路落到实处、改版成果落地生根,我们推出了新闻选题月策划制度和专题策划制度。”陈耀辉向记者介绍,每月初,由总编辑或副总编辑牵头召开策划会,各采编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会,策划会从站位、选题、构思、采访写作等方面全面谋划,保证报道的整体性和高质量。

  吉林日报社还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纳入此次改版的工作议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走转改”长效机制。

  改版以来,陈耀辉经常带队走基层,写出了一批批贴近百姓生活,群众关注度高、反响好的稿件,极大地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

  抢占先机

  打造品牌栏目和议题设置

  “对于改版后的《吉林日报》,我在看新闻报道的同时,也非常喜欢看《总编访谈》《吉报调查》《有理讲理》《地方志》等高端栏目的内容。”吉林省农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农安广播电视台台长徐进向记者介绍,改版后的《吉林日报》不仅在新闻写法、写作内容上有许多改变,而且版式设计非常美观大方,尤其是一些品牌栏目,让读者总是惦记着看下一期。

  记者在吉林日报社采访时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议题设置能力、集成报道能力、观点生产能力、话语创新能力,吉林日报社在改进呈现形式、丰富议题设置、巩固传统栏目的同时,着力打造品牌栏目。

  《总编访谈》作为吉林日报社的一张新闻名片,是以陈耀辉与嘉宾“高端对话”的形式开设的新闻专栏。

  栏目创办以来,陈耀辉先后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采访了历史学家阎崇年、著名作家王蒙、老艺术家秦怡、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奥运冠军宫金杰等,就传统文化、东北振兴、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等话题展开深度专题报道。

  为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反映难点问题,吉林日报社立足本省实际,推出舆论监督拳头栏目——《吉报调查》。截至目前,已先后刊发了《绿水青山,岂容垃圾任性》《长春净月潭:啥时给汽车亮“红灯”?》等50余篇重头调查报道。

  这些调查从关注社会热点入手,针对百姓生活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反映百姓呼声,有理有据地沟通,有效地引导了舆论。

  《“小圈子”害己害人》《让敢于担当者站在舞台中央》《领导干部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3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社评论版转发。

  ……

  媒体融合

  改理念、改机制、改流程

  “我每天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这张报纸的电子版。”现在江苏工作的宋治国曾经长期在吉林工作,他一直关注着吉林经济社会的发展,他扫描了一个吉林日报社的二维码,每天打开手机,通过吉林日报社的报道内容,在第一时间更多地了解吉林的现在、感知吉林的新变化。

  “改版不仅是改版式、改内容,更是改理念、改机制、改流程。”陈耀辉告诉记者,以改版为契机,吉林日报社不仅在创新内容形式、打造品牌栏目等方面下足力气,更在媒体融合、创新转型方面竭力谋划、频频发力。

  目前,吉林日报社初步实现了集团所属各媒体间的平台链接、用户互动和横向引流,在重大主题、时政报道和重大活动报道中,已经实现全媒体报道形态。

  “在重大时政宣传布局中,确保融合有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综合发力、立体传播。”陈耀辉向记者介绍,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吉林日报社要求报纸版面、新媒体页面“双管齐下”,在报纸开设专刊专版的同时,巧用新媒体的报道形式,采用专题、H5、留言、图表、漫画等多种报道形式,讲好故事,传递心声。

  在创新版面、创新栏目、策划报道中积极大胆探索融合互通,让新媒体进入“首发阵容”。改版之初,《社会调查》《地方志》等改版新内容起步即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版内容均通过二维码形式实现“码上见”。

  经过一年的不懈探索,吉报“1+N”微信传播矩阵初步成型,平台级新闻客户端“彩练新闻”开通运营,吉报集团“双微”粉丝规模达到600多万,吉林手机报订阅用户突破百万,吉和网在全国地方网站排名第十位,东北地区门户网站排名第一位……由“相加”到“相融”的新老媒体融合发展良好态势初步形成。

  为适应新闻媒体改革的内在要求,重新优化内部采编生产流程,《吉林日报》启动了“中央厨房”项目建设。预计将于今年9月底前,率先实现采编发网络的基本架构设计,从功能上打造采编业务集成化枢纽,从形态上打造相对开放式“厨房”平台,实现“人人见面”、面对面工作的新型采编流程机制。

  自去年8月改版以来,吉林日报社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内容形式、栏目设置,推动媒体融合,引发一拨拨融合效应。

  在纸媒广告整体不景气的今天,吉林日报社2016年经营创收同比增加2452万元,增幅达23.52%;2017年上半年,广告部整体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13%……一条上扬的数据弧线即是吉林日报社转型融合发展成果的最佳佐证。

  “我们的宗旨是办一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党报,同时加速推进‘平面吉报向平台吉报、纸媒吉报向全媒吉报’的转型升级。”陈耀辉告诉记者。(张席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611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