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军事电影新使命 让英雄主义光芒照亮银幕
2017年08月03日 09:27:2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从朱日和的沙场点兵,到银幕上的“建军大业”,英雄主义情怀充盈着中国大地。建军90年,中国电影始终与人民英雄、人民军队的荣光相伴前行。战争的火光照亮了银幕,军事电影独树一帜而历久弥新。那些前赴后继的身影,荡气回肠的悲歌,可歌可泣的英雄,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塑造了我们的家国记忆,接力着我们的复兴梦想。

  文艺是国民精神的光,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电影如何书写人民英雄、人民军队?如何书写新时代的强军梦、中国梦?如何书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本期文化圆桌聚焦军事题材电影,邀请三位专家建言军事电影的新征程、新使命,呼唤英雄主义的光芒照亮大银幕。

  ——编 者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明振江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时代精神的经典文化标识。军事题材电影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发展的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象符号,在中国电影史上始终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了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正如评论家所说:“是战争的火光照亮了银幕,是军事电影给了人们穿越超时空的战火影像记忆,它独树一帜而历久弥新。”

  标志中国电影诞生的第一部作品《定军山》就是军事题材的戏曲故事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中国电影人以民族危亡为己任,用光影艺术书写民族抗战的篇章,创作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中华儿女》《塞上风云》等作品,早期的军事电影作品成为“唤起民众精神觉醒的号角,点亮民族精神前进的火光”。特别是电影《风云儿女》中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在苦难深重、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上迅速传唱,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反抗侵略的斗志和信心。一部电影插曲成为东方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是每一个中国电影人的自豪与光荣,也是鼓舞中国电影人奋斗不止的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后,军事题材电影成为电影创作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题材选择和表现样式。五六十年代,《南征北战》《上甘岭》《平原游击队》《董存瑞》《英雄虎胆》《万水千山》《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小兵张嘎》《地道战》等一大批影响几代人成长的优秀军事电影作品,形成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重大革命历史军事题材电影大片的相继推出,形成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军事电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美学品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相契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摧残又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深厚滋养。中华文化丰富而博大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造就了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热爱祖国、崇尚英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所指出的:“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军事电影的永恒主题,就是要永远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汇聚共识、凝聚力量的精神支柱,是自强不息、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时代精神的民族英雄。有“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的英雄豪杰;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仁人志士。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军事电影书写了许多彪炳史册、激励后人的爱国篇章;塑造了众多可歌可泣、光照千秋的英雄形象,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反复观赏品读,成为魅力恒久的经典。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市场化赢得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在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分析电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特别是在电影的创作生产方面,由于受资本利益的驱动和制约,一味追求“票房至上”,弘扬主旋律、提倡正能量的影片和一些艺术探索影片受到市场挤压,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炫富竞奢、低俗媚俗、娱乐至上的炒作横行,尤其存在着歪曲历史、亵渎经典、嘲讽英雄的丑陋现象,“经典肆意被解构,历史变成后宫斗,英雄不如小鲜肉。”这些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在文化市场上蔓延流行并一度甚嚣尘上,造成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价值观偏移、人心涣散、精神弱化、文化贫乏。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纠正这些不良倾向,自觉抵制腐朽文化浊流。在电影创作实践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既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伴随时代和社会发展常写常新的时代课题。古今中外的文艺无不遵循这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前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今天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拥有世界上最大兵员数量的人民军队改革建设发展,也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编制体制结构的重组合成,到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指挥形成,打赢信息化、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培养造就新一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军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都需要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和极大弘扬。这也是立足当下、反映时代的军事题材电影创作的现实短板,是一切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电影人必须回答解决的新课题。

  在隆重纪念建军9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一批新推出的军事题材电影《血战湘江》《建军大业》在革命战争和重大历史题材领域深度开掘,创新表现形式;还有即将推出的反映新时期军事变革和重大维和行动、表现海军的《红海行动》,表现空军生活的《空天猎》等一批值得期待的军事题材新电影,有望引发新的观影热潮。

  回顾是为了前瞻,“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是军事题材电影创作永恒的创作主题和时代课题,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电影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创新创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多出军事题材电影的精品力作,努力由文化“高原”向文化“高峰”攀登,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作者为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

电影是国家历史的精神塑像

贾磊磊

  战争题材电影是国家历史的精神塑像。通过电影建构集体记忆,是战争电影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与众不同的地方。战争题材影片的历史表述方式和历史观,至关重要。

  什么是历史?简单的事实排列是历史吗?复杂的事实堆砌是历史吗?历史,不仅是指曾经发生过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事实中“植入”的历史观、价值观。革命为什么成功,战争为什么胜利?敌人为什么失败?历史为什么前进?这种建立在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是赋予影片历史涵义的关键。

  “一场革命风暴与一场风花雪月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我们提倡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但革命风暴与风花雪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走向和对电影的功能定位。我们对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电影的关注,实质是通过电影电视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重构国民对于中国历史的集体记忆。这个意义的建构比一般商业电影的道德训诫要重要得多。

  作为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代人,我们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是一系列红色经典塑造的结果。虽然,中国红色经典的叙事中包含着那个时代必然嵌入的某种因素,但作为一种正向的、正确的、正统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红色经典至今闪耀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小兵张嘎》《董存瑞》《上甘岭》《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等一系列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反动,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观,而且为我们确定了艺术作品的基本审美取向,让我们懂得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是审美的至高境界。

  电影不是单纯的娱乐机器,或是单纯的娱乐产业。不论何种表现题材、艺术类型、投资规模,在历史的大是大非面前都不能含混。我不赞成那种混淆正义与邪恶、革命与反动,让两种不同价值体系相互冲突的表现方法。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有过合作多于对抗、联合重于分离的情况,但是,最终国共两党还是走向了兵戎相见的战场。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敌对战争中,我们不能用表现军阀之间、土匪之间“各为其主”的叙事模式来表现国共之间的生死对抗。

  中国战争影片在表现战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主题,就是在影像上完成对国民党政权的颠覆,以及对新中国的建构。这决定了影片中时常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主体的“旧中国”的代言人,以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新中国”的代言人。过去的影片中,国民党所在的空间环境是布满灯光的会议室、巨幅作战地图、皮沙发、白手套、雪茄烟。蒋介石穿着睡衣在官邸里享受他的个人生活。现在的影片中,蒋介石除了听音乐,看跳舞,就是下围棋,最后是结婚。作者并没有在表面上丑化这个人物,他总是衣冠楚楚,彬彬有礼,也有伫立窗前,面对漫天阴雨的深思时刻,但他最终还是从自己的私利、私情、私欲的角度来揣度时局、想象历史,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看作是和他个人“斗”。这种心理怎么能够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这些胸怀民族大义、心系国家未来的捐躯忘亲之士相提并论呢?所以,他的失败是注定的。

  中国战争电影最终表达的,是在坚定政治信仰支撑下血战到底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是人民军队的传统,没有这种精神,革命战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正在全国上映的《建军大业》中有一场戏,朱德率领的革命军在广州三河坝驻守,以三千对抗三万敌军。在那样的情况下,革命军依然派出突击队偷袭国民党军指挥部。这些突击队员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根本没有准备活着回来。淮海战役纪念馆里也有一张照片,是一个解放军战士在参战之前背上挂满了手榴弹。我们的战士实际上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种在崇高革命理想支撑下的血战精神,正是我们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代代人民子弟兵传承不变的军魂。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军事现实是创作的生命源泉

张 东

  继承传统,走向未来,需要我们电影工作者踏踏实实做好当下的电影创作。

  当下的中国正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变革。从战略思想、军队构架,到编制建制,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格局。种种新的作战理念、作战模式为军队开启跨越式发展的模式。维和、撤侨、护航等新任务,彰显着大国责任、大国担当。当代军人热血沸腾,充满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此火热的军营、生动的当下,正是军事电影需要关注的,也是军事电影创作的生命源泉。

  科技的发展进步,加快了部队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新式武器、新型装备列装,给军事电影的创作带来强大助推力。以往很难表现的一些战争场面,借助科技的力量,不仅得以呈现,而且演变成了战场奇观。电脑特效、音乐,让军事电影的视听感觉得到极大的满足。正在热映的《战狼Ⅱ》仅在片中出现的各种枪支就有十多个种类,参与拍摄的现役坦克有32辆。其中坦克漂移、坦克侧翻等高难度动作,也让观众大饱眼福。

  军事电影发展到今天,观众需求已经有了细分。最铁杆的粉丝是数量日益壮大的军迷群。这是一个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观影群体。他们对军事电影要求苛刻,历史要有依据,武器装备要符合生活真实。所以当“歼十战机”“武直十直升机”“96A主战坦克”等新武器亮相时,常常会引起这部分观众的共鸣。

  另一方面,我们对武器装备现代化要有正确认识。我们不唯武器论,也不忽视武器的重要性。新型武器装备营造出战场奇观、炫目的大场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有的军事电影过分注重场面的炫酷、打斗的精彩,而忽略或者说多少弱化了军事电影的人文内涵,缺少一些细腻的情感展现。应该说,军事电影不仅要有炫目的场面,更要有军人情怀,有对军人命运的关注,有对军人责任、军人使命的探讨。

  最核心的是对人的观照。新一代军人形象的塑造,是当代军事电影的难题之一。没有战争,没有生死考验,军人的分量便有些轻。鸡毛蒜皮的现象,小里小气的矛盾,放到军事电影中总是不匹配。而司空见惯的演习又难以磨去“假”的痕迹。当代军人该怎样体现自身的价值,塑造不变的军魂?这需要对军人生活的深入体验和深入军营的陶冶。我以为,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责任、使命,是对职业的忠诚。

  今年开始,2000年及以后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进入军营,他们不仅是看着美国大片长大的,还是抱着iPad、 手机长大的。他们当兵入伍的目的,超越了父辈找出路、跳龙门的模式,更多是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为尽使命和责任,为圆英雄梦。这是我们电影人需要关注到的变化。

  英雄是军事电影永恒的主题,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军事电影都要塑造英雄,表现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军队。对军队来说,没有和平时期,只有战争时期,和战争准备时期。这些都是军事电影要遵循的创作宗旨。

  当下,我们的银幕有了特种兵,有了特战部队,有了精英;还应该有普通士兵的身影,许许多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军人的身影。

  我们有了一线作战部队、指挥作战的高层军官,有了正面战场的战士形象,还应该有多种岗位、多项任务、多种侧面军人形象的展示。

  我们有宏大叙事,有家国情怀的展示,也该有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小情趣、小故事的表现。

  我们有勇敢刚毅、横刀立马的战神、勇士,还应有运筹帷幄、智慧去敌的谋略精英。

  刚刚结束的朱日和军演,令国人扬眉吐气,也给军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古代素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军事斗争的理想境界。而只有练到最强,才能有“不战”而呵护和平的资格和手段。当下的军事现实,推动当代军事电影不断奋进前行。 (作者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原主任)

  原标题:让英雄主义的光芒照亮银幕(文化圆桌)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495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