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遗产变遗憾 致力传统有传承——评《安徽日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报道
2017年06月27日 17:26:48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在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安徽日报》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于6月6日—21日期间,大手笔连续推出整版报道、融合报道和评论文章,通过讲故事的手法、通过与受众的互动、通过全媒体呈现的方式,深挖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探索徽文化保护传承路径,反思文物保护共性问题,分享经验、总结不足、倡导创新,体现了主流媒体致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体现了《安徽日报》作为党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责任担当。

    采访深入

    权威发布调研报告

    综观这组报道,给受众的感受是,这不仅是一组有故事、有看点的新闻报道,更是一组有观点、有思想的权威调查报告,体现了采访的扎实、资料的翔实,体现了梳理的客观、分析的严谨。

    权威性首先表现为用数据说话,报道里引用了大量经过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数据。如对古村落、古民居保护,该报记者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黄山市从2009年开始实施“百村千幢”保护利用工程以来,“5年共投入60余亿元,对101个古村落和1325幢古民居进行了抢救性保护”。2014年后,“百村千幢”提质扩面,“保护范围扩大到对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古戏台、古水口、古桥、古塔、古井、古亭、古道……”可谓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对文化保护传承中的问题,也尽量通过数据来反映,如对徽剧传承接班人的培养,引用了国家级非遗徽剧传习基地近70岁老艺人邵新溪的感慨:“现在比我们再年轻的伴奏师傅已经找不到了。而且一个学校就100多个孩子,从中挑出几个好苗子也很难。”

    “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徽州文化的精髓,是古徽州的文化基因。”黄山市文化委主任胡建斌说,“囿于资金、人才方面的紧缺,仍有不少文化遗珠散落在古徽州各地,亟待‘采撷’”。以数据说话,既客观反映成就,也据实报道了问题,令人信服。

    报道的权威性还体现在逻辑的严密性、架构的完整性、分析的严谨性上,大量地用当事人、被采访人的表述,来说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紧迫性、必要性和方法路径、困惑难题,更显得客观透彻。对采访中得来的感悟、思考,作为主流媒体,则通过评论《莫让文化遗产“魂不守舍”》直接发声、亮明观点,提出保护文化遗产“既要守住筋骨肉,又要留住精气神”,可谓高屋建瓴、力透纸背。

    深挖素材

    生动讲述传承故事

    就传统文化而言,可以说只有传承好才能保护好,只有传承好才能发展好、创新好。《安徽日报》在这组报道中,紧紧把握这个关键点组织策划和采编,但并没有一味通过讲法律法规、通过喊口号讲大道理来呼吁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打动人、感染人。

    在6月9日推出的《文化徽州 如何留住最美乡愁》整版报道中,列举了一大批传承者。他们中虽然有商人、有教师、有官员,有“古来稀”也有“90后”,但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对徽文化的热爱,有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保护传承好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因而,报道着力从中挖掘整理一个个生动故事。

    “年近七旬的庞焕泰是一位上海投资商”,他去年年初来到休宁启动“梦乡村”精品民宿开发项目,但他不拆迁、不新建,只是修旧如旧,还鼓励村里的手艺人“把闲了多年的老手艺再捡起来”。庞焕泰说:“徽州的乡村还是应当保持徽州的味道、生活的味道。”这种传承保护已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再阐释、再回归。

    “乡贤文化似有一股传导力”,“没有乡贤的村庄只是一个空壳”,从事多年徽文化保护传承的新一代“乡贤”许琦,不遗余力地为文保事业奔忙,“将板凳龙、大刀舞等失传已久的民俗重新挖掘出来,成为村内展示表演以及节庆活动的压轴节目。”这样的传承已不是简单的复原存在,而是文化生活上的再展示、再融入。

    这组报道中讲述的类似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报道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切实的感受,更直接地感染着读者、共鸣着受众:“他们的这种文化自觉,是徽州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延续,这种精神正是整个文化生态空间中最核心的要素。”

    深刻剖析

    务实探索文保路径

    在深入采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安徽日报》推出的这组系列深度报道,立足问题导向,总结实验区各地文化保护传承的成功路径,反思存在的不足,以期在“破题”中“解题”,破解传统文化在传承保护中一些共性的症结。

    问题意识十分浓,可以说是这组调研报道的一大特色和亮点。3个整版报道的大标题及其小标题《文化徽州——如何留住最美乡愁》《徽派非遗——如何不让“绝技”成“绝唱”》《徽派建筑——如何不让“遗产”变“遗憾”》,就突出显现出这种问题意识。这样的标题无疑会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报道的字里行间,如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的度如何把控,文化遗存单体保护与整体文化空间保护如何协调,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融为一体,非遗传承的困境如何突破,古建筑异地保护的得与失,等等,都随处可见。

    对提出的问题,报道通过对已有大量材料的整合分析,通过咨询管理者和专家,进行抽丝剥茧的探究和梳理,以提供有效的借鉴。如6月14日整版推出的《徽派非遗——如何不让“绝技”成“绝唱”》,报道通过3个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总结出徽文化乃至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共性路径:“‘救死扶伤’,濒危遗产才能活下来”“‘好吃管用’,回归生活才能活起来”“‘后继有人’,文化之根才有活水来”。

    对这些具有共性的路径,报道还通过具体而微的分析加以说明,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如6月15日推出的整版报道《徽派建筑——如何不让“遗产”变“遗憾”》,从宏观上提出观念、业态、机制创新3个路径之后,再具体一一分析。如对其中的“机制创新”,就古民居保护中所有人的私人身份和政府保护之间的产权、资金来源的尴尬,通过调研分析,提出用“产权交易”来打破这一瓶颈,以期走出“在保护中加强传承,在传承中注重利用”的新路。善于提出问题,更注重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以“问题”吸引眼球、虚张声势,体现了《安徽日报》作为党报践行“四个意识”和“48字”职责使命的责任担当和务实精神。

    深度融合

    有效拓宽传播空间

    在这组报道中,《安徽日报》主动搭建融合平台,实行纸媒和新媒体统一策划、一体传播,各显特色、优势互补。

    纸媒从6月9日开始相继推出整版深度报道,新媒体发挥“快”“活”的功效,从6月6日开始就在《安徽日报》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传承》专栏,推出相关报道。报道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呈现方式,以“读者留言”“背景链接”“采访撷趣”的形式,全媒体、互动性地及时报道记者的采访、反馈受众的观点。在角度的选择上,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鲜活呈现的优势,着力从传承的角度,选择精彩的人物故事,让受众“活灵活现”地体验和分享。

    《传承》栏目的推出,成为该报近期微信公众号的一个亮点,传播率、阅读率、点赞率均大幅提升。仅6月8日推出的《甘而可:漆韵流芳》这篇报道,在同期微信公众号6篇报道中阅读量最高,超出其他报道阅读量近10倍,点赞量超出约5倍。

    同时,为了增强纸媒与新媒体的互动性,《安徽日报》还将这组报道以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将新媒体报道导入版面,方便读者延伸阅读,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和阅读率。

    报道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引起了热爱徽文化的读者群体的广泛共鸣。有读者评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安徽文化自信,需要更多地挖掘和发现,有担当,更期待。为你们点赞!”(杜一娜)

    原标题:不让遗产变遗憾 致力传统有传承

    ——评《安徽日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报道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98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