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记忆场域”的内江:范长江、方大曾和冯雪松解读
2017年06月27日 14:57:43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  打印 关闭 

    2017年6月10日,在范长江故居(纪念馆)举行“《解读方大曾:方大曾作品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的阅读笔记》首发仪式”,深切缅怀中国战地记者先驱、杰出摄影家方大曾先生。参加首发仪式的有该书的主编、央视高级编辑、纪录频道的副总监冯雪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彭莎莉女士,范长江新闻学院顾问、范长江长子范苏苏,原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先生,原四川日报高级记者、方大曾外甥张在旋,还有原解放军报高级记者、少将、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摄影艺术中心主任江志顺先生等11位“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以及内江市和东兴区新闻工作者代表,东兴区部分单位干部职工代表。我参与在内江的系列活动,见证了范长江、方大曾的精神传承和弘扬。如何表述我的见闻?我想用“记忆场域”来解读。

    “记忆场域”,是法国历史学家Pierre Nora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有三个构成要素:物质性的、象征性的和功能性的;它是在记忆与历史的互动中产生的;它最初的出现必须由一种意志的力量来推动,即想要回忆的愿望。用“记忆场域”来解读范长江、方大曾和冯雪松的对新闻事业的贡献,在我看来是恰当的方式,也便于阐释作为“记忆场域”的内江。

首发式冯雪松发言 肖亚光拍摄

冯雪松、彭莎莉和范苏苏向范长江纪念馆赠书 肖亚光拍摄

    物质性的活动场:范长江故里

    四川内江是范长江的物质性的活动场。他出生、读书在此;他成名后又在故里建立了“范长江纪念馆”。他的故居和纪念馆,成为做新闻、学新闻、研究新闻人的“圣地”。

与会者在范长江故居前合影

    首发仪式结束后,来宾参观“范长江纪念馆”,馆内以实物和展板介绍范长江的生平业绩。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赵家坝村,今属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他青少年时期家道中落,靠母亲的手工劳动来维持生活,供其上学读书。他是范仲淹的第31代孙(范长江纪念馆副馆长段瑞明首发式座谈会发言),祖父是清末秀才,幼时由祖父启蒙,后到离家7里多地的田家场去读小学,1923年秋考入内江县立中学。内江位于沱江中部,两岸有稻田,翠绿的甘蔗,又有美丽的小山,好像一幅明媚的山水画,留存给人们美好的记忆。

    1927年,因广州的革命政府迁到武汉到内江招生,范长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为己任,到吴玉章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期间,重庆发生了“三三一惨案”,血腥的屠杀教育了范长江。他离开了学校,参加了贺龙20军的学生营,旋即又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流落广州汕头、福建一带,衣食无着,险些丧命。1928年考入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因不满“九一八”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差半年就毕业,愤而离开学校,北上抗日。1932年初到北平,发现并无抗战活动,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工读生活,下半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3年日军侵占山海关,范长江深感民族面临的危机,积极参加抗日救援活动,并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大公报》投稿,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

    1935年他以《大公报》特邀通讯员的身份,开始了西北采访,历时10个月,经川西,过陇南,走六盘,越祁连,沿河西走廊,绕贺兰山,跨内蒙古,西达敦煌,东止西安,北止包头,途径48个县市,总行程6000余公里,进行西北考察。首次向全国人民公开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对增进人们了解红军起了重要作用。他写的通讯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后集结成《中国的西北角》,到1937年底,曾连续9次重印。1936年夏天,范长江回到天津,被大公报社录用为正式记者。

    绥远抗战期间,范长江到前线采访,听到“西安事变”爆发,为弄清事变真相,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换乘用各种交通工具到达西安。1937年2月3日,他化妆后只身进入举世瞩目的事变中心西安。第二天,在杨虎城公馆见到了周恩来,周便说:“你在红军长征路上写的文章,我们沿途都看到了。”“我们红军里的人,对你的名字都很熟悉,你和我们党和红军都没关系,我们很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方蒙:《范长江传》,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2月版,第171页。)后由西安到延安,2月9日夜晚,毛泽东与范长江作了彻夜长谈,讲解了十年内战的经过,阐释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等,使范长江顿开茅塞,豁然开朗,也促进了他的世界观转变。

    范长江是国内记者进入延安第一人,想留下做长期采访,但按毛泽东的吩咐,他日夜兼程2月14日赶到上海。胡政之为推动国共合作抗战,冒风险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开幕的15日,在《大公报》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大公报》天津版发了全文,上海版被国民党捡扣去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四项保证。(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262页。)他的绥远和陕北采访的通讯在《大公报》发表后,又集结成《塞上行》出版。

    名记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永存。范长江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深入第一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在枪林弹雨里驰骋,出生入死,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新生做出了不懈努力。他的西北采访,跋涉于原始森林,爬雪山,过沙漠,乘羊皮筏子渡河,历尽艰险,见人之未见,闻人之未闻。他做战地记者,总是设法跑到前沿阵地,跑到战壕里,了解实况和战士们的情绪,进行报道。“八一三”他在江湾前线;“台儿庄大战”他就在离台儿庄1公里半的南棠棣铺的前线指挥所,目睹了我部队乘胜追击,敌军狼狈溃退的情景。范长江满腔家国情怀,满腹经纶才学,艰苦卓绝采访,有重大价值的报道,引入入胜的写作,奠定了他在新闻界的地位。正如《大公报》老报人陈纪滢所言:“民国二十四、五、六年间以及二十七年5月以前,《大公报》上‘长江’笔名所写的通讯稿,可以说真是脍炙人口,红半天,受到全国人士的注意。”(转自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163页。)范长江有抱负,有理想,他说:一个记者的名字,如同工厂、商店的招牌,工厂商店的名声搞坏了,就没人去买它的东西;一个记者的名声坏了,就没有人去读他的作品,不相信他的报道。范长江珍惜记者的名声,“量入为出”,生活在自己正当收入中。范长江的传世佳作及优秀品德,使他成为久负盛名的记者。

    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范长江发起创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培养了大量战地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协副主席等职。

    范长江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优秀品德和职业精神永存。1991年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是中国优秀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以鼓励他们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奖励从1991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自2000年起该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精神,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

    2009年是范长江的百年诞辰,政府决定以此为契机,筹建范长江纪念馆,作为对这位新闻巨子的纪念。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于2006年8月19日,还正式作出了《关于同意修复范长江先生故居的复函》的批示。范长江纪念馆总占地1800亩,其中包括核心区60亩,故居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以及水体面积4879平方米的范长江纪念馆。工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范长江故居进行修复性建设,并对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根据范长江的工作性质,把中心地带的造型定为喇叭形,同时在中心景观上将笔的形态进行变形,将竹捆扎起来,形成笔筒,中心栽种竹子,象征笔杆,再用竹廊连接。碑林和景墙,象征报纸。纪念馆展出了范长江的生平业绩和“范长江新闻奖”历届获奖人的影像和简介。

    与会者参观“范长江纪念馆”后到“范长江大讲堂”的接待室座谈。

    座谈会由范长江纪念馆副馆长段瑞明主持,先后发言的有:陈申、乔云霞,二人都是第一次到故居和纪念馆,谈了对范长江、方大曾的崇敬,学习他们净化心灵,感恩时代发展使范长江、方大曾两位挚友在此相聚。乔云霞还向范长江纪念馆赠主编并她写的范长江的书《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和她作编委写有范长江的《中国名记者》第五卷。接着发言的依次有: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第七届范长江奖获得者刘少华,重庆日报首席记者、中共十七大和十八大代表、第六届范长江奖获得者罗有成,江志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第二届范长江奖获得者于宁,今时代传媒总经理、第八届范长江奖获得者赵拴,山西广播电视台驻外记者管理中心主任、高级记者、中国视协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副秘书长、第六届范长江奖获得者肖亚光,他们都在范长江100年纪念会来过,感到纪念馆越建越好,每次来都很受感动,都很受教育,都是一次加油、鼓劲。他们都为《解读方大曾:方大曾作品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的阅读笔记》写了文章,表达了他们对方大曾的震撼、折服,发言中都表示传承范长江与方大曾精神,做时代的记录者、守望者。最后段瑞明、陈泽清作了总结性发言。

    物质性的活动场把现实的场景与过去的记忆链接起来,让我们身临其境,深受教育,由衷地表示要沿着范长江与方大曾的家国情怀指引,为实现“中国梦”,坚定、努力前行。

    象征性的:范长江、方大曾在内江相会

    为什么在范长江故居(纪念馆)举行“《解读方大曾:方大曾作品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的阅读笔记》首发仪式”,缘于冯雪松2016年4月15日拜访新闻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总顾问、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方汉奇先生。方先生对范长江和方大曾的评价:“方大曾和范长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冯雪松在2016年4月15日下午拜访方先生时,方先生说的,冯有微信发我。)这次活动是象征性的范长江、方大曾在内江相会。

方大曾

    范长江与方大曾相识,并介绍他担任上海《大公报》战地特派员,二人成为挚友。范长江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写到他对方大曾的印象。(见冯雪松主编《解读方大曾:方大曾作品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的阅读笔记》中,范苏苏《方大曾与我的父亲范长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北平人,1912年出生于外交官家庭。殷实的家境给了方大曾痴迷摄影的物质基础。1929年,17岁的方大曾发起成立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少年影社”曾举办过展览。自那时起,方大曾对摄影的感情,就从爱好逐渐发展成职业情结。1930年方大曾考取中法大学经济系。第二年他在大学里参加“反帝大联盟”,参与编写机关报《反帝新闻》,第三年,他又联合诗人方殷共同主编《少年先锋》,直到方殷被捕。大学毕业后的方大曾来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和吴寄寒、周勉之等人成立“中外新闻学社”,他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地记者。“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他以相机和文字为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留下了很多反映抗日初期题材的摄影作品,如《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等。1936年12月他来到绥远抗战前线,进行了长达43天的采访,完成《绥东前线视察记》。在绥远前线,他拍摄了数百张珍贵的照片。方大曾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摄影记者,他是“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在1937年9月18日在河北蠡县寄出他的文章《平汉线北段的变化》,9月30日他的这篇文章刊登在《大公报》上,从此就没有消息了。在当时,他与范长江等人齐名,在抗战前线失踪,时年25岁。

    1936年,方大曾和范长江相遇。这虽是第一次见面,但两人深感神交已久。范长江了解到方大曾做战地记者的志向,引荐他到上海《大公报》工作,方大曾自此正式用“小方”的名字,在战场发回报道。范长江对方大曾印象很好,在《忆小方》(见《范长江文集》)中写道:方大曾硕壮身躯、面庞红润,头发带黄的斯拉夫型。“被人叫为‘小方’的方大曾先生,在我们朋友心里占据了很重要地位。”“卢沟桥事变了,在卢沟桥长辛店保定一带,我们又常常碰头,他的工作情绪愈来愈高涨,身体也愈来愈结实。北方的夏季,他穿着短裤衬衣,自己带着他的小箱子行李,在平汉路前线不断地突击。他那诚挚、天真、勇敢、温和的性格,博得各方面的好感。”在抗战初期范长江主编的几本战地通讯集中都收录了小方写的文章。在1937年11月出版的《西线风云》一书中收录了小方的《从娘子关出雁门关》及《血战居庸关》。在1938年9月由生活书店出版的《卢沟桥到漳河》中又收录了小方的三篇文章:《保定以北》、《保定以南》和《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在1938年1月由生活书店出版的《沦亡的平津》一书收录了小方写的:《前线忆北平》,封面写的是:“长江小方等著”,版权页上:写著者长江和小方。

    范长江对方大曾的消失,初始不相信,之后多次怀念和寻找。在《忆小方》结尾写道:“我相信他不会有问题,因为他的机智,足以应付非常事变,他的才能也应该为中国新闻事业,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多尽些力量。”虽然小方失去消息一年了,但是范长江还相信并期盼着小方“不会有问题。”之后,范长江多次在文章中怀念方大曾,到新中国成立后,还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地打听小方的下落。(范苏苏《方大曾与我的父亲范长江》人民网-传媒频道2015年12月09日16:57)

    范长江和方大曾是肝胆相照的亲密战友和同事。我们在内江完成了他们两人的再相聚,是灵魂的、职业精神的聚首;是 “长江精神”、“方大曾精神” 的融合;是我们以范长江和方大曾为榜样,坚持为国家复兴,职业精神的守望。

    功能性的:冯雪松在传播职业精神

    物质只能留在从前,精神却将穿越时代,世代相传。冯雪松18年寻找方大曾是在传播职业精神。他从尘封的历史中重现方大曾的人格与光辉,充分彰显了社会进步中的国家责任,是对所有为抗战胜利献出生命、做出贡献的新闻界先驱们最好的纪念和怀念!

    18年前,一次偶然的“相遇”,让央视高级编辑、导演冯雪松与方大曾结下了一世的“情缘”。1999年,时任央视《美术星空》编导、29岁的冯雪松收到了一份希望合作推广关于抗战初期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书籍的传真。这份传真竟然牵出了一个精致木盒中837张珍贵的历史底片(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的晚辈捐献给国家博物馆),方大曾的摄影作品深深地震撼了冯雪松。他觉得: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不应该被埋没,小方应该被我们的民族永记。职业的敏感使冯雪松向台里报批拍摄《寻找方大曾》纪录片选题。

    《寻找方大曾》纪录片拍摄不顺利,冯雪松为寻找“失踪”的方大曾化费了许多心血。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比较理想。

    在接到编导选题的同时,冯雪松的父亲却被查出了重症。在这个选题还没做完时,57岁的父亲就离他而去,仅用三天处理完了父亲的后事,他就返回了摄制组。

    先期采访开展的也不顺利。他最先从北京图书馆的旧刊库开始寻找,埋头苦读四个半月,在三十年代的书山报海中查找着与方大曾相关的信息。当《卢沟桥抗战记》《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集宁防空演习》《血战居庸关》《抗战图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等一篇篇通讯、一幅幅的照片被陆续找到后,方大曾的战地足迹隐约浮现了。随后,冯雪松给当年方大曾,曾经出现过、采访过的地方发去信函,希望找到线索、信息或者得到帮助,但石沉大海,均无回音。冯雪松沿着方大曾的战地足迹,自费前往方大曾过去采访过的地方。他一个人或火车或汽车或步行,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到蠡县,去史志办、博物馆、报社查找资料,询问情况,也常被拒之门外,还被当作过假记者。好在一路寻找,一路宣讲,小方的事迹感动了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如保定史志办主任孙进柱等。孙进柱在报纸上发表《加入寻找方大曾的行列》《踏着方大曾的足迹》等文章,并带冯雪松寻找战争遗迹、查阅地方志、描绘战事图、访问知情人。艰苦的寻访,虽然找到与小方直接关系的内容不多,却播撒下了寻找方大曾的种子,坚定了寻找的决心。

    冯雪松终于制作出了精良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穿越历史的尘埃,将方大曾的生平事迹在现在荧屏。纪录片《寻找方大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特等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学学会奖”组委会特别奖等。

    冯雪松用16年的时间发掘出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史料,完成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把一个80年前为国捐躯的年仅25岁的战地记者的高大形象复原后展现给读者。冯雪松从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到2015年7月7日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市光园落成,再到“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后到目前专著《解读方大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通过不断地努力、发掘、推广,让中国的罗伯特·卡帕——方大曾,重新回归当代人的视野;并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在中国新闻史上与范长江并肩而举足轻重的人物。

    冯雪松近两年来,通过业余时间,自掏腰包,不收讲课费进行公益讲座20场,使方大曾的精神和事迹在社会及高校学子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认知,这既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对于未来的责任——弘扬一种职业精神,家国情怀。

    “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一览表)

    (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

    第 1 站 清华大学 第 2 站 中国传媒大学

    第 3 站 北京大学 第 4 站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第 5 站 复旦大学 第 6 站 暨南大学

    第 7 站 汕头大学 第 8 站 中央民族大学

    第 9 站 厦门大学 第 10 站 河北大学

    第 11 站 天津师范大学 第 12 站 重庆大学

    第 13 站 郑州大学 第 14 站 北京工商大学

    第 15 站 山东大学 第 16 站 华中科技大学

    第 17 站 兰州大学 第 18 站 纽约州立大学

    第 19 站 东北农业大学 第 20 站 范长江新闻学院

    2015年9月23日,清华大学,“方大曾校园行”第一站;而在2017年6月10日下午,为期近两年的“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在四川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进行了最后一站的讲座。“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两年二十站,十四个省市,一个国外,行程数万公里。

    在内江师范学院讲座时冯雪松图文并茂讲述方大曾的品德和作品,讲述了他寻找方大曾经历。范苏苏讲了《略谈方大曾思想形成原因》,解放军报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乔天富讲了《战地记者对战地记者的致敬》,他以两次参战的经历,用照片展示了战地记者,冒着战火拍摄的历史瞬间。他们的讲述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阵阵掌声。

    冯雪松讲座时,常用一幅幅曾经被掩埋在历史的尘烟中,饱含着新闻人情怀与对战争沉重思考的照片与文章出现在讲坛的大屏幕上时,听讲的师生被深深震撼了。他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了这位80年前穿过枪林弹雨,用837张底片记录历史,年仅25岁就失踪在战场上的高大、英俊记者方大曾。同时也把掌声献给央视高级编辑冯雪松,18年来用不懈的寻找,来填补历史空白,来弥补家国记忆。他对方大曾高尚精神的认同和弘扬,及其新闻理想、职业素养、专业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冯雪松寻找方大曾及公益校园行,已成为佳话。(乔云霞)

    原标题:作为“记忆场域”的内江:范长江、方大曾和冯雪松解读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97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