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创新:新闻+广播剧 讲述有吸引力的故事
2017年06月23日 09:19:31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去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有两部创新作品获得了受众和业内的普遍认可,一部是7集系列新闻广播剧《遇见海昏侯》,作品首创“录音报道+历史广播剧”的形式,用报道呈现海昏侯墓考古重大发现,用广播剧还原历史事件,在第十二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金奖;另一部是10集系列新闻广播剧《生死关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各大媒体使尽浑身解数挖掘长征题材的激烈竞争中,“广播剧+口述新闻”的形式,生动、细腻地呈现了长征史诗般的色彩,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创新创优”大奖。

    两部作品的成功,让“新闻广播剧”成为广播界一个全新的概念和体裁,其探索理念、路径、边界值得总结和思考。

    大胆“撞色”试验

    打造独特声音产品

    近年来,故事化表达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而讲故事是广播的长项。在各种讲故事的手法当中,广播剧又是最生动、最专业、最有感染力的一种。“新闻广播剧”将广播剧引入新闻报道,调动了广播人最擅长的手段,丰富了广播新闻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报道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这两个主题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强故事性”。

    “新闻广播剧”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概念。新闻追求客观、理性,广播剧则必须生动、感性,二者之间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撞色”试验的确有些大胆。但是,带着做新闻的严谨创作广播剧,把广播剧作为一种手法来“还原”新闻中的故事,却出其不意地提升了新闻的表现力。受众在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下留言:“第一次听到新闻广播剧,好神奇。和一般广播剧不同,好有历史带入感,还有新闻的严谨。开始追……”“比新闻多了灵动,比广播剧多了严谨,很赞!”……

    2016年3月,《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主办方表示,不少观众都是因为听了新闻广播剧《遇见海昏侯》才去看展览的,希望要多重播几遍,让更多人来观展;《生死关头》播出时,有受众在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留言,“在高铁上听得入迷,差点误了站。”“听得惊心动魄,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那个年代……”“我觉得这个作品非常好,每天都会听,有时会听好几遍,只觉得太短了。”这是受众对“新闻广播剧”这种新型广播新闻体裁的认可,也是广播新闻报道着力音频创新实现的传播效果。

    声音表达有多种可能

    关键是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新闻广播剧”作品的成功,反映出广播人基于市场判断对声音的一种回归和提升。寻求创新有很多方向,在向新型广播发展的过程中,广播人既需要专注音频的定力,更需要对音频的深度开发,关键是为作品找到最适合的形式。

    2016年,中国之声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报道中,突破以往“录音报道”的模式,尝试在广播节目和新媒体传播中播发习近平重要讲话的原声,取得传播上的重大突破,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播发的纯音频《习近平2017年新年贺词》点击量过百万。习近平2017年首访,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了其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的演讲《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好》不仅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还纷纷被各大媒体转载。不少媒体已经锁定关注中国之声及其新媒体平台,从中获取独家音频。

    声音有自己的逻辑,声音也有无限的创造空间。谨慎的突破,有时候会达到特别的效果。2013年7月,中国之声有一篇反映地方官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大操大办”的调查报道《贫困县镇党委书记为女儿办豪华婚礼,随礼进账百万》,报道通篇用音响说话,逻辑非常严密地证实了这场婚礼之豪华。作品结尾处巧妙地使用了一个跳转:“离开婚礼现场时,酒店门口的舞台上,一位女歌手在卖力地为这场婚礼歌唱。”随即推出现场音响——歌曲《为了谁》,作品在歌曲中渐渐淡出。这首歌颂奉献的歌曲与地方官员大办婚礼的场面形成强烈反讽,深化了主题,意味深长。

    2015年至2016年,广播剧《Serial》引爆美国新媒体,形成追剧热潮。这一基于案件调查的题材的确适合以“剧”甚至是“连续剧”的形式展开,其实它是剧,也是系列调查报道,《遇见海昏侯》和《生死关头》同样如此。可以看出,“新闻广播剧”有一定的适应性和边界特征,如悬疑性、冲突性、足够的时间跨度等,关键是创作者要找到最适合音频传播的形式。

    “新闻+广播剧”的跨界合作

    推进音频创作转型升级

    《遇见海昏侯》和《生死关头》虽然引入了“广播剧”,却实实在在属于“非虚构作品”。创作者首先要把史实部分研究得非常清楚、扎实,为此《遇见海昏侯》撰稿人逐字逐句地查阅《汉书》《资治通鉴》中的相关记载,先后采访了十几位历史界和考古界的顶级专家,常常为了一个细节、一个概念多方求解,剧本成型后,还专门请研究西汉史的学者逐篇审核。《生死关头》从策划阶段就引入了军事顾问,每一集都进行了实地采访,回访当事人或其后人,寻找历史文物,查阅历史文献,甚至在各种不同记载中反复论证、判断。整个创作过程都是非常严谨的。

    新闻广播剧的创作过程也是广播人专业能力的一次拓展和提升。广播剧脚本与广播录音报道的写作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它需要有分镜头,需要明线暗线的设计,更强调细节和冲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发现海昏侯墓的村民老裘

    《生死关头》10集剧本,第一版全部被推翻,就是因为没能成功实现从报道向“剧”的转换。所以,《遇见海昏侯》和《生死关头》的创作,都是记者编辑在广播剧导演的细致指导下完成的,是一次广播机构内部的跨界合作。同时,新闻人撰写的广播剧,又不同于以往的纯广播剧,它更多是事实的艺术再现。同时,一改传统广播剧二三十分钟的时长模式,以8分钟左右的“微剧”形式,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在广播新闻栏目中,也成为新媒体上的热门。

    新闻+广播剧,新闻团队+广播剧团队,这样一次广播机构内部的跨界合作,既是广播扬独家之优势的一种尝试,也是音频产品的一次转型升级。有理由相信,随着数字广播的热度不断增加,广播剧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新闻广播剧或将不只是一两次创新尝试,而将成为一种新型音频产品。(高岩)

    原标题:新闻+广播剧 讲述有吸引力的故事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88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