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从我家乡走过——百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系列报道
2017年06月20日 10:12:18  来源: 清华大学
【字号  打印 关闭 

    代表作一

“100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暑期社会实践征文启动 欢迎全国大学生参与 将选出100篇优秀作品结集出版

    本报讯(记者黄哲 实习生彭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让当代大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继承“红色基因”,长江日报联合共青团湖北省委共同发起“红军从我家乡走过——100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邀约全国各高校大学生追访红军长征足迹,讲述自己家乡变化,弘扬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

    “红军从我家乡走过——100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家乡位于长征经过地的大学生均可参加,利用暑假,在家乡沿着红军长征足迹展开实地探访。

    大学生们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来完成实践报告。提交的报告希望能以95后的视角,通过生动的故事,体现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的内涵,反映历史与现实、精神与传承、年轻人与当代中国的主题,展现青年一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风采。

    该活动历时3个月。8月上旬为报名发动和实践展开阶段。从8月中旬起,长江日报、长江日报官方微信、“长江日报最武汉”微信平台将发表推送学生实践作品,报道有关实践活动。10月,长江日报将评选出100篇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出版《红军从我家乡走过——100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图书,向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

    代表作二

贵州黎平百姓拿出自家杉木夜助红军架桥过河 红军桥80多年屡损屡修仍完好

    作者:姜连智(中南民族大学大一学生)

    姜春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一学生)

    雷 斌(武汉纺织大学大一学生)

    调研时间:7月下旬

    调研地点:黎平县德凤镇翘街→高屯镇少寨村→洪州镇草坪村

    侗乡黎平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湖南、广西交界处,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之地,是革命老区。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转战黎平时,关心侗族、苗族穷苦民众,制定并严格执行少数民族政策,打土豪、分浮财,得到当地侗族、苗族群众爱戴和拥护。黎平百姓主动为红军带路、筹集粮草、救护伤病员,并踊跃报名参加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时光飞逝八十余载,那个战火纷飞、遍地狼烟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在“敢创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黎平会议“三敢精神”引领下,在党和政府的长期关怀下,侗乡黎平如今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红色旗帜高高飘扬。

    黎平是红军长征转折的起点

    在贵州,红军长征的活动时间最长,共有4个多月。从黎平到猴场,从猴场到遵义,从遵义到赤水,红军一路走来,每一转,局势为之一变,每一折,前景为之一新。

    对于红军在贵州留下的这段传奇历史,开国少将张廷发有这样的评价:“黎平指方向,瓮安渡乌江,遵义止危难,赤水现曙光。”

    1934年9月,由红六军团9000余人组成的长征先遣部队到达黎平苗族、侗族村寨时,这里的群众因长期受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恶势力欺压,与汉人矛盾较深,起初对红军产生误解,有的扼守山寨、控制隘口、关门闭户。为使当地群众加深对红军的了解,红六军团认真宣传和执行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尊重苗族、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广泛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很快消除隔阂。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转战黎平。红军经过湘江血战后,按李德、博古等人的原定计划,由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北出湘西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当时,蒋介石已经判明中央红军的行动意图,布下口袋阵,妄图一举消灭中央红军,情况十分危急。

    改变行军方向,是当时中央红军的唯一出路。毛泽东力主放弃在湘西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的建议得到中革军委大多数领导的赞同,于是中央红军掉头西进贵州黎平。

    12月12日起,红军从通道县兵分两路进入黎平。

    黎平县地形复杂、交通闭塞,县城城池坚固、商贾云集、粮草充足。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县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进行了短期休整和补充。中央红军在黎平期间,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向群众捐献礼物办好事,打土豪接济贫苦百姓,处决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动员苗族、侗族同胞报名参军,将重伤病员寄养在老乡家中,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这里成为长征转折的起点,鼓舞了官兵的斗志,坚定了革命的信心,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

    黎平会议在百年老街悄然召开

    循着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在黎平县调研的第一站选择了当年黎平会议召开地——德凤镇翘街。

    翘街如今是黎平县城的商贸文化中心。翘街位于黎平县城内,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全长1公里多。此街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扁担,因此被称作“翘街”。漫步翘街,青石板铺成的街面,鳞次栉比的老瓦屋,错落有致的四合院,留存着这处百年老街的民族风情和古老岁月。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县城,进驻翘街,司令部定于胡荣顺商号。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该商铺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如今,翘街除了保存两湖会馆外,还有黎平会议会址、翘街牌坊、红军文化广场、中央红军教导师住址、红军干部休养连住址、毛泽东住址等一系列红色遗址。

    走进黎平会议会址和黎平会议纪念馆,保存完好的桌椅、图片等文物顿时把人拉回到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中。

    黎平会议纪念馆副馆长易同军介绍,当年黎平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会上讨论了红军进军方向的问题。军事顾问李德仍不肯放弃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的打算,提出到黔东北后转向湘西,与强敌硬拼。毛泽东则主张放弃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甩掉重兵围堵,避实就虚,不往敌人的口袋里钻,改向黔北进军。会议争论得十分激烈,李德一意孤行,主持人周恩来愤怒得把桌上的马灯都拍熄了。最后,中央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此后,中央红军以破竹之势,先后攻克剑河、台拱、施秉、黄平、镇远、余庆、瓮安等十余座县城,挥戈指向黔北遵义。

    通过参观采访,我们了解到,黎平会议结束了关于红军战略行动方针的争论,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旬”红军桥见证军民鱼水情

    深探访完黎平会议会址和黎平会议纪念馆,调研小组成员兵分两路,一路探访黎平县高屯镇少寨村,这里的红军桥远近闻名;另一路探访黎平县洪州镇,这里是红军“入黔第一镇”。

    少寨村依山傍水,八舟河绕寨而过。寨子前面田园叠翠,小桥流水,竹林摇曳,绰约多姿;寨子后面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1934年12月下旬,红军长征经过少寨村,八舟河上原有的木桥已被闻讯逃跑的国民党军阀王家烈的黔军拆毁。为让红军顺利过河,少寨村村民冒着严寒,点着火把,从家里扛来杉木与红军一起连夜架桥。次日清晨,红军官兵踏着这座木桥继续前进。后来,这座桥被人们称为“红军桥”。

    82年来,“红军桥”无数次损坏,当地百姓自发维修、用心呵护,不仅因为他们要从这里经过,还因为这是红军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站在洪州镇草坪村刺蓬侗寨的洪州河边,高大的皂角树、古老的木板桥以及老鼓楼、吊脚楼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是当年红军由湘入黔的老渡口,对面属于湖南省,如今木桥仅作为红色文化景观保留。”洪州镇一位年迈的村民触景生情,介绍80多年前红军长征经过时的往事。

    “红军经过洪州镇是1934年12月,当时很多村民因害怕躲进山里。有个别胆子大的躲在屋里,看到红军秋毫无犯,晚上才跑到山里把大家喊回来。大家与红军接触中,体验到红军是人民的好军队。”一位年迈的村民说,“一位叫刘贵祥的红军小战士因生病处于半昏迷状态,被红军留在了鼓楼里。侗族群众为他提供食物、熬药治伤。半年后,他身体康复,但由于找不到红军大部队,被当地人收留并成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远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一任社长和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1960年去世。”

    当我们问及洪州镇百姓如今的生活水平时,70多岁的老农民周本吉激动地说:“国家对我们很照顾,我们村从老到小都能享受到优惠政策——老人生活困难有低保,病了有医疗保险;中年人种田有土地补偿、种子补偿、肥料补偿等;学生娃吃住都在学校。我今年70多岁了,感到心满意足。”

    调研体会>>>

    侗乡在发展

    红色火焰燃烧更旺

    调研接近尾声,身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侗乡人以及我们自己,对今天的黎平以及黎平的红色历史有着不同的认识。

    政府工作人员谢菲:我感受最大的一点是,黎平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10年前,我们饮用的是井水,煮饭用的是柴火,有的人家还点煤油灯。现在,我们都用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有电器煮饭、烧水和照明,生活水平一天天在提高。

    创业大学生蒋元位:互联网时代,全国都乘上了互联网创业的东风,黎平百姓也不落后。感谢国家对创业者的支持,感谢电商平台提供的创业机会,我可以把家乡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为家乡经济建设尽一份力。

    初中教师石宏锦:现在我们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以前我们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现在涨到几千元。教师当中很多人买了轿车。我们感受到国家对黔东南地区教育的重视。

    调研小组成员雷斌:作为时代青年,我绝不会忘记黎平的红色历史,更不会失去民族精神。我要将这些内化为精神动力,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调研小组成员姜春霞:调研过程中,我感受到时代在进步,黎平在发展,红色火焰燃烧得更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黎平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针对西南地区的财政拨款和扶贫政策让老百姓一步步迈进小康生活。

    调研小组成员姜连智:革命古迹今犹在,红军精神代代传。作为一名侗乡本地人,我从小是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这次调研,我收获非常大,深受到长征精神的感染。我要跟随共产党的脚步,发扬黎平会议“三敢精神”,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奋进者、奉献者。(记者黄琪整理)

    代表作三

万名网友点赞“红军从我家乡走过”社会实践 “信仰之旅”刷爆大学生朋友圈

    本报讯(记者柯兵)连日来,长江日报官微、官博等新媒体在推送《百名大学生做了件大事!重走这条路方知今天来之不易》的新媒体内容后,被上万网友转载和点赞。该活动制作的H5更是刷爆了大学生的朋友圈。

    记者在本报官微的后台留言看到,网友称赞这是一次“鼓励年轻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活动,是震撼青年心灵的信仰之旅”。网友“开心是福”留言:长征故事和发生地就在他们身边,这些大学生从小眼里看到的长征、耳边听到的长征,现在再由他们亲自用这一辈人的感悟和语境表述出来,更有时代感、更有感召力,为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平添了活力和生命力。为长江日报的这个活动策划点赞!

    网友“欣怡”在转发官微推送内容后仅仅10分钟,就吸引了20多个好友点赞留言。她自己跟评道:“点赞这么多,这个活动真棒!”

    一名叫韦艳的大学生将这篇文章转到朋友圈后写道:“今年暑假,我们‘重走长征路’,寻找红色文化,寻访英雄足迹,这一路深切体会到红军长征的不易。历史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该被遗忘,革命精神需要我们传承,铭记红军历史、弘扬长征精神!”韦艳的好友也评论道:“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作为青年一代,重走长征路,弘扬了红军的长征精神,铭记祖国历史。”

    本报官方微博也在不断滚动推送优秀大学生征文摘录,不少同学看到自己校友参加了此次活动后纷纷点赞转发。征文《四川黑水:四代人守护一段记忆》的作者之一,是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唐钏。武汉理工大学官博在第一时间转发了此文,并留言: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吾辈少年当自强。随后,这篇征文不断被该校各院系的团支部微博转发点赞。

    “长江日报最武汉”微信平台有70万大学生粉丝,该平台是“红军从我家乡走过”活动的发起平台。从开始接受报名时,后台就被留言希望参与的学生挤爆。近日,该平台推出了为该活动制作的H5后,近万名大学生点赞转发,成为近期武汉高校最受关注的社会实践活动。

    网友“乐乐”是参加本次活动的武汉大学学生杨乐。她留言道:“参加了这个活动,得到了锻炼,收获了好多!被长征精神深深感动。我想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网友“七七丫”点赞道: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开展,我们大学生只有不忘历史,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才能切身感受到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8月以来,“红军从我家乡走过”征文作品被今日头条、搜狐、中国文明网、中国记协网、湖北教育网等全国多家知名网站关注与转载,引发社会关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79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