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借道”费引路权之争
2017年06月19日 11:24:42  来源: 专业报初评委员会
【字号  打印 关闭 

    代表作一

校园“借道”费引路权之争

    虽说还没到晚高峰时段,湖北武汉街道口已开始堵成“停车场”。珞瑜路双向六车道,加上下穿通道、路面高架,这些“缓堵”措施似乎都不起作用。

    沿珞瑜路向光谷方向前行不足1公里,堵点延伸至两所高校门前,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大门与华中师范大学北门。

    “这些高校现在都成了城市中心,(交通)本来就堵,他们不仅不开门反倒纷纷设门禁'拦路收费‘,不堵才怪。”每天上下班要经过街道口的私家车主顾先生说。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这种现象并非武汉个例。随着城市发展,高校“闭门禁入”和高峰期城市交通状况正形成越来越大反差,呼吁高校放开路网与强调限制校外车辆进入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争议分明。

    堵点

    街道口,是武汉著名商圈之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也集聚于此。

    5月12日16时许,以东西向珞喻路、武珞路以及南北向的珞狮路、二环线道路交界点处红绿灯为圆心,街道口周边路段车辆逐渐排起长队。

    “堵成这样,干脆熄火等。”距离红绿灯几十米远,顾先生靠在座椅上玩起手机。

    记者看到,停滞不前的车队中间,不时有人散发各类卡片式的小广告,穿行其中的电动车则在此刻显出了速度优势。

    “要是哪天不堵了才不正常。”附近商户直言,该路段几乎每日必堵,逢下雨或是节假日更是常常水泄不通。

    从道路红绿灯处沿珞喻路向东步行10分钟,便可看到华中师范大学北门,武汉大学南门与其隔路相望。

    像往常一样,市民郭先生将车停在距离华中师范大学北门不远处,等着接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读的孩子。

    “以前都是到学校里面接,实行停车收费后,考虑到他也不小了,干脆让他步行到校门口,从街道口绕行二环线回家,虽说耗时但能省下停车费。”郭先生说,因返程堵车,每天下午回去都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收费

    在华中师范大学停车收费岗亭处,记者看到了郭先生所说的停车收费标准:同门进出校园停车30分钟免收停车费;中、小型车辆每小时收费3元,大型车辆每小时收费5元。同时,停车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收,规定中还注明了不同车型车辆的每日收费上限。

    据了解,根据高校停车收费政策,校内教职工或是附属学校学生家长可交纳年费办理车辆通行证。

    为了接送孩子,市民高女士每天早中晚得进出华中师范大学6次。她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学校办理通行证的费用由几百涨到1200元,但由于常常需要在两个校门之间穿行,若是每天进出按次收费,花费会更高,缴纳年费办理通行证也是无奈之举。

    “每天都把车停在学校里,按小时停车收费太贵,所以’找关系'办了通行证。”华中科技大学校内集贸市场内一商户坦言,即便在学校租房做生意,停车也得按规矩:要么按小时交费,要么想办法办通行证。此外,还有商户表示,为了节省停车费,一般情况下不会开车进学校。

    前述集贸市场由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投资兴建。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占地面积达6500平方米的市场内,聚集着蔬菜、水果、粮油、日用百货等百余家店铺,市场外路段,停放着不少面包车、小货车等。

    对停车收费,某网络约车平台兼职司机邓先生也有些不满。不久前,邓先生送一名乘客到武汉大学后就近从学校另一校门驶出,被要求按规定缴纳停车费。

    “从学校就近的门几分钟就可以出去,要是再从原门出去经过街道口,起码要堵上30分钟”邓先生认为,学校通过收费方式把社会车辆档在校门外,变相加剧了拥堵状况。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数十位市民中,与邓先生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少;但也有市民指出,高校位于城市商圈中心,借道穿行车辆太多,用门禁收费制减少车流也是为保证校园师生安全。

    “占道”

    除了“门禁”效应,占用公共道路也成了一些高校的“管理手段”。

    距华中师范大学北门不远处的桂元路两端,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西门和南门。桂元路两端连接着珞喻路、雄楚大道两条武汉市政主干道,一度是街道口商圈的重要分流支道。

    “四五年前就听说桂元路是规划路,但是迟迟没有动工。”站在桂元路旁,市民高先生有些感慨。

    高先生反映称,桂元路全长1.7公里,本属市政规划路。几年前,华中师范大学在道路两头分别设立门禁对往来车辆进行管理,后实行停车收费政策,即使进入学校不到半小时,社会车辆穿行也需缴纳3元“穿行费”。

    《法制日报》记者在桂元路看到,这条仅几米宽的小道上随意停放着不少私家车辆,路两旁商铺林立;地图信息显示,以华中师范大学设立的两端门禁系统为界,这条不足2公里的道路切分为“桂元路-桂西路-桂元路”三段。

    高先生的说法,先后得到多名桂元路附近居民证实。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桂元路两端的建筑,均为华中师范大学所属;但早在2011年,就有公开资料显示桂元路为武汉市政规划路。

    “你去看学校的规划红线就知道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中师范大学保卫处处长吴德能并不认可桂元路属于规划路的说法。

    吴德能表示,实行停车收费,旨在加强校园交通秩序管理,且依法通过了物价部门审批。

    高校拦路收费依据是否合法?本报将追踪报道。

    代表作二

一步之遥校园“突围”缺少翻墙计

    眼看着目的地就在跟前,却因一堵“人为墙”而不得不绕行一圈。占据城市优质土地资源的高校,纷纷设立门禁将社会车辆阻挡在外,就是这类“人为墙”的一种。(详见本报5月22日、5月29日一版报道)

    高校、机关单位等建起围墙,形成一个个独立“大院”,在阉割城市版图同时,也造成了主干道载荷过重、“断头路”等城市交通规划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央提出街区制改革背景下,如何打开单位大门成为关注焦点。围绕高校大门为何“闭门禁入”、打开难在哪里、如何解决等问题,《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高校“闭门禁入”

    “开车到校门口时,门口保安说外来车辆一律禁止入校,死活不让进。”说起不久前的停车经历,武汉市民余女士仍有些不满。

    5月9日下午,余女士到武汉大学信息学部附近办事,决定将车停入武大校内。按照惯例,半小时以内同门进出免费,此后按3元/小时收取停车费。

    距离校门还有数米远,余女士便被3名保安拦住,称根据学校规定,校外车辆一律不能进入学校,“交停车费也不能进”。

    记者赶至现场看到,3名身着深色制服的保安不时提醒着往来车主,校外车辆一律劝返。门口一个蓝底白字公示牌上写着“非授权车辆不得入校”,公示牌内容不久被更改为“禁止校外车辆入校”。

    武汉大学多名保安透露,不让校外车辆入内,是因为“有领导来检查”。

    记者随后致电武大保卫部,保卫部工作人员解释称,不让校外车辆入内,是因接到学校通知要求“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管理期间,前往武大办事的校外车辆需通过提前预约才能入校;至于“加强管理”到何时,该工作人员表示需等进一步通知。

    “现在国家都要求开放单位大院,学校是否有权这样一纸通知就禁止校外车辆入内?”余女士认为,高校土地资源应属划拨用地,本就不应实行停车收费,但其一纸通知即能关上大门。

    事实上,高校设立门禁“加强管理”并非个例。

    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高校所在地逐渐成为城市商圈中心,标榜“自由、开放”的高校纷纷建起围墙与外界隔绝,禁止通行或拒绝参观游玩等引起的争议也不时见诸报端。

    “开门”有争议

    今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记者走访发现,占据城市优质土地资源的各大高校,其校门是否应当打开以及如何打开等问题,在现实中还有争议。

    “学校本来就是教学之地,如果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或有车辆借道通行,谁来保证我们正常的学习环境?”在武汉某高校大三年级陈谨看来,学校应当远离嘈杂的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校园秩序管理方,华中师范大学保卫处处长吴德能则坦言,开放高校大院并不现实,学校职能更多承担的是科研育人而非缓解社会交通,位于城市商圈中心的高校本就承担着很大社会压力,若是简单“拆墙”,学校师生安全无以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也将受到影响。

    从学校几分钟就能通过,却因为学校封闭院墙不得不绕行一大圈;不少高校附近都是商圈中心,如果学校院门能打开,对缓解周边交通将会起到很大作用;大学有食堂、幼儿园、医院等齐备的附属设施,实际上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采访中,也有不少武汉市民认为,在社会交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高校不应以设院墙、“拦路收费”等方式禁止社会车辆进入。

    平衡利益为重

    “交通压力持续加大情况下,拥有城市优势资源的各大高校应该为改善交通条件做出一定贡献。”在武汉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胡润州看来,我国城市规划多是以小区为主,小区与小区之间没有支干道分流,交通压力都聚集在主干道,在高校聚集的武汉,若能打通高校周边支路分流实现微循环,城市路网结构将会得以改善。

    胡润州认为,高校占据城市优势土地资源,也应考虑为城市做出一定贡献,通过完善道路标志标线、信号灯等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以有效规范校园秩序,而非“闭门禁入”加剧交通拥堵。

    武汉市交通规划发展战略研究院规划处处长陈光华则认为,学校有权对自身内部道路加强管理以保证师生安全,开放单位小区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教学核心区域不能放开,但学校周边道路特别是位于高校内的规划路段,则应尽早放开,完善整体交通布局。

    “国外高校基本都是没有围墙,但是其建筑特点比较明显,隔音效果也比较好,针对楼栋的管理非常严格,有效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也表示,实行街区制改革具有现实需求,但也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沈岿说,高校“围墙制”改成“街区制”,并非简单的停车收费与否的问题,开放单位大院的前提是具备条件,保证不影响校内师生正常的学习研究,如符合隔音条件的建筑物,满足开放标准校内设施以及良好的旅游秩序等。

    代表作三

    武汉理工大学等违规收费被通报 校方承诺整改后禁止校外车通行 武汉高校“禁行校外车辆”的是与非

    一张公示牌,几名保安,道路再次断了头。

    8月22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汉理工大学正式禁止社会车辆从该校多个大门通行。

    “新规”执行第一天,武汉理工大学的保安们分列4个禁止通行校门门口,劝返往来校外车辆。

    从变相执行物价部门规定,到防汛期间遭紧急叫停,再到“关门”禁止社会车辆出入,武汉高校停车收费政策再次引起质疑。

    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有专家表示,理应融入城市道路的高校路网,因各高校“独立王国”思想长期封闭,造成城市交通微循环不畅。

    校外车辆“禁行”

    “最近都不住那边(南湖)了!”

    “以前8点出门,8点半能到公司,今天7点40出门,8点40到。”

    ……

    8月22日一早,家住武汉市洪山区南湖金地格林小区的居民业主群里就热闹了起来。

    业主们讨论的主题只有一个: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多个校门从8月22日起正式禁止通行。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位于武汉雄楚大道、书城路、文治街以及丁字桥南路中心位置,由于书城路常年拥堵,而可通行的丁字桥南路绕行距离过远,家住文治街片区的车主们通常选择绕行校园。

    “禁止校外车辆通行”的新规,由武汉理工大学制定的一份《校园交通管理温馨提示》对外公布。

    这份“提示”显示,武汉理工大学地处城区中心,由马房山校区、南湖校区和余家头校区组成,随着校内外车辆的迅猛增长,该校校园车流量急增,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为维护学校教学科研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16年8月22日起,对马房山校区东院南门(珞桂路)、马房山校区西院老南门(工大路与洪达巷交叉口)等4个校门实行交通管制,禁止外来车辆通行。”“提示”称。

    在文治街附近的武汉理工大学南门,《法制日报》记者看到,3名着制服的保安及着便服的学校保卫处工作人员守在收费岗亭附近,短短几分钟内,就有近十辆想要从该校门进出的校外车辆被劝返。

    “因为学校车辆太多,为了加强管理。”武汉理工大学收费岗亭处工作人员说,禁止通行前,社会车辆进出的通行记录都累积了很多。

    违规收费被通报

    附近居民杨先生说,以往,着急赶时间时,他常会从武汉理工大学南门进入,再从该校位于雄楚大道的校门驶出,“平均可以节约半个多小时,但是穿行不同校门要交3块钱停车费”。

    今年7月初,受连日暴雨影响,武汉中心城区严重积水,南湖附近小区被淹。由于道路中断,居民只能从位于该片区的武汉理工大学校区内绕行。

    有被收取了3元“停车费”的居民,向湖北省物价部门举报武汉理工大学此举违规违法:物价部门规定进出校园30分钟以内免费,学校却在此基础上要求车辆必须满足“同门进出”,从校内穿行不到30分钟也得交3块钱的停车费,该做法属“借机发财”。

    查实武汉理工大学收取“穿行费”的做法系违规,湖北省物价局对外公布消息,根据《关于华中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校外车辆停车服务收费的批复》规定,责令学校立即停止收取穿行车辆费,并称可对其予以50万元处罚。

    此后,武汉理工大学整改停收了车辆穿行校园的费用,并承诺立即规范停车收费,积极配合开展防汛减灾工作。

    8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7月12358价格监管平台典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违规向社会车辆收取“借道费”行为再次受到通报批评。

    高校与物价“角力”

    事实上,湖北高校停车收费问题的“角力”大戏由来已久。

    2011年年底,武汉大学获得湖北省物价部门审批,成为武汉首所试行停车收费的高校。

    一年试行期满后,湖北省物价部门将武汉大学试行收费政策过程中自行提出的30分钟内免费需满足“同门进出”这一规定写入批复文件。

    此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相继获批实行相同收费政策。

    2015年6月,湖北省物价局官网公布《关于华中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校园外来车辆停车服务收费的批复》(鄂价工服函〔2015〕56号),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获批实行新停车收费政策,新规于当年6月10日起执行,各高校原获批收费文件同时废止。在新的收费审批文件中,“同门进出”规定被取消。

    湖北省物价局工业品与价格服务处主任科员范谋勇解释称,之所以取消“同门进出”表述,是因国家和省级相关文件没有相关依据。

    不过,在具体执行中,武汉各大高校并未改变此前收取穿行费用的做法,直到暴雨期间被物价部门紧急叫停。

    湖北省物价局对外公布消息,湖北所有已获停车收费审批的高校均不再收取穿行费用,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只要满足30分钟以内的时间要求即可享受免费政策。

    连日来,《法制日报》记者先后前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地探访发现,车辆“穿行”无需再交纳“穿行费”,但校外车辆想要穿行部分高校,则与武汉理工大学一样面临着“无路可走”的现实尴尬。

    今年5月初,武汉大学禁止社会车辆进出该校多个门。一个月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规定校外车辆一律从学校东二门进出校园。

    《法制日报》记者发现,高校关闭部分校门禁止校外车辆通行的理由,均为加强校内交通秩序。

    高校停收“穿行费”后“闭门禁入”是否于法有据?

    湖北省物价局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高校已经不再违规收取停车费用,关闭部分校门则是学校加强自主管理的方式,物价部门无权参与;同时,针对此前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违规收费所采取的罚款措施,目前正在“走程序”。

    “特殊环境下才这么快把那个(处罚决定)曝光,正常程序下不会这么快。”湖北省物价局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说,防汛期间快速作出处罚决定,是为了防止其他高校效仿。目前,因高校正在放假,行政罚款一事正在“走程序”,有的环节得等开学之后才能执行。

    校内交通如何管理

    在华中科技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赵宪尧看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校规模越来越大,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广,逐渐位于城市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以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为代表的单位以及一些强势开发商圈地,使得交通拥堵愈加严重。

    “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收钱、自己管理,其实高校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王国'。高校道路不让社会车辆通行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赵宪尧说,国家规定道路在3.5米以上均应计入城市支路范围,校园内道路属于城市支道,理应让社会车辆通行,部分高校直接封路的做法,与中央有关建立开放式小区的文件精神相违背。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徐亚文认为,从执法角度而言,不再收取“借道费”,其执法效果已经达到,即收费政策不再违背物价规定,但由停车收费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徐亚文建议,高校有权加强自身管理,但从兼顾公共利益和学校师生安全的角度而言,或许通过电子化管理,依据社会车辆进出数量采取限行措施使得各方意见达到一定平衡。

    赵宪尧认为,校园交通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是体制原因:交管部门对于校园交通管理处于“似管非管”的状态,高校自行设定通行规定、交通标志灯进行管理,但校内交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执法权,加之缺少专业知识,校内发生交通事故仍须交警处理。

    “学校交通社会化是大势所趋,学校交通应交由交管部门,校内交通运营则交由公交公司。”赵宪尧建议,将校园道路管理和交通管理融入社会治理当中,通过城市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来解决校园交通及城市交通的诸多问题。

    本报武汉8月23日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7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