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楼吗?
2017年06月19日 11:24:07  来源: 专业报初评委员会
【字号  打印 关闭 
    
    代表作一
 
是拆是改还是移,有着63年历史的这座建筑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楼吗?
 
     "偌大的中关村,竟然让见证自己历史的小小原子能楼都无法立足了吗?"在听说原子能楼要拆除的传闻后,中科院院史研究室原主任樊洪业心急如焚。
 
    樊洪业所说的原子能楼,也是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中关村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后选定的'永久院址',1953年建成的原子能楼是中关村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他介绍。
 
    这栋大楼是共和国"两弹"研究的发祥地,如今已度过63个春秋。等待它的命运是拆是改还是移?不得而知。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这栋五层的灰色老楼,在杂草掩映中,显得分外寒酸而又格外突兀。台阶边沿大都已缺损,入口的门框倒落一旁,玻璃渣碎了一地,楼内窗户、暖气片已被拆除,物件凌乱不堪,遗留垃圾随处可见。
 
    "去年10月就开始停电停水了,大家陆续搬走,现在已经人去楼空。"曾在此楼工作的中科院高能所离退休办的耿顺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我在原子能楼工作了20年,听说有人主张拆除该楼,我感到十分伤心。"91岁的叶铭汉院士腿脚不便,但只要是为保留这栋大楼的活动他都尽力参加。因为这里有他难以割舍的记忆和情怀。

    叶铭汉回忆,上个世纪50年代,他的导师钱三强创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并亲赴中关村测勘楼址。1958年,此所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楼由此得名。

    "当时,科研人员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研制仪器设备,为我国的原子能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叶铭汉讲述此楼中人的往事时如数家珍、激动不已。比如建所前期,赵忠尧冒险从国外带核物理研究器材,一路坎坷终回国,建成我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杨承宗从法国带回放射性标准镭源,开创中国放射化学事业;还有邓稼先、王淦昌、王承书以身许国,隐姓埋名,献身核武器事业等。

    当时,在前苏联撤走在华专家的背景下,原子能所科研人员攻克了六氟化铀生产、点火中子源研制、核爆燃耗测定、氢核理论研究、核数据测量和验证等道道难关,为"两弹"成功研制作出重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至1965年,原子能所有关研究室、组,成建制地调出去,输送给外单位的科技人员就达914人。

    从这座大楼里,走出了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分别是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和陈芳允;走出谢家麟、于敏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走出了数十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如赵忠尧、张文裕、何泽慧、黄祖洽、叶铭汉等。

    从这座大楼"裂变"出我国一批重要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包括现在国防系统强大的核科学技术研发机构群,也包括今日中科院系统的高能物理所、理论物理所、上海原子核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

    "可以说,中国原子能研究机构基本上都是从这里衍生出去的,相关研究的技术创始人也是从这栋楼走出去的。"中科院办公厅原副主任柳怀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钱三强先生形象地称之为'老母鸡下蛋',我想还有'蛋变鸡后又生蛋'。"

    "原子能楼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标意义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价值,不能当作普通楼房对待,不能简单地以可否使用来衡量其价值。"樊洪业认为。

    据了解,曾有人主张拆掉该楼。"有人说这栋楼是破楼、危楼,影响再盖新楼。"耿顺才告诉记者,虽然他已经搬离,但还是经常过来看看,有天下午来了几台挖掘机,听保安说,准备将这里夷为平地,但不知什么原因,上级领导又来电话制止了这一行动。

    近期,这栋楼的命运又有转机,或许不会被拆除。据一些科学家了解,相关负责人正在研究改造方案,如造一高楼把这栋楼包在里面,或整体西移等。

    "如果这栋楼拆除或者面目全非了,就没法唤醒记忆。"曾在此楼放射化学实验室工作的张志尧曾去法国参观过居里夫人实验室,他告诉记者,"实验室里,居里夫妇用过的仪器设备都有保留,并通过预约方式让公众参观。可在中国,这些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拆得太狠、太快。我呼吁留住这栋楼,如果进行改造,也希望保留原始风貌,原汁原味地呈现,别弄得不伦不类。"

    "我们应该重视这种物化的精神象征,别过了十年、几十年,老人都已驾鹤西去,楼房不复存在,年轻人都遗忘了这段历史。一个城市总要保留一点'记忆'。"柳怀祖说。

    "这栋楼见证了新中国高科技的起步和初期发展的历程,凝结着老一代科学家和革命家的心血。这其中蕴涵着新中国初创时期的科学精神、传统、作风,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遗存。"一直为"保楼"奔走呼号的《民主与科学》杂志原主编孙伟林认为,近年来,在北京市城市建设中,由于急功近利,已留下了许多无法弥补的拆迁遗憾。作为科学殿堂的中关村,改造工程理应想得更深,看得更远,在科学史遗存保护方面做出榜样。

    "请历史记住这栋楼。"樊洪业呼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对"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有关规定,应当将此楼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名单,或将其建成科技历史博物馆。

    樊洪业说:"林徽因曾为保护北京古城未果而留下名言:'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希望历史不要再留下类似的遗憾。"

    (科技日报北京6月19日电)

    代表作二

共和国“科学第一楼”被拆据称拆除手续齐全 有保护方案

     科技日报北京6月21日电 科技日报20日推出《京城之大,能容得下小小的原子能楼吗?》等报道,呼吁保护有可能被拆除的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孰料21日早上,施工人员开始拆除此楼。

    科技日报记者21日上午闻讯赶到现场发现,原子能楼的东面配楼已拆得所剩无几,整个大楼已拆近三分之一。大楼南面主体部分和西配楼还未拆除。几台黄色大型挖掘机正在施工。

    大楼北面已被蓝色的隔离板围起来,外人不得入内。当记者前去探问此楼是否要拆时,门卫给出肯定答案后,将记者关在门外。通过栏杆缝隙,记者找到几个正在吃饭的施工人员了解情况。他们说,是21日早上接到通知来拆除此楼,预计半个月后将完成所有拆除工作。记者又从一小道混入大楼南面拍照,被一保安发现并制止。他表示不让外人进入,不允许拍照。

    此楼的南面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原子能楼拆除后我们将建设一个新的科研大楼,但领导讨论的方案是保留一面墙。"路过的纳米中心研究人员说。

    下午17时,施工现场有人爆料,16时30分左右拆除工作因故被紧急叫停。现场拍摄照片显示,该楼北面主体部分已基本被拆除。

    记者打通中科院相关领导电话询问此事,对方均称不分管或不了解此事,让联系中科院传播局。记者打通传播局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说不清楚情况,让记者走采访程序,会逐级请示。一位领导称,"此事很敏感",下午院领导已就此事召开临时会议。纳米中心领导也一直未接电话。

    1953年建成的原子能楼是中关村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也称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从这里走出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数十位泰斗级院士,"裂变"出一批重要的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中科院院史研究室原主任樊洪业认为,该楼具有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价值。

    近一年来,一些老科学家多方呼吁保留此楼。曾在此工作的叶铭汉院士说,中科院也就该楼的保护方案进行过多次论证,并征求过他意见。记者了解到,中科院曾讨论过原子能楼整体和部分保留的可行性。可若将原子能楼作为纪念设施改造或整体移动,申报难度大,审批许可周期也将非常长,影响纳米中心新建项目的进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相关负责同志透露,该楼拆除手续齐全完整,但是该楼有独特的历史价值,院办也多次开会研究其保护方案。现在的方案是将老楼拆除,但将保留一面南墙并嵌入新楼,同时保留老楼中加速器这一重要设备。

    代表作三

原子能楼被彻底拆除 旧址设立“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纪念标志

    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 3日,有"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之称的中科院原子能楼被彻底拆除。楼内的250万电子伏特质子静电加速器被提前取出,"共和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纪念标志铭牌在一天前正式揭幕。

    1953年建成的原子能楼是中关村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从这里走出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数十位泰斗级院士,"裂变"出一批重要的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这栋楼见证了中国科学院以及新中国高科技起步和初期发展的历程。

    此楼西侧是静电加速器大厅,在此安装了250万电子伏特质子静电加速器。它是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台原子能加速器,奠定了我国粒子物理研究的基础,培养出了许多优秀骨干人才。

    该楼所在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由于园区建设空间所限,经多次研究,确定在现有园区内拆除部分旧建筑,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项目报批和推进依法经过申办和审批,于2015年底即达到施工阶段。但近一年来,一些老科学家提出异议,呼吁保留此楼。中科院也曾讨论过原子能楼整体和部分保留的可行性。但据记者了解,若将原子能楼作为纪念设施改造或整体移动,申报难度大,审批许可周期也将非常长,影响纳米中心新建项目的进度。今年6月21日,施工人员开始拆除此楼,后因故被紧急叫停。随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其官网称,将原子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其历史价值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71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