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难聚人气 健康档案多成死档》组合报道
2017年06月15日 15:26:01  来源: 北京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家庭医生难聚人气 健康档案多成死档》组合报道

参评项目

报纸系列(连续、组合)报道

体裁

报纸组合报道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田科武,朱冬松,张小妹,董鑫,李梦婷,张颖,毛羽

编辑

 

刊播单位

北京青年报

首发日期

20160626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本市·焦点   05

作品字数
(时长)

2558,1564,436

采 作
编 品
过 简
程 介

    在北京这样一个医疗资源集中、全国各地患者聚集的地方,家庭医生既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措施,也是市民基本医疗服务的重点内容。按照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的设定,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拥有一名固定的签约医生,完成基础的诊疗服务,并能够得到持续的随访。

    早在2010年,北京就在核心城区试点家庭医生式服务,2011年开始在全市推广。然而,6年后(截至发稿),这样一个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对很多居民来说却仍然很陌生,甚至对于自己已经“签约”都不知情。

    北京青年报记者抓住这个民生问题的核心,通过走访丰台区、海淀区、西城区的多个社区,并采访签约居民,了解到很多居民“被签约”,健康档案成“死档”大量案例,而服务中提到的24小时电话,实际操作中也并没有真正推行。

    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记者还与首个在北京推广家庭医生的前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进行了专访对话,进一步深度揭示了家庭医生的现状。稿子的采访既有实地探访也有深度对话,发稿时编辑又配上了一段精悍的短评,使得文章更加完整且丰富。




    这篇作品是本报精心策划推出的民生监督作品。稿件刊发后,引发巨大社会反响。先后被网易、凤凰、腾讯、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以及政府网站、健康专业网站等转载上千次,并在市民中引发热议。

    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北京市卫计委在随后的半年中多次研究,改变大面积签约的粗放式推广模式,对家庭医生式服务进行了制度调整,市卫计委在2016年年底表示,从2017年起,将把老人、孕妇及儿童列为家庭医生签约的重点对象,注重家庭医生服务的真正落地。20173月,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签约量相比,将更重视家庭医生对居民的实际作用。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这是一组涉及民生问题的深度组合报道。设置家庭医生是深化医疗改革、造福人民群众的便民医改举措,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政府机构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得好事不能办好。《家庭医生难聚人气 健康档案多成死档》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报道研究,详尽地反映了造成“难聚人气”这一尴尬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这是一篇媒体服务百姓民生、支招深化改革、彰显社会责任的组合报道。报道获得北京新闻奖一等奖。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68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