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新华网
邮箱  图片  音视频  稿件报送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开启太空“新长征”
2017年06月15日 14:00:43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开启太空“新长征”

参评项目

电视作品

体裁

电视消息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刘陈强,马驰

编辑

 

刊播单位

天津广播电视台 

首发日期

2016-11-04 18时49秒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天津卫视频道

《天津新闻》

时长:

1分28秒


采 作
编 品
过 简
程 介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开创60周年。60年前,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这一纸报告、一个梦想起步,到今天,已经洒下繁星满天。把中国航天器送上太空的就是长征火箭,从30年前的国家“863计划”开始时,长征五号的前期论证和攻关就已经启动。200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正式获得国家立项,产业化基地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正如长征五号研制过程历尽艰难一样,记者对长征五号的跟踪报道也历经十年。2006年,记者刚刚入职,看到长征五号产业化基地落户天津的新闻报道后,有了一个大胆想法——如果能跟踪长征五号的整个研制过程,直到火箭成功发射的那一天,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建设伊始,只是一片盐碱滩涂。记者手里没有一个航天研制单位的采访资源,在走访多个部门,辗转通过几十个电话向十几个人讲述了自己的采访目的后,终于联系到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采访到了长征五号的总设计师李东,了解到长征五号担负的把我国从航天大国变为航天强国的了历史重任,以及研制的艰难。

    没想到,长征五号研制的难度超乎预期,创了造我国火箭研制历史之最,在先后经历发动机等关键技术的失败后,终于在十年后迎来火箭首飞的激动时刻。2016年11月3日晚,新建成的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静待飞天的长征五号却因为一些参数达不到发射需求设计,一次次推迟。负责下达指令的01号指挥员胡旭东甚至几次喊出了“终止发射”,记者在现场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在经历多次调整后,原计划当晚18点发射的长征五号,终于赶在最后的发射窗口20时43分点火发射。记者在现场记录下了火箭飞向太空的经典瞬间。职业生涯的梦想和祖国的航天强国梦同时实现。

    节目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切入,以记者现场报道形式,直击火箭发射全过程,一气呵成完成了这篇报道,用精准的语言介绍了“长征五号”的特点和首飞成功的重要意义,将首飞成功的消息第一时间传达给观众。为了拍摄好这条新闻,记者与发射场各系统进行了艰难沟通,得到了相关部门在发射现场和海上设置的多个角度特殊机位视频,全方位展现了火箭腾空而起的壮观场面,令人振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电视短消息。




     长征五号首飞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里程碑式事件,这篇现场报道因此具有重大意义。节目播出后,被人民网、央视网、腾讯、新浪等30多家国内外网络媒体转载、转发,网络转发量超过5000次,并通过天津卫视频道《天津新闻》微信公众号推送,受到观众和网友好评。

    长征五号,十年磨一“箭”。恰逢中国航天事业60周年,节目有力宣传了中国航天发展成就。

     这是一篇现场感十足,画面精彩的电视消息。记者以发射场现场报道形式切入,展现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全过程,一气呵成,用精准简洁的语言介绍了“长征五号”的特点和首飞成功的重要意义。节目选取多机位拍摄的方式,通过发射塔架上下、海上等多角度机位展现火箭腾空的壮丽景观,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可视化表达的特点。由此也可见记者为拍摄这条短消息付出的努力和巧妙构思。

    长征五号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担负着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型的重任,其全部采用自主研发新技术,研制难度创我国历史之最。作者历时十年追踪报道,直到见证火箭成功首飞,也诠释了记者的职业精神。作为地方卫视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够不局限于天津一隅,以国家视角报道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和成就,使整篇报道大气、振奋,令人印象是深刻。报道的主题《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开启太空“新长征”》提炼精妙,既揭示了新闻内容,又说明了新闻的意义——长征五号首飞成功,不仅是对中国航天60年技术积淀的展现,更是对“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传承的重要体现,作为承前启后,开启中国航天新里程的新一代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在迎来60华诞后,在太空中的又一次“新长征”。由此,报道短小精干,意义重大。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62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