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新华网
邮箱  图片  音视频  稿件报送
谁是真凶
2017年06月14日 09:10:02  来源: 南京大学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谁是真凶

参评项目

电视专题

体裁

调查性报道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万茵,谭芸,刘艺,李季,王晓鹏

编辑

 

刊播单位

中央电视台 

首发日期

2016-11-19  21时30分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新闻调查》

时长:

43分06秒


采 作
编 品
过 简
程 介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中通过,《决定》专门制定了《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并特别强调落实罪刑法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此后,我国司法领域掀起了相对集中纠正一系列冤错案件的新气象。《谁是真凶》节目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该片选取典型案例,紧紧围绕前述《决定》中特别强调落实的三个原(规)则展开缜密调查,是对上述司法理念的良好阐释。

  该节目选取热点案件之外的“冷案”作为调查对象,在案件终审宣判前后,记者在三年内先后五次前往山西临汾及案发地翼城县进行前期调查,不仅旁听了二审庭审,而且走访问了包括公安侦查人员、被告人亲属以及被害人亲属在内的案件当事人和知情人,获得了大量一手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在此基础上,记者梳理出了一部长达20万字的有关案件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详细地记录和剖析了案件存在的重大疑点和矛盾,并通过向我国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等方面权威专家求教,形成了针对山西省高院终审判决较为客观全面、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质疑体系。

  2015年8月,中国法学会案例法研究会就调查报告所披露的案情召开专家研讨会,专家意见进一步丰富和确认了记者对案情的基本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沈德咏通过研讨会的相关报告知悉案情后,特意安排秘书向素不相识的记者寄送了《宣告无罪实务指南与案例精析》一书供记者在采访中参阅。

  在将调查报告从文字向电视化的转换过程中,记者说服案件的部分侦查人员出镜接受采访,就案件疑点进行解释,这在涉及“纠错”的案件调查采访中较为罕见。另外,为排除非法证据,记者顺利地采访到了“刑讯逼供”的目击者,该节目在此基础上不仅获得了可视性,而且夯实了案件调查的可信度。

  在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视角之下,《谁是真凶》不仅从证据学的角度,以刑事诉讼的专业化标准对现有的定案证据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了质疑,而且在节目最后,记者还通过呈现客观证据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本案的疑点:本案真凶可能另有他人。

  由于案件的两个重要当事人因被判故意杀人罪,正在监狱服刑,无法接受采访。节目从包庇犯董昀刑满释放切入,有效地挖掘了案件的故事元素,寻找到了合理的故事化叙述视角,将一起“死案”以故事化的由头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法制类的调查节目,该节目播出之后直接推进了疑案走向重审阶段的司法进程。

  节目播出19天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的检察官杜亚起在结束聂树斌案宣告无罪的出庭工作之后,次日即和其他检察官一道飞往山西,首次对案件展开实地调查。他们先后提讯和走访了节目中涉及到的众多当事人及办案人员,并就有关证据和疑点进行调查与核实。此前,除聂树斌案之外,杜亚起检察官主办复查的安徽于英生杀人案、海南陈满杀人纵火案均宣告原审被告人无罪。

  随后,山西高院信访局给多年来坚持申诉的李文浩首次发出答复函称,“经初步审查,你来信反映的问题符合我院审查范围”,并要求李文浩委托代理人到山西省高院提交正式的申诉材料。

  截至目前,该片所涉及的案件仍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立案复查过程中,山西省高院亦在积极调卷,由审监厅进行案件复查。

  该节目被评为央视新闻中心2016年(下半年)专题类报道一等奖、新闻评论部2016年度最佳调查奖。央视法治频道的《一线》《热线12》栏目先后两次对全片进行整合重播,并就具体案情邀请法律专家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

个案监督,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大动力;如同聂树斌案、呼案的报道一样,《谁是真凶》依靠记者持续的独立调查,将一起十三年前发生、“凶手”依然在押的命案的违法之处一一呈现。节目播出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复查,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报道的专业与影响。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61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