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见证中欧班列成长
2017年05月25日 08:54:0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至今,已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热门词汇。三年多来,围绕此议题的相关报道层出不穷。那么,记者们是如何报道“一带一路”的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看看他们在“一带一路”采访途中有哪些见闻和感悟。今天,请新华社记者赵宇飞讲讲他的采访故事。

    如今,一趟趟中欧班列正奔跑在已被唤醒的古丝绸之路上,不禁让人回想起中欧班列的成长经历: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马德里 新华社记者谢海宁 摄

    “独苗”诞生

    重庆市,深居我国内陆腹地,距出海口和边境线均200多公里。惠普、宏碁等虽落户于此,产品出口却成为难题——要么向东、向南经沿海城市“漂洋过海”运往欧洲,路途遥远,时间长;要么空运直抵欧洲,费用高昂。如何开辟一条畅通省时且成本较低的国际物流通道成为当务之急。“渝新欧”班列应运而生。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共开行从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559列 新华社记者薛玉斌 摄

    最初,每个人都为刚刚诞生的“渝新欧”捏了一把汗。它横跨亚欧多个国家,货物每到一个国家,海关都要开箱检查,时间成本高昂;全程运行1万多公里,途中温差极端,有时上下达70℃,电子产品无法承受;运行时间长,安全问题成为货主一大担忧……

    这些难题没有阻挡“渝新欧”起步:重庆市与沿线国家沟通协商,实现了沿途海关监管互认,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针对沿途低温难题,重庆市研发出15厘米厚的特质保温材料,给货物穿上“水背心”;研发出集装箱卫星定位跟踪系统,解决货物运输的安全问题。

    “人丁”兴旺

    随着难题破解,中欧班列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渝新欧”不再是独苗,郑欧、义新欧、蓉欧快铁、长安号……中欧班列大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货物运量越来越大。

    中欧班列大家庭不断发展壮大,问题也越来越多。货物运输大多“有去无回”,回程货源短缺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兄弟多了难免有“摩擦”,各条线路利用“价格战”争抢货源的情况也开始出现。

渝新欧铁路国际货运专列满载“重庆造”货物从重庆发车 新华社记者陈诚 摄

    2013年3月,“渝新欧”在中欧班列中首次迎来回程货,货源从最初的电子产品拓展到母婴用品、咖啡豆、进口整车等,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运输成本也持续下降,正在逐步接近海运。随后,各兄弟班列也纷纷效仿,目前大部分班列已实现双向常态化开行。

    “家族”使命

    2016年6月,为了解决兄弟之间“摩擦”,“兄弟们”统一了“中欧班列”品牌,穿上了“服装”——整齐划一的蓝色集装箱,统一了出发时间——分别从重庆、成都、西安等多地同时出发,绘制了一条条奔驰在新丝绸之路上的蓝色长龙。

    2016年,我们不仅见证了中欧班列大家庭的成长,也在收获一个个惊喜。如今的“渝新欧”货运量已占到全国中欧班列货运总量的近50%,还在不断“长高、变长”,“长高”即铁空联运形成辐射亚洲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变长”即向东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实现铁水联运,向南依托重庆东盟公路物流大通道辐射东南亚。“长高、变长”的中欧班列不再只是一条条开放的线段,而已形成一张开放的网络,不只发挥货物运输通道的功能,而且将承担更多的“未来使命”:吸纳全球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发挥全球产业衔接功能。

中国铁路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 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从“独苗”到“人丁兴旺”、从“各自为战”到“整齐划一”、从开放“线段”到开放网络……如今,中欧班列就像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中欧班列还会给我们更多惊喜。(赵宇飞)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13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