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新华网
邮箱  图片  音视频  稿件报送
中关村二小事件:伤不起的互撕
2017年05月25日 10:15:43  来源: 中广联合会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新闻现场直播、

新闻节目编排参评作品推荐表

标题 

中关村二小事件:伤不起的互撕 

参评项目 

电视访谈

语种 

中文 

体裁 

电视访谈 

播出频率(道) 

CETV1 

播出单位 

中国教育电视台 

刊播栏目

《长安街》 

节目时长

26分00秒 

播出时间 

2016年12月11日30分20秒 

主创人员 

邓斌,李红根,王双,俞峰传,亢晓倩,张甜歌

作品
简介 

    12月9日,“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舆情发酵第一时间,《长安街》栏目派出记者前往事发学校采访拍摄,了解相关情况,在掌握了大量的一手素材后,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梳理,制作节目小片,为节目提供了大量的评论依据。与此同时,栏目通过各种渠道一直在和北京市教委、中关村二小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事件发展最新信息,并在节目中有所体现。节目当晚还邀请到《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位评论员参与节目直播,给出观点,提出政策建议。可以说,整期节目新闻事实扎实,新闻评论精到,效果良好。

    在节目选题方面,整治校园欺凌事件,是全国十大教育新闻之一,也是教育部201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11月11日,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出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又开始刷爆网络。在这样的关键节点,分析这样一起典型案例,紧密配合教育部重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从民生角度给出良好的分析和政策建议,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

显而易见,这期节目面临两大难点:一、选题操作时间短,当事方中关村二小拒绝给出明确的回应;二、校园霸凌事件往往不是非黑即白,如何从个案跳脱并抓住普遍现象,给出理性分析和良好的建议,相对较难。然而从节目本身效果而言,26分钟的内容有效地逾越了这两大障碍。记者前期采访扎实深入,评论员论理层层推进,有情感有理性,让整期节目立体丰富。

    在内容方面,节目在讲述新闻事实的同时,不过分宣泄情感和愤怒,不过度纠结个案,而是牢牢坚持以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教育视角看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为何频频发生,孩子在遇到校园欺凌时怎么办,社会、学校、家庭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等问题层层设计,结构清晰。

    在媒体融合方面,节目也大胆创新。除了在传统电视平台播出外,节目还通过《长安街》微信公众号和CIBN(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看东方、CIBN手机电视、梦想直播等直播APP进行同步直播,当期节目的网络直播点击率达到了10万。节目直播后,该视频还上传腾讯等视频网站,点击率达5万多人次。根据节目内容撰写的时评文章也被人民网、央广网等各大媒体网站转载。

    节目播出后,包括许多自媒体在内的各个媒体也由最初简单的事件报道开始转向理性思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问题,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和其背后产生的原因,节目在获得不错的收视效果后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推荐
单位
意见

    本期节目从教育视角为出发点,以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为落点,体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担当。节目不仅聚焦事件本身,也关注到了事件背后的问题,避免了一般性报道中容易出现的简单批评和说教,相反节目当中还呈现了各方观点,且有国外案例及做法的展示,足见编导做了很多功课,节目可信度高,为政府及有关学校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是一个高质量的时政评论性节目。

    节目在选题上,关注民生话题,服务政府工作。在节目设计上,以中关村二小新近发生的欺凌事件为新闻由头,通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和制作小片来展示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演播室访谈部分的问题设计逻辑性强,结构清晰,评论客观公正、有深度、有观点,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节目在新媒体推广方面应用很好。既有电视频道播出,又能在便捷的手机移动客户端观看;既有视频网站推广,又有时评文章转载,形式多样,效果很好。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本期节目从教育视角为出发点,以关心孩子健康成长为落脚点,不仅聚焦事件本身,而且剖析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根源。访谈部分的问题设计逻辑性强,嘉宾的评述客观公正,分析有深度,是一个高质量的时事评论性节目。

 

中关村二小事件(2)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10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