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中新社沙晗汀:从沿线国家感受“民心相通”
2017年05月16日 08:44:2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至今,已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热门词汇。三年多来,围绕此议题的相关报道层出不穷。那么,记者们是如何报道“一带一路”的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看看他们在“一带一路”采访途中有哪些见闻和感悟。今天,请中新社记者沙晗汀讲讲她的采访故事。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前,我跟随中央媒体报道团,沿着中国东南沿海省份走过。从江苏到广西一路走来,寻访古代丝绸之路痕迹,参观“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收获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也在跟每一个“一带一路”相关人物的交流中,理解了“一带一路”的真实意义。

    柬埔寨青年文涛:

    学习中文改变了他的生活

    其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叫文涛的柬埔寨青年。年轻的他因为成绩优异被红豆集团选派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当时,正值红豆集团主导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西港特区)在柬埔寨刚刚成立,急需通晓柬埔寨语和中文的翻译人才。就这样,文涛机缘巧合地来到了中国,学习了两年中文。这时的他并不会想到回到柬埔寨后,他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在采访中,文涛说他回到柬埔寨之后就到西港特区里的一家中资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轻轻松松就月赚700多美金,是当地普通柬埔寨工人收入的三倍以上。文涛还兴奋地说他已经买车了,并表示车在柬埔寨可是“稀罕物”。文涛还告诉我自己已经开办中文学习班,因为柬埔寨人民对于学习中文热情很高,他们希望学好中文来中资企业工作,改变自己的人生。

    越南“跨境上班族”:

    非常满意在中国的工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而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中越边境采访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些来自越南的“跨境上班族”。她们从越南来到中国广西的中国企业工作,从“没有什么收入”的农民变成了每月可以赚到接近3000元的“上班族”。这些青年对于在中国的工作非常满意:赚得多、工作环境好、与中国员工相处愉快。当被问到她们独自在外是否会想家时,一位名叫黎氏香的越南女工告诉我她们家离得并不远,并且公司对她们很照顾,“家里有事的话可以随时回去”。她们感恩这些中国企业解决了她们的温饱问题,这些中国企业也同样感谢她们解决了由于本地劳动力缺乏而导致的“招工难”的问题。就像“一带一路”倡议所强调的是“合作共赢”,是“民心相通”,在中越边境的一家食品公司里,我看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情缘仍在继续: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也有着古老的灵魂。福建泉州是联合国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我们在这里探访了那些印证着繁荣海外贸易的历史遗迹。无论是开元寺大殿前的人面狮身石刻,还是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拱门上的神秘古阿拉伯文,抑或世界仅存的摩尼教寺庙遗址草庵,都讲述着一千年前“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走到现今的泉州港口,看着同样繁忙的海上贸易景象,仿佛看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作者在广东汕头侨批文物馆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时隔千年,关于“丝绸之路”的传说还在继续。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共赢”的主题并没有改变。古代“丝绸之路”上运送的是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外国的香料、药材;现在“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不只是各国产品,还有技术、资本和创新经营合作模式,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则是更繁荣的贸易、更发达的经济和更密切的人文交流。(沙晗汀)

    原标题:采访手记 | 中新社记者沙晗汀:从沿线国家人民那里感受“民心相通”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287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