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记者手记|央广网张雷:用尽洪荒之力后的收获
2017年03月15日 15:20:4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3月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迎来了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作为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90后”记者,我既兴奋,又感到十分忐忑,不知能否顺利地完成报道任务。  

    排队是记者的必修课

    虽然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人大会议开幕的第一天,还是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

    大会开幕式前,是记者们每年都在竞技的重头戏——部长通道。被分到直播组的我,早晨不到6点就来到了人民大会堂,本以为可以“抢”到一个好位置,没想到,到了之后,队伍已经排了有百米,听说最早有凌晨4点就过来的。

    虽然在寒风中等待的几个小时有点难熬,但是来到部长通道的时候,心情还是特别兴奋。我举着手机一边直播,一边认真听着部长们说的每一句话,受益匪浅。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将打出治理交通拥堵的组合拳,“摇号也好,限行也好,这些都是治理交通拥堵的治标之策……”。

    负重是记者重要的本能

    虽然我长得“人高马大”,但是跑两会的“装备”还是让我的身体有点吃不消。

    除了必备的电脑、采访机,还要背着单反相机、直播设备和厚厚的一沓材料,几天下来,肩膀已经开始变得酸痛。

    背包里的东西虽然多,但是对于跑会的全媒体记者来说,一件都不能少。“像战场上战士手里的枪一样,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枪”,一位上过会的老记者对我说道。所以,我每天早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清点装备,为了防止遗漏,我还特地做了一个清单,每天依次打钩。

    等待是记者的“家常便饭”

    “堵代表委员”是每个上会记者的“必修课”,谁能做到耐心等待、准确定位、快速追踪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成功。

    为了能在“堵代表委员”这一关中不落后,我在年后就开始准备,把所负责领域中可以采访的人罗列出来,为了防止“脸盲症”,我把代表委员的名字、议案提案和照片提前打印出来,开会的时候还真多亏了这个“秘密武器”,成功地扫到了几位很想采访的代表,并迅速“出击”。

    “堵”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会场人实在太多,往往一转身的功夫,代表委员就不见了人影,这时就只能到他们的房间门口等待他们回来。而这种等待,往往是没有固定时间的,可能运气好,代表很快就回来,也有可能代表有事情出去,就要等待半天。

    收获是给记者最好的礼物

    跑两会的日子虽然像急行军一样风餐露宿,但是,我从以前不太关心政治到现在喜欢看国计民生的新闻、从不太了解政府和国家的运行到开始熟悉我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从只盯着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到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关键领域,收获远远大于辛苦。

    这次两会我主要负责教育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选题,从前期的准备到中期与校长、教授、企业家、政府负责人面对面的交流,再到一篇篇稿件的发表,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开阔、多元。从刚开始不太了解这个领域,到现在初步入门,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130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