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两会女记者 敢拼就对了
2017年03月09日 09:14:06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栏目主持/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

    嘉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何瑞琪

    广报三人行,继续带您看两会。

    昨天是妇女节,我们来聊聊两会女记者。大家知道,当记者不容易,当一名两会记者就更难了,那两会女记者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们邀请了两位同事,一起揭秘她们在报道背后的故事。

    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夏振彬:通过报道,我们经常看到有瘦小的女记者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材,有的静下来就席地而坐、不顾形象,动起来冲锋在前,一秒变女汉子……但这些画面都是片面的、零散的,很多人还是很好奇,两会女记者的一天都是怎么过的?

    何瑞琪:一天的描述应该从凌晨开始。那个时间我们刚开完一天的总结会,总结会之后整理第二天的会议内容,安排专题。大概凌晨三时多睡了之后,五六时再起床奔记者会。采访的时间真的是“连轴转”,上午、中午、下午几乎都在摁录音笔、做笔记,一天可以录二十段录音,可以想象采访量有多大。往往这一秒还在跟代表提问,眼睛已经开始看还有哪位代表必须采访了。吃饭什么的必须“见缝插针”,记得刚到北京的那天,我一整天只吃了一顿午饭。

    廖靖文:那句常见的话其实挺精准的——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由于2200多名委员分布在9个驻地,再加上人民大会堂和梅地亚新闻中心,就是11个地点,遍布北京的东南西北,既有二环内的,也有五环外的,因此,我们采访政协的记者大量时间都是奔波在路上。

    夏振彬:还有什么难忘或者痛苦的日常,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何瑞琪:就以睡觉来说吧,我这几天平均每天只能睡3小时,人大开幕那天只睡了一个半小时。每天起床是最痛苦的,困得根本睁不开眼;并且每天用眼过度,时不时眼睛疼。

    廖靖文:是的,从3月1日到现在,我和舍友申卉每天的作息基本是早上7点起床,晚上3点后睡觉,一天最多睡4个小时。吃饭的话,我有一个能“保命”的经验,就是午餐一定要多吃,吃饱点,因为晚饭一般要到10点后才有时间吃。

    儿子叮嘱多干活多写稿

    夏振彬:确实太辛苦了,如果爸妈目睹了你们一天的工作,他们会对你说什么呢?

    廖靖文:我爸妈和我儿子每天都会看《广州日报》,并收集我的报道。至于会说什么,我儿子之前说过一句话,很有老板的风范:“要多干活多写稿。”

    何瑞琪:我觉得爸妈会心疼的吧。但是他们最支持自己的孩子了,更何况报道两会是很棒的经历。我猜我爸可能会说,多辛苦都无所谓,回家多吃点好的!

    每次采访完都有窒息的感觉

    夏振彬:接下来这个问题很重要,两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能不能分享下,要成为“两会女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比如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要身体好、扛得住。因为在两会这种场合,男同行们很少有“护花”精神的,更别提怜香惜玉了。

    廖靖文:是的,还有就是要特别、特别勤奋,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数量多,遍布各个领域,需要做很多案头功课才能了解;如果想要熟悉,那更要下苦功去钻研。以我来说,为了记熟委员的名字、背景和样貌,每年准备两会前,查阅的资料都是数以十万字计算的。

    何瑞琪:其实,读者看到的两会稿件、直播,看到代表委员们跟记者侃侃而谈,感觉像是在一个非常安静、有气氛的地方。实际上呢?每次都是在人山人海的“肉搏战”中才逮着机会采访,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谈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每次采访完都有一种鼻青脸肿,甚至窒息的感觉。所以我最大的感悟是,“敢拼”就对了。

    廖靖文:还有一点就是要敢于尝试、坚持到底。我最难忘的一次采访是2014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当时孟学农委员已经长达6年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很多同行都碰过钉子。我觉得机会难得,就提前想好问题,在第一场分组讨论间隙围绕他政协本职工作提问,刚开始他不回答,但也没有拒绝。我觉得还有机会,就半蹲下来轻声发问,或许他被我的诚意打动了,就开口了。这篇报道见报后,中央媒体和各大政经媒体才开始跟进。

    多忙多累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夏振彬:你们真的太赞了!所以,我们今天聊了很多辛苦甚至心酸,但有没有觉得,这些辛苦跟收获比起来,好像并不值一提?比如你们从第一次参加两会报道到现在,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

    廖靖文:我已经连续四年报道全国两会了,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拓宽了知识面,以前我擅长的领域偏时政和民生,现在我对经济领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能连续几年“贴身”采访各领域大咖,对个人的眼界和知识面都是很大的提升。

    何瑞琪:能参加两会报道确实非常光荣,以前第一次来,感受就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女的,现在更成熟、淡定了,觉得无论多忙多累,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要美丽!并且我发现自己能更好地把握节奏了,知道哪里可以做新闻,当然同时还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永远对新闻现场保持敬畏。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114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