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说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王姗姗:另辟蹊径 讲好“并肩”抗战故事
2017年02月10日 08:33:39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系列类二等奖作品《“并肩”——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避开人们耳熟能详的抗战故事,发掘尘封的历史,以大时代中人物的命运为索引,把亲历者的讲述和国内外的客观评论相融合,穿针引线织就了中国军民和盟军“并肩”抗战的宏伟画卷。今天,我们邀请该节目的主创人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王姗姗与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用好优势资源 寻找精彩独家

    在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想做到独家近乎奢望。国际台的优势资源是长期做国际新闻题材的知识储备、专家积累和遍布全球的驻外记者站。基于这些资源,我们的报道需要突出“立足抗战、放眼二战”的大格局,以我为主、发掘中国在二战期间和盟军并肩战斗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要鲜为人知,越带有揭秘性质越好。

    于是我们首先向“高参”求助,多番咨询了中国社科院和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多位专家,帮我们梳理思路,发掘媒体鲜有报道的故事。比如,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苏军烈士墓、中国与韩国在二战期间的合作、中国与日本一些反战人士的同仇敌忾等。我们循着专家提供的线索按图索骥、追寻当事人、发掘更多的生动故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一个完整系列。

    抗战期间,中国与来自苏联、美英、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友人相互支持与合作,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首先感动了我们,激励了我们。循着这些感动,我们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把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浮现出来的亮点逐渐连成线。报道方案几经修改,名称也是几易其稿,主线终于凸显出来。

    我们决定,以实地调查寻访为载体,通过70年前的英雄和他们后人的故事,以小见大,穿越时空,再现当年国际合作抗战的激情岁月。同时,我们还采访海外知名学者,请他们对中国在二战胜利中的作用和贡献做出客观的回顾和评价。

    报道组制定了一个“五-五-五”方案,通过五种途径,寻访五大战区,讲述五大合作。

    五种途径是纪念、寻访、揭秘、评价和反思,即纪念那些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国内同胞与国际友人,寻访那些抗战墓碑、旧址、纪念物等,揭秘不为外界熟知的国际合作抗战的故事,请国际社会客观评价中国为二战胜利做出的贡献、并以史为鉴,反思战争,避免重蹈覆辙,倡导和平合作。

    五大战区以当年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的大致地理区域划分进行采访。

    五种合作着重将中国与苏联、与美国、与英国、与韩国、甚至与一些日本的反战人士的一些不同方式的互助合作,落脚到一个宏大的主题上,“中国的八年抗战,对于二战胜利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

做“拼图” 拨开历史的迷雾

    这是个历时半年的系列采访,采访组在国内走了东北、重庆、湖南、广东、上海、云南等地。有时还会追踪热点。比如,去年6月初,中俄两国首次联合搜寻苏军烈士遗骸活动在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正式结束,记者立即赶到穆棱镇,真实记录了历时一个月的搜寻的结果。更多的是拨开历史的迷雾,发掘当年的人性的光辉。

    作为主策划和主撰稿之一,我走了湖南线,采访了89岁的抗战老兵,还在芷江抗战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见过的珍贵图片和史料。令我惊奇地是,芷江抗战受降纪念馆收藏了一份独一无二的陈纳德1944年亲手绘制的绘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是扛着枪的中国士兵在飞虎队驾驶的P40战斗机掩护下冲锋陷阵的场景,还有中英文的“并肩前进”(Forward Together)的字样。这和我们的报道主题不谋而合,着实令人激动。

    我的同事在广州采访了90多岁的东江纵队老战士,听他们讲还是红小鬼时救助美国、英国盟军的故事。这些都是即将消亡的历史。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是在和时间赛跑,留住活生生的历史,这是一项有意义、有价值、崇高的事业。

    当我们的国内采访组在各地奔走的时候,我们的驻外记者们,俄罗斯站、英国站、美国站、联合国站、耶路撒冷站、香港站等多个记者站,也在按图索骥,从历史碎片中寻找真相。这个系列报道中,有一篇讲述的是一部传奇纪录片的故事,其中有很多我们发掘的独家史料。

    曾获得第十四届奥斯卡首次设立的纪录片奖项的纪录片——《苦干》,记录了70多年前中国悲壮的抗战史,从1937年到1940年完成。纪录片由美籍华人出资、美国摄影师拍摄,曾感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触动了美国社会,然而,它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在奥斯卡电影学院档案库都注明“遗失”。

    2008年,美籍华人罗宾龙听说了这部纪录片,多方找寻,几经辗转从当年的摄影师斯科特后人手中得到了这部时长90分钟的纪录片的拷贝,并在奥斯卡电影学院经过历时3年的修复,最终呈现了完整版的纪录片。罗宾龙联系到重庆的历史学者周勇,让这部纪录片重新回到中国公众的视野。我们的驻美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美籍华人罗宾龙,接受了专访。赴重庆的记者采访了周勇,这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都完整呈现在报道中,这让我们报道组很有成就感。在这个系列采访中,记者有时候感觉像在做“拼图”,把关键地点、关键人物、关键细节一点点厘清、拼在一起,拼成了一个鲜活生动、催人泪下、也激人奋进的战争画面。

    这些系列报道在环球资讯广播中播出,为全台65种语言的对外传播提供素材,并在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多种平台广为传播,获得海内外受众的积极评价。

“新”故事 延续情缘

    让我们惊喜的是,这一系列故事又引发了一个新的故事。《七十载守护苏军烈士墓 平凡岁月的非凡坚守》这篇报道讲述了在全国各地的苏军烈士陵园被代代普通中国人默默守护的故事。

    在东北的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有一座苏军烈士墓园,80多岁的衣学良老人守护墓园20多个年头,他曾经接待了从俄罗斯来寻亲的人。当年,有个俄罗斯小伙子在这个墓园找到了外公的墓后非常激动,看到墓园被保护得如此完好,非常感激,说要带他母亲再来祭拜。衣学良老人说,他现在年事已高,希望在有生之年再接待这对俄罗斯母子。俄语部把这个消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VK上发布,俄罗斯一些媒体也加入了寻找。虽然这对母子还没有找到,但这份情缘延续了下来。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0458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