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广电杨志敏:我的冰雪春晚记忆
2017年02月09日 15:29:41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2017年央视春晚首次将哈尔滨设为全国4个分会场之一,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不仅要负责配合央视春晚节目组,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11分钟直播连线节目做好服务对接,更要负责为央视制作一台50分钟的冰雪春晚,春节期间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这不仅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近年来最重大的一个政治任务,更是黑龙江电视文艺人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挑战。说没有压力,那是假的,但在我们整个导演团队里,更多的是兴奋与激情。春晚的筹备工作量超过了所有以往大型晚会。春晚剧组的所有人都分身幻影,砥砺前行。筹备会不分昼夜进行,累了就打个盹儿,换个人儿,你方说罢我登场,洋洋洒洒到天亮,在数不清的黑夜与白天里,剧组的小伙伴们“熬”出了10个节目的创意并迅速整合加工,有机协作,大家都在盼望录制的到来。

    2017年元旦当天。按原计划,整个春晚剧组将近百人的团队放弃了假期休息,全员到位。大家在去程的车上相互开着玩笑,比着穿着,在手机微信上跟家里的老小进行着嘱托。而我,却在默默沉思,作为春晚的现场执行导演,在为期10天的录制中,该怎么做。心里激动的同时也忐忑的要命,激动是因为自己不但能参与春晚的录制,还可以担任执行导演的角色,这不就是一直以来我想要的吗?相比激动,更多的是忐忑,此时的哈尔滨气温已经达到全年最冷,气候严峻,要怎么将节目创意实现,如何合理调度现场各部门工作,更要在保证演员状态还在的情况下迅速开机录制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

    初到冰雪大世界,大家都迅速的切换到了工作模式,导播老师带领导摄团队找机位角度、舞美团队拆分重组每一个惊心设计的道具、服装组最后核对演出服饰数量和款式,制片团队一次次搬运补给,烧着必不可少的热水......而我呢,在与外拍团队商量着拍摄剧本,在对讲机里做着工作分配,在默默核对流程单的各项内容,在查缺补漏,在暗自欣慰,这种感觉,真好。

    经过两天的适应调整,1月3日晚九点,“冰雪春晚”的首个节目《北国情画》正式开始录制;1月4日,外景MV《Let it go》开机录制;1月5日,《Let it go》继续彻夜录制的同时,《赫哲渔歌》完成录制;1月6日,《紫丁香》《中华大粮仓》进行录制;1月7日、8日、9号、10日......所有节目完成录制!

    在这,我用短短136个字叙述了10天的录制流程,而这136个字,却饱含了春晚团队所有人的汗水与泪水。春晚的演出单位繁多,人员数量庞大,最多时一个节目演出人数将近300人。灯光师们只能在前一天结束录制的凌晨看着演员彩排录像编排程序,放弃了本就少的可怜的睡眠。音响师为了不使音响上冻,烘音响成为了重中之重,一刻离不开人,所以音控室经常出现成箱的泡面。春晚节目的分镜头录制文艺频道多机导播组的摄像师们完成,每天中午大家奔赴现场后第一件事就是架设机器,人力不够,所以摄像师们自己充当了机器搬运工,从设备间到现场的路程区区几百米,但重达200多斤的机器,还是让摄像师们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为了保证节目录制顺利,场边制片团队忙碌着提着N壶姜汤随时待命,在场外压低身子随时观察录制动态,录制间隙帮助演员御寒保暖,安全撤离,再返回舞台协助舞美人员拆装地板,一忙就是一个晚上,演员们有石墨烯高科技衣物保暖,可他们只有一腔的热情在驱散严寒。祈年殿上的火红灯笼把年的气氛淋漓渲染,观众们不知道的是,威亚师们是如何在高空中一冻就是一天,落地时脚已经被冻烂。《赫哲渔歌》美轮美奂,歌手站上渔船穿梭在冰封的河道间美若天仙,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每每录制前,船早已冻在了冰面上无法前行,有一双来自春晚剧组制片主任的手紧拽钢丝,拉动它缓缓向前......那10天,团队工作永远第一位,保障录制永远一马当先,哪怕大家感冒发烧也坚持到岗,甘心奉献。

    忘不了开机前的焦虑和紧张;忘不了每天摄像老师们搬运搭建高倍摄像机的辛苦脸庞;忘不了大家挤在活动板房里的咸菜、泡面和粗粮;忘不了每每录制到凌晨时大家眉毛和口罩外的冰霜;忘不了大家为了一个镜头几秒画面而趴冰卧雪的模样;忘不了挺不住时那些共勉带来的力量;更忘不了所有节目录制完成时团队紧抱在一起的温热胸膛和让泪水打湿的眼眶。那天包括我在内好多人都哭了,10天的录制,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漫长的像一个世纪,却又短暂的弹指一挥,在这之中夹杂着辛苦和心酸,委屈和甘甜。明知短暂,可会用一生怀念,因为,这些点滴本就该被铭记,这些记忆如若至宝千金不换。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052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