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60秒走近中国”勾勒当代中国人群像
2016年09月21日 09:36:0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60秒走近中国”系列微专题针对对象国城市以白领、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为主的高端主流受众,是我国外宣媒体首次与发达国家主流电台开展的针对当地主流受众的传播合作,跨度长达10周。沿着中西异同、答疑释惑、双边关系、数字分享、文化拾贝、国人素描等主题,勾勒了一个历史悠久、发展迅猛、开放多元、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群像。 为什么做这样的专题?“60秒走近中国”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创新之处在哪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为此采访了该项目总负责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王璐。

  英美收听超3000万人次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做“60秒走近中国”系列微专题的初衷是什么?

  王璐:去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即将出访美国和英国前夕,国际台英语中心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纽约分台以及英国最大的两家商业电台——古典调频和LBC达成合作,在纽约连续6周、伦敦连续4周播出了美国版和英国版共56集、单集60秒的系列微专题。

  该系列每周服务于一个主题,从中西对比开篇,经文化传统展开,以政经往来作为习近平主席访问当周的落点,最后一周落在七大中国群体代表第一人称的讲述描摹上。整个系列形成一个对当代中国零门槛、连贯性、见微知著的轻盈介绍。

  与以往对海外广播以严肃新闻、大篇幅专题、整频率全天候的传播内容和方式相比,每天一集的微型篇幅、生动风趣的行文特色、滚动播出的触达频率以及借助对象国主流媒体直达成熟主流受众的路径方式,产生了立竿见影的传播实效,是对常态外宣手段的一种大胆创新和补充。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为什么选择精准定位到高端主流受众,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璐:压缩专题篇幅、增加播出次数、配以较长的投放周期,是受了新媒体时代碎片化、连续性传播特点的启发。

  国际广播电台自二战以来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曾经发挥过无可替代的战略作用,但近年来饱受本土化程度不高、对象区分定位不够、内容不接地气等问题和挑战。

  此次面对美英两大发达国家和媒体传播最先进的市场,借习近平主席出访引发的关注和对象国知名媒体的版面做精准定位设计,既满足了主流受众需求,掀起一股认知和走近中国的热度,也借机促进了中美、中英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实施效果怎么样?

  王璐:根据专业调查公司数据分析,“60秒走近中国”在美国播出6周,累计收听达1394万人次,在线流媒体收听共计18万人次,订制邮件的点击打开率为10%-11.2%,高于CBS此类业务7%-8%的常态水平,有超过90%的人进一步点击了嵌入的各种图文链接。在英国播出4周,累计收听达1640万人次;脸书共发稿73篇,覆盖人数接近800万,互动数接近70万次。同行称赞该系列内容设计和制作水平均十分精良。

  时间利用精确到0.5秒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西异同、双边关系、国人素描……这些主题都很宏大,如何用60秒这么短的时间呈现好?

  王璐:这些主题是组稿的脉络和框架,如同房屋的主体支撑,真正呈现时一定要从受众体验着眼,不能让意图透出纸面。设计单集60秒的篇幅,是因为虽然获得了深入对象国主流电台“腹地”讲中国故事的机会,但得琢磨如何见好就收,留下回味的空间,第二天待续。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如何保证内容品质?这当中下了多少功夫?

  王璐:项目设计初期,我们成立了一个集中外核心创作力量的项目组,选题策划先做到“放空”,忘记我们想宣传什么,先了解对象国主流受众关心、不了解甚至容易误解的是什么。其次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本土化”呈现:创作美国版的时候,纳入美籍创意人员和美语写手,录音聘用好莱坞电影宣传片的声优;创作英国版的时候,采用英籍顾问和编辑,录音也由古典调频里,拥有地道伦敦腔的前主播献声。

  整个系列每一集的时间利用精确到0.5秒,文字凝练到不多一个单词,配乐和音响效果的使用方面,先做加法到铺满,再从审美和必要性角度做减法到舒适耐听的程度。

  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天一集的更新速度,从定稿到制作、从传输到确认接收再到播出和收集反馈……北京的日头落了,英国和美国的太阳才陆续升起,主创团队度过了两个多月几乎不眠不休的日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7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