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航拍手记|我要飞得更高
2016年09月07日 09:40:53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还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G20峰会报道中,新华社G20航拍团队的记者们利用无人机将杭州的美景网罗殆尽。操作一架小小的无人机看似容易,但这背后有多少艰辛,外行人恐怕不得而知。今天,来一起听听五位“机长”讲述航拍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殷刚、鞠焕宗、王建华和邢广利(从左至右)

    1

    安全飞行 呈现最美

新华社高级记者、G20航拍团队负责人王建华

       最初,我和同事策划用无人机航拍G20杭州峰会主场馆的时候,并没有把握一定能成功。无人机应用于新闻摄影虽然已不是新鲜事,但在重大事件程序性报道中引入这一手段,对新华社来说还是首次,国内其它媒体也鲜有可参考的案例。

    万事开头难。审批的手续非常复杂且无先例可循,相关的规范和界定也并不清晰,好在主管单位和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8月25日,当我们拿着一沓手续来到起飞地点时,还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物业管理方没有得到通知。经过一番紧急沟通,当执勤民警从上级那里确认已备案、可以起飞的时候,所有人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笑容。

    接下来的飞行是愉快的。我带领一个小组负责从城市阳台起飞。夕阳西下,主场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和附近的奥体中心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俊美的身姿。无人机在我们的操作下,向东飞越钱塘江,主场馆的雄姿尽收眼底;向西视线跨越钱江新城,西湖在天际间化作城市森林中的一抹金光。无人机在新华社记者娴熟地操控下,交替起降,引来不少市民好奇围观和赞许。

    一位学建筑的朋友告诉我,这座建筑的设计师一定会特别感谢新华社记者,因为从天空的视角呈现一座建筑,是对它最美的礼赞。G20峰会召开在即,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作为主场馆为世人瞩目,新华社记者用“天空之眼”把它最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无人机在新闻报道中向着“合法飞行、安全飞行”的探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傍晚七点,最后一个架次的无人机平稳着陆。短短三个小时的飞行,策划和准备却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感谢每一位促成此次飞行的朋友!

    2

    在晨曦中升空

新华社摄影记者邢广利

    三年前,新华社摄影部在《好梦丽江》大型融合报道中,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

    两年前,陆续有摄影记者自费购买无人机,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不断探索创新。

    一年前,摄影部首次尝试在专职摄影记者中,开展无人机应用的培训。

    半年前,越来越多的分社将无人机航拍设备作为摄影记者的标配。

    一个月前,三十多名新华社专职摄影记者取得了无人机机长证。

    半个月前,“天空之眼”无人机航拍创新基金在北京签约……

    伴随着越来越快的发展步伐,新华社的无人机机长,也迎来了首次持证飞行。

    对G20峰会这样的大型活动进行无人机航拍,首先要得到主办单位的支持和许可。经过新华社总编室的协调,我们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同意我们进行航拍。

    倒计时十天的日子终于来了,我们凌晨三点起床,最后确认飞行器状态、存储卡容量、遥控器电量。万事俱备,只待日出……

    到达西湖边的时候,天还完全黑着,借着手机上的光,我们来到了静悄悄的起降点。无人机在晨曦中升空,在钱塘江边的小组也按时升空拍摄。

    这几个拍摄点的确定,综合考虑了G20报道需求、有航拍经验的分社记者的建议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之所以选择早晚的时候进行拍摄,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因为早晚光线好,对于摄影师来说,是创作的最佳时间;另外,清晨时分,路上的人比较少,飞行的安全系数高。

    新华社机长的首次持证飞行,让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大量的实操经验。

    3

    充分观察 运用想象

    新华社摄影记者李鑫

    G20杭州峰会倒计时十天之际,新华社摄影部和浙江分社抽调不久前刚参加过无人机航拍培训班并拿到第一批“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合格证”的机长七人,组成航拍团队执行G20 杭州峰会的航拍任务。这是新华社历史上首次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引入获得相关主管部门审批的无人机拍摄。

    由新华社总编室牵头协调,航拍团队经过长时间的不懈沟通协商,终于获得了航拍许可。我虽未参与具体审批流程,但团队负责人王建华、同事邢广利和黄宗治一次次的开会,一次次的电话沟通,让我真切感受到审批流程的复杂和难度。在此,我要向所有促成此次航拍任务的同事们致敬!

    由于拍摄时间限定在清晨和傍晚的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所以为了提高航拍效率,对无人机的飞行线路、航拍角度要提前设定。这有赖于在现场充分观察,并运用空间想象做提前规划。

    我与徐昱、黄宗治两位同事一组,负责G20峰会主场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及周边景观的航拍。来到现场,我们不是马上起飞,而是先观察拍摄主体和环境,做好飞行线路、高度、角度的预规划。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拍摄视频资料,飞到预设点再拍摄照片。每一次飞行航线的设定尽量做到“不走回头路”,充分利用了飞行时间,提高了航拍效率。

    无人机镜头小巧轻便,但画质跟专业单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拍单张照片往往经不起放大和裁剪。这一次航拍任务中,我就结合平时学习所得,借鉴一些朋友的经验,针对一个场景拍摄多张画面,后期拼接以获得优质的画质。其中拍摄的一张照片甚至运用了8张拼接的方式,获得了很高的分辨率和广阔的视角。

    4

    想要上天摄影,要使出“洪荒之力”

    新华社浙江分社摄影记者黄宗治

    有位前辈说过,摄影,1%的功力在于按下快门的一瞬,99%的功夫在于之前所付出的努力。想上天摄影,更要使出“洪荒之力”。

    2016年中国主场外交重头戏——G20峰会花落杭州,作为驻地分社摄影记者,我很荣幸成为此次新华社航拍团队的一员,参与到前期布点、拍摄许可申请、安保协调、应急情况处理以及正式航拍全过程。

    8月25日和26日,“机长”们的航拍作品正式向全球独家播发,有西湖的日与夜,也有落日余晖中钱塘江畔峰会主会场的“首秀”,佳片不绝,连日来紧张的心弦终于得以松弛,因为呈现的影像不辜负我们前期所有的努力。

    5

    飞得更高更好

    新华社北京分社摄影记者鞠焕宗

    参加G20航拍报道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意义尤为重大。

    由于自己在浙江分社工作过六年,熟悉当地环境,加上自己没有把无人机带到杭州,所以我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部分的探路和“吵架”工作。

    说是“吵架”,其实更多的是沟通。当我们在执行航拍的时候,遭遇工作人员轮岗换班,信息不畅,就需要去“吵架”。不过我们有理有据,最终大家也都能“化敌为友”,保证工作及时顺利展开。

    在飞行拍摄上,我有机会借用了同事的大疆“精灵4”,跟我的“精灵3”差别不大,不过在稳定性上更好,跟着各位受过专业飞行训练的同事们学习了不少航拍知识,希望以后能够继续锻炼自己,飞得更高更好。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视界”,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 无人机拍摄进入传媒行业 国外无人机新闻实践遇挫
· 无人机进入传媒行业 国外无人机新闻实践遇挫
 
(责任编辑: 钟云松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68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