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洪荒之力”频发 成语言学领域研究“黑马”
2016年09月06日 08:59:38  来源: 文汇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里约奥运会上,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一句“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无疑已成为今年最风靡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在广泛的社会讨论中,语言学专家对此有独到的理解:人们对于“泳坛泥石流”表情包和语言风格的追捧,昭示着社会心理变迁。对此,有人也提出:说得这么严肃,传统语言学专家难道真的要把网络语言当作一个学科方向来研究吗?

    记者了解到,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沪上高校的中文系语言学专业,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早就已经拓展到对网络语言的关注了。一些语言学家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网络语言研究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未成为一门系统学科,但这个由互联网催生的研究新方向,已经引起了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需要在一个广阔的学术空间内进行讨论。

    网络语言以“黑马”姿态进入研究视野

    自1987年首次实现互联网连接,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几代人,“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语言模式和风格,到2005年我国网民数量突破1亿的时候,网络语言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现象级”新语言。对于传统语言学界来说,这个以“黑马”姿态“杀入”大众视野的新语言,到底还是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就是传统语言学界中最早研究网络语言的学者之一,早在1997年,他就把网络语言放到课堂上来讲了。在他看来,网络语言是青年人通过互联网表达思维方式和态度的产物,“尽管有些研究语音、语法、文字训诂的‘老专家’可能看不上,但不能不承认的是,网络语言是当代汉语的一个重要源头”。

    无独有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语言学教授李明洁对“流行语”向来有所关注,在2005年,她敏锐地发现了网络语言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动因和影响。2006年11月,她指导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在职研究生王春完成毕业论文《技术条件下的网络会话结构研究———以网络聊天室为例》,这是我国正规硕士教育中最早出现的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学位论文。

    除了语言学家关注这个由互联网催生的研究新方向,不少本科生和硕士生也开始“摩拳擦掌”,李明洁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在我所带的硕士研究生中,有8人的论文以网络语言研究为题,最终凭借这样的研究论文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毕业”。李明洁有一位硕士生撰写了3.8万字的学位论文《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成为网络热门新闻,李明洁认为,该篇论文反映了网络语言的发展轨迹,论实了‘呵呵’用语在网络上表达的不同含义,做了一个罗列性全方位的扫描和总结归纳。

    研究网络语言就是研究这代人是怎么想的

    “在研究网络语言的过程中,有一个核心思想贯穿始终:每一种方言都是平等的,它们的背后都是人,而网络语言也是一种‘社会方言’,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文化认同。”申小龙说。

    申小龙提出,“真”、“不虚伪”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就像傅园慧用“使出了洪荒之力”来表明“已经尽力了”的意思,这种真实而不做作,又带有新意和趣味的表达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在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是在网络中长大的,他们会觉得传统语言太僵化,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这个时候他们就创造了一些新的词语或句子。”

    申小龙将网络语言视为一门“社会方言”,说这种“方言”的人大多是青年人,他们富有创造性,对世界有新的看法和态度,研究网络语言就是要研究这几代人是怎么想的,他们认同的又是什么。其实,申小龙是研究语法的“正统”文化语言学家,但他从没有“门户之见”,反而认为一种语言不会无缘无故地流行,其背后肯定有文化和社会的原因,“作为语言学家,对网络语言首先要抱有宽容、理解的态度,其次我们要学习和研究它的表达方式,因为如果你不学习,就会落后于现在的时代,你说的话就没有人愿意听”。

    将网络语言和文化、社会相关联的,还有李明洁。她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天然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双重眼光,“网络语言的大量生成和传播是现阶段中国一个显著的语言事实和社会现实,不仅映射了社会的时代变革,还蕴含了大量民众的生活感受”。

    李明洁表示,由于网络还在不断发展,这个研究方向还不宜下定论,但是网络语言研究涉及很多内容,比如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等,今后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现在一些传统语言学家对研究网络语言还是存在偏见,但其实我们研究网络语言就是在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如果将来有更多学者能够关心社会语言学,我相信语言学会对社会有更大的功用。”申小龙说。

    语言学家提醒不要让网络语言限制思维

    “互联网是一个自由且多样化的空间,这为人们表达情绪和态度提供了便捷的载体”,所谓“好花须得好土配”,李明洁的话正是点出了网络对于网络语言发展的推动作用。申小龙也提到,一般来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但是由于中文汉字兼具形、音、义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可以通过文字的“灵活组合”,达到千变万化的效果,这种由文字投射语言的案例,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而说到底,文字变化越丰富,体现出的表达需要就越多,由此李明洁认为,网络语言其实是一场新的文明革命、人际革命的重要标志,“一些网络语言表达出的情绪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种社会心理状态,特别是社会情绪”,换句话说,网络语言凝结了人们对于当下社会现状的看法、情绪和诉求。比如,人们用“很傻很天真”来表达对道德滑坡的讽刺和悲哀,而“拼爹”“蜗居”等词语的背后,是人们对民生艰辛的感慨。

    申小龙也承认,新媒体和网络话语环境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网络语言具有很好的表达功能和交际功能,“只要实现了这些功能,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警惕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应该用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如果一直重复使用一个词,就会限制自己的思维,也会使这个词变得格式化,没有了独特性”。(见习记者 朱颖婕)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65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