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新华网
邮箱  图片  音视频  稿件报送
致远舰你在这里
2016年08月31日 14:48:31  来源: 自荐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致远舰,你在这里!》

参评项目

国际传播 (专题)

体裁

专题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吴梅红,戴蔚然

编辑

 

刊播单位

美国洛杉矶1300电台(首播) 

首发日期

2015-10-20  20时05秒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美国洛杉矶1300电台   

《今日北京》 

时长:

12分15秒

 
采 作 
编 品 
过 简 
程 介 
 

    该作品由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采制

    “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是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15年10月在辽宁丹东港水域的沉船,已经被基本认定为是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战沉的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这个消息令世人关注。这艘承载着中华民族世纪悲情的战舰在121年后会用什么方式重新浮出人们的记忆?深度挖掘致远舰题材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寄托了国人对邓世昌等烈士忠魂的敬意和情愫,更在于这一场战争给中国近代历史带来的重大转折。它的影响在今日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仍然存在。    为了挖掘一手素材,记者于2014年和2015年多次往返丹东港这一离历史最近的地方进行深度采访,积累了大量的独家素材。期间记者连续多次采访萨苏(著名中日关系史专家)和陈悦(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两位全程参与致远舰从发现到鉴定全过程的专家,通过其讲述和解读层层递进,将考古过程中的感人发现、历史背后的故事以及当下的现实意义完整地勾勒出来并将听众的情感推向高潮。    主创人员还通过对素材的精心剪辑以及音响的运用,营造出缅怀民族英雄、追寻先辈心路历程的感人氛围,震撼人心。




     作为外宣作品,传播的技巧非常重要,主创人员选择“讲故事”——让亲历的专家讲故事,让考古发现的物证讲故事。刚出水的银白色的钢板“保留了自己120年的容颜”,只为了让后世子孙再看一眼它当年的样子;致远舰的将士们在沉舰的最后一刻是逃亡还是担当?我们得到的答案是“致远舰并不是邓世昌一个英雄,它是我们中国第一代职业军人的一个典范”;还有,当致远舰的舰徽撞进萨苏眼里的那一瞬间,我们的致远舰回家了……所有这些故事,无不令人动容。正是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令我们的节目在海外多个华语电台落地播出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海外电台反馈,《致远舰,你在这里!》不悲情,不煽情,但依然让人深受感动,既有历史还原,又有现实意义,是难得的外宣精品。    该作品曾获得北京电台2015年度对外播出类作品“一等奖”,并且正在送评2015北京新闻奖和北京广播影视奖。

    该节目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制作的外宣专题《今日北京》节目的年度特别报道。《今日北京》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每周日早十点面向全球播出。同时,北京电台合作的七家海外华语电台每周安排固定时段播出《今日北京》,分别是:洛杉矶1300电台,纽约中国广播网,加拿大中文电台,澳大利亚澳华之声、悉尼2AC电台、新西兰华人之声、韩国首尔TBS电台。其中,洛杉矶1300电台首播了该节目。




     1) 该节目题材重大。致远舰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世纪悲情,其考古发现无疑牵动着无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同胞的心。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它还具有很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2) 独家性。节目的素材是记者连续两年跟踪事件进展而采访收集的,有各个不同时段、场景和人物采访的素材,最后浓缩成一个12分钟的报道,独家珍贵。    3)权威性。该节目受访的专家无论是从对事件的参与度还是其本身的身份特征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且专家的讲述能力也很给力。    4)制作精良。音响、现场声、人物访谈有机融合在一起,引发听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震撼。

    【初评评语】作品题材重大、标题引人;记者采访深入、资料权威;专题具有独家色彩,节目制作精良。记者让“致远舰”的考古鉴定专家亲自“讲故事”,播出风格不悲情、不煽情,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47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