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扬:破解融合发展的时代课题
2016年08月22日 15:21:49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  打印 关闭 

  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

  由人民日报社、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今天在深圳开幕。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做主旨演讲,以下是全文:

  各位领导、同事、朋友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在美丽的“鹏城”参加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参加今天的论坛我想起3年前的一次学术活动。一位专家断言:“传统媒体会很快消亡,新媒体将取而代之”。事实上关于媒体发展的预测与争论,这几年一直不断。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竞争、激荡共生,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正在形成,一个全新舆论格局正在形成。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革新图存、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致力于打造具有“通讯社”特点的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建立“全媒体业务格局”,着力实现“四个延伸”,即在筑牢国内舆论主导地位基础上向世界范围延伸,在筑牢传统媒体领域优势基础上向覆盖全网延伸,在筑牢新闻报道主业基础上向经济信息延伸,在筑牢媒体用户市场基础上向终端受众延伸。

  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我们关于媒体融合的认识更加深化,路径更加清晰,步伐更加有力。

  一是以打造优质产品为根本,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新闻产品是检验媒体融合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牢牢坚持“内容为王”,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本质特征,也是主流媒体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没有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新性内容产品,媒体融合就是本末倒置。

  今年春节,新华社推出《四个全面》说唱动漫MV,引发强烈反响。这一新尝试不仅成功打通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个舆论场,而且有效影响了西方主流媒体舆论场,实现三个舆论场全覆盖。

  今年6月20日,新华社推出以《微电影》形态呈现的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献礼。产品发布后,累计超过2亿人次观看,迅速成为一个“现象级传播”的全媒体产品。因搜索量骤增,“红色气质”被搜索引擎自动生成新词条,用新华社微电影内容定义了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概念。

  这只是新华社产品创新的缩影。从去年开始,新华社紧紧抓住供稿线路优化调整升级这一推进融合发展的“衣领子”工程,努力实现新华社新闻产品和供稿服务“三大转变”,即从主要满足传统媒体需求向满足全媒体需求转变,从单一、单向稿件提供向互动、交互发布模式转变,从单纯提供稿件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实现国家通讯社核心职能在新媒体领域的有效延伸。

  今年4月,新华社创建产品研究院,以产品创新推进融合发展,整合新闻、技术、研究等创新资源,推动形成覆盖全社的多层次立体化产品创新体系。

  新华社还修订了采编业务考核办法,突出影响力标准,推动更多优质新闻产品脱颖而出。无论是线路优化调整升级,还是成立产品研究院,都离不开产品。我们就是要通过打造作为通讯社主体业务的供稿产品、作为全媒体业态的重点产品、作为全社创新资源汇聚形成的各类创新产品,带动理念、内容、手段、技术、平台等各方面实现内在融合,进而形成新的体制机制流程,助推生产更高质量的全媒体产品。

  二是以构建“全媒平台”为抓手,探索新型新闻生产、发布模式。传统媒体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单一、单向、单纯的采、编、发流程。随着传播渠道多样化、用户需求个性化,这种生产发布模式亟须改变。

  去年7月,新华社组建了“全媒报道平台”,由全社9个部门派出人员共同组成。平台具有资源整合、融合加工、舆情监测、业务管理、影响力评估、远程指挥六大功能,文字、图片、视频、技术、网络等多个工种同台作业,围绕重点选题打造多种新闻产品。

  依托这个平台,我们打造了“新华全媒头条”融合品牌栏目,推出了600多组重点报道,在平面媒体推出“镇版之作”,在网络空间形成“刷屏之势”。目前,我们正对全媒平台进行扩容、提质、增效,推动形成适应融合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在产品创新、流程优化、品牌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以“打造强大终端”为重点,不断提升新闻报道覆盖面、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里,新闻舆论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我注意到,今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一组数据:“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手机网民6.56亿。网络特别是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

  新华社将“一网一端”作为融合发展的重点,提出了打造“网上通讯社”的构想。去年,我们以“让新闻离你更近”的理念,对新华网进行改版。目前,新华网在全球网站排名中稳居百强之列,超过CNN、BBC、今日俄罗斯等全球知名媒体所办网站。

  新华社客户端去年6月改版上线,今年2月又推出以“现场新闻”为标志的新版本,打造全息化、直播态客户端,推动了新华社采、编、发流程从线下向线上转型--记者“在线采集”,编辑“在线加工”,终端“在线展示”。新闻报道的所有环节都可在网上进行,由此,拉开了主流媒体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帷幕。新华社客户端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影响的新闻发布平台之一。

  我们还组织专门团队,建立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协同发稿机制,用19个语种向全球用户推送中国和世界重大新闻,日均发稿900条,粉丝总量超过1500万。后台数据显示,粉丝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

  四是以“锻造全媒人才队伍”为支撑,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新华社和其他媒体一样,面临全媒人才不足、采编人员流失的困境。这里既有历史形成的结构性问题,也有市场变化引发的竞争性原因。

  媒体竞争的关键在“人才”。新华社已确定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今年启动了“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培训计划,用三年时间轮训4000名左右采编技术人员。同时,在选人用人、人事管理等方面上出台一系列举措,努力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专业人才不断成长。

  五是以“先进技术”为引领,为融合发展植入技术基因。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机,这些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新华社都比较早地追踪、介入并加以运用。去年,我们推出了机器人写稿系统“快笔小新”,在新闻媒体中率先成立无人机队,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也成为新闻报道常态,一批新媒体产品在网络空间产生广泛影响。

  尽管如此,和互联网公司相比,和市场化新媒体相比,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主流媒体,技术基因先天不足。深入推进媒体融合,需要在技术基因植入上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

  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媒体融合发展正全面破题,作为中央主流媒体,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是我们肩上的担子,更是脚下的出路。我深信,只要找准方向,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早日建成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谢谢大家!(记者 燕帅)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海英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9986135624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