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传媒记者:“只为老区人民不再为用电发愁”
2016年08月22日 09:50:2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革命老区的发展如何?电力发展对于老区百姓的生产生活又有哪些影响?近期,中国电力记协、中国电力传媒集团联合发起“重走长征路 喜看新变化”特别报道,组织记者踏上红色故土,感受长征精神以及电力发展给老区百姓带了的获得感。

    一个个扎实的现场采访,如同一次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记者们欣喜地看到,革命老区正受益于推动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引领,受益于电力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引进等一系列的重点倾斜。

    江西瑞金

    ——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7月12日,记者采访国家电网红都500千伏变电站值班长张劲松。该变电站于2015年6月起正式投产,赣州从此形成了中、南、东三足鼎立的500千伏供电网架,赣南老区电力供应能力和能源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7月14日,记者来到江西于都采访中设国联110千伏仁风光伏电站,这是赣州首个11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的地面光伏电站。

    记者彭源长、王怡:进入原赣南苏区,虽不见沿海城市发达的街景巷貌,却能感受到百姓生活的其乐融融。通过走访地方电网公司及下属供电所,通过与老区百姓的交流,感受到经济发展需要电力先行。电力工人将10千伏高压电路延伸,新增变压器至百姓家门口;遇到用电困难,居民随时拨打供电所值班电话,客户经理移动号码更是家喻户晓。电力发展让老区百姓的生产生活充满希望,长征精神在每一位江西电力人心中流淌荡漾。

    广东韶关

    ——在红一方面军与国民党军多次激战发生地,农村电网建设积极推进,老区人民用电安全放心。

    7月25日,记者来到韶关南雄供电局,就南雄农网升级改造建设现状及趸售镇农电体制改革采访了该局相关负责人。

    7月26日,正值农忙时节,在有“江南第一世家”之称的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恩村晒谷场上,当地村民向记者介绍80年前红军途经村子的故事及农网升级改造前后村里的用电情况对比。

    记者陈细英:正如当年红军到来改变当地百姓的命运一般,如今百姓也满怀着享受大电网优质电的殷殷期盼。炎炎夏日,电力员工行走在碧空下,穿行于山林间,立杆架线有条不紊,严把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关,只为老区人民不再为用电发愁。80余年过去了,电力人在粤北山村的红色沃土以实际行动服务人民,诠释长征精神。

    湖南嘉禾

    ——在长征红三、红八、红一军团顺利会合地,铸锻造产业在电网改造升级的推动下全面开花。

    8月3日,记者在郴州嘉禾县“铸造一条街”一家小型加工厂采访。

    记者孔剑菲:“人人都有权利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这是采访过程中,桂东县供电公司党总支书记胡昭发对记者说的一句话。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早已习惯了现代电力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却忽视了这样的“福利”应该是人人共享的。为生活在大山里的几户人家,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架设十几基铁塔,实现“户户通电”目标,而一年下来收不回100元的电费,这样做值吗?疑问面前,电力人却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个坚定的答案。这就是电力人的动力、更是光明事业的动力。

    贵州遵义

    ——在四渡赤水战役重点战斗区域,电力供应成为矿产、白酒、红色旅游等多产业的有力支撑。

    8月11日,贵州遵义桐梓县板桥镇娄山关村,记者采访当地民居客栈老板对电能质量、电力服务的感受。

    记者来到贵州娄山关杉坪村,向当地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了解电力支撑景区建设发展的情况。

    记者刘泊静:近年来,遵义地区电源点、电网建设规划科学、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尤其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开始实施后,农村地区低电压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充足稳定的电力支持老区红色旅游等地方产业蓬勃发展。电力企业积极履行精准扶贫社会责任,一些贫困村已实现脱贫摘帽。电力扶贫、产业扶贫正在帮助革命老区造血发展,贵州革命老区也发生着喜人的变化。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让记者对革命老区发展的路径与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云南昭通

    ——在扎西会议召开地,电力企业有效助力产业扶贫。

    8月16日,记者在昭通市威信县,采访当地唯一健在的99岁老红军。

    记者徐秋玲:我的目的地是云南昭通市。还未到长征地点,已经在到达途中充分体会了“走长征路”的艰辛。8月16日,正式踏上采访之路。从昭通市出发去威信县,途中多为盘山路,常常左临峭壁,右是悬崖,下是滚滚泥泞般的江水。因之前大雨导致所经山路塌方有数十处。行驶路程超过300公里,途中经过隧道长达40多公里。抵达扎西后,通过实地走访,充分感受到扎西会议对长征胜利的重要性以及长征精神对当地人的感染和鼓舞。通过当地唯一健在的99岁老红军的讲述,深刻感受到电力发展对村民生活的切身改变,以及电网在国家产业扶贫政策中的助力作用。

    河南罗山

    ——在红25军长征出发地,新一轮配网投资建设好似给当地经济下了一场“及时雨”,电力成为招商引资、农户增收的关键突破口。

    记者张振兴:当地供电企业是红色文化的继承者,更是践行者。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生活中,供电企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采访中正值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关键时期,罗山县19个乡镇遍布施工点。我看到电力施工人员,冒着近40摄氏度高温,把水泥电线杆一步一步抬上山坡。黝黑的脸颊,流淌的汗水,呼喊的号子正一幕一幕在罗山地区上演。罗山供电公司一直走在长征的路上,一如80年前的红25军。

    更多阅读

    “重走长征路 喜看新变化”特别报道

    6月,中电传媒总编室统筹策划特别报道方案,计划沿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一路实地报道老区发展。

    7月,全媒体采访中心细化执行报道方案,将走访地点扩充至15个省区;并成立由报纸编辑部、全媒体采访中心、新媒体编辑部、网络电视台记者共同参与的全媒体采访报道团队。

    7月上旬起,采访报道团兵分8路先后奔赴革命老区。

    8月至10月,一篇篇记录革命老区发展风貌的鲜活报道,承载着对于老区发展的美好愿景,已先后并将陆续呈现在中电传媒全媒体平台。

    

    本文内容由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 庆祝建党95周年,中电传媒集团做了啥?
 
(责任编辑: 钟云松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23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