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李亚新:重走长征路 基层抓活鱼
2016年08月05日 16:11:4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重走长征路 基层抓活鱼

农民日报社 李亚新

    7月21日至7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新闻单位夜班编辑“重温长征史,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交流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央、全国性行业和省市新闻媒体的70余位同行一起,来到四川的雅安、泸州、内江3市,10天时间内深入7个区县参观、采访。虽然此行所到之处大多山高路远,有一半时间花费在了路上,但我依然觉得这次四川行收获颇多。

    这是一次重温长征史、传承长征精神的精神洗礼。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这次的四川行,我们先后参观了汉源县的苏维埃红色政府旧址、石棉县安顺场的红军强度大渡河纪念馆、叙永县石厢子会议旧址、古蔺县太平镇四渡赤水渡口及长征纪念馆等红色遗址、遗迹。在这些地方,通过参观大量的文物、史料和照片、复原场景等,使我重温了中国工农红军在80年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所面临的困境和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率领和指挥着中国工农红军一次次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一次次突破生死绝境,涅槃重生。当前,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崛起和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转变,我们传统媒体在市场上面临着发行量、收视率萎缩,广告业务下滑等困境,传统媒体该如何走好转型融合之路?我们目前的处境其实与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处境有很多相似之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传统媒体正在跨越这一历史瓶颈,而我们完全可以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养分。长征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人不畏千难万险、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和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审时度势的创新胆略很值得我们传统媒体继承和发扬光大。

    这是一次夜班编辑之间难得的业务培训与交流探讨。7月23日,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和新华社国内部总编室副总编辑胡清海,分别以“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防止报道差错”“编辑要把好政治关和导向关”为主题给我们做了讲座。因为他们两位本身都有多年的夜班工作经历,所讲的都是各自在多年工作中总结的经验,讲座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非常强,他们总结的很多经验,都可以直接借鉴到我们本单位的工作中。7月28日,我们在内江参观了新闻前辈、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先生的纪念馆。1935年,范长江先生从四川出发踏上长征路,采访报道中国工农红军。80年前的四川山区的交通状况比今天要恶劣百倍,而且他还要冒着枪林弹雨,随时有可能失去性命,他那不畏艰难险阻追求新闻真相的大无畏精神,很值得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学习。“中国社会需要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新闻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灵魂。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他的这些新闻理念,在今天依然可以作为业界标尺。此外,这10天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70余家新闻媒体的夜班编辑,不管是在采访的途中,还是在饭桌上,大家经常会进行业务探讨,交流各单位的夜班出版流程、人员配备、白班与夜班的衔接及轮换、减少差错的长效机制等,从这些交流探讨中,我也深受启发,吸取了不少有用的经验。

    这是一次践行“走转改”深入基层“抓活鱼”的采访。做了多年的夜班编辑之后,感觉自己的采写能力有些停滞甚至退化。10天的四川之行,我们先后深入雅安、泸州、内江3市的7个区县,发现和调研基层群众生动鲜活的实践,逐渐激发了我的新闻敏感和采访兴趣,发现了很多值得报道的新闻素材,比如:雅安市把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4.20庐山地震震中龙门乡的涅槃重生、石棉县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汉源县的农旅融合、内江市中区的观光农业等等, 都具备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很值得我深入挖掘并总结其经验,并通过自己所在的媒体,向全国推广。目前,我已经在本报刊发了3篇这次四川行的涉农图片新闻,剩余的稿件将在写完之后陆续刊出。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566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