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好作品要有灵性、灵气、灵魂
2016年07月23日 09:42:09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我眼中的名人】

  “巍巍起丰碑,耿耿是忠魂。”随着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的播出,气势磅礴的主题曲《大英雄》也在千万观众中传唱开来。而为这首歌谱曲的,就是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王黎光。

  二十多年间,从王黎光的妙笔下流淌出无数家喻户晓的动人旋律。《宰相刘罗锅》《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天下无贼》《京华烟云》《老大的幸福》等,几十部影视作品的作曲与配乐,都出自他手。

  有人认为,主旋律作品不好写、写不好。王黎光对此不以为然。“很多人,包括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歌曲不好听,是因为作品是主旋律。把自己的音乐不受观众喜欢的原因归咎于主旋律,认为似乎主旋律音乐就应该不好听,这是很大的误区。”王黎光摇头,“什么是主旋律,主旋律等于主流,主流等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受群众喜爱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主旋律作品。”

  要创作好主旋律艺术作品,他认为,应具备灵性、灵气、灵魂三个条件。就歌曲创作来说,灵性是采集民族民间音乐中最闪光的元素并把它巧妙地结合到作品中来;灵气是作曲家在与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碰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最大化才华释放;灵魂是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灵性、灵气、灵魂缺一不可,深入生活是获得艺术成就的唯一途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真正解决好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

  在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郁达夫曾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王黎光正是秉持着对民族英雄的敬畏之心,谱出一曲让人荡气回肠的《大英雄》。

  “彭德怀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英雄群体中的一员。我自己多次去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采风,在这些地方,都会感受到彭德怀元帅的影子。他在不断地追寻探索中,选择了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的人生道路,让我非常感动。”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王黎光认为,只有先触动自己的内心,才能创作出感动他人的作品。“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希望把我的感受、感悟融化到作品当中,分享给听者。今天的人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彭德怀等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突出的人格魅力不断牵引着我,让我敬畏,正是这种敬畏激发了我创作的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认为王黎光有些“刻板”。他追求理性、作息规律、衣着得体、发型保守而且几十年不变。“你怎么不像搞艺术的?”“你不像做音乐的。”这种话王黎光听了很多,不过这也正中他的下怀。他认为,艺术家的个性应该在作品中,而不是在生活中。艺术家应该在艺术的世界里标新立异,而不是在生活中处处彰显怪异。

  1986年,王黎光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研究生班。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影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几十年间,他在新闻与音乐两个似乎不太搭调的领域间游刃有余,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去年,他离开北京电影学院,履新成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在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为中华民族音乐鼓与呼。今年春晚最火的节目之一——《华阴老腔一声吼》,就是经他和众多艺术家推荐登上春晚舞台的。

  “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源于生活,既接地气又创新出彩,雅俗共赏。这首歌让我们强烈地意识到,中华民族的音乐元素是那么精美,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它是时尚的。它的成功,关键在于华阴老腔的魅力,传统音乐元素没有随着岁月而失去光泽,它在现代音乐的包装下还能熠熠生辉。”王黎光说。(郭 超)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钟云松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534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