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前线的特殊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记者
2016年07月19日 10:01:56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逆水而行的使命与责任

  《湖北日报》记者周芳在洪湖金湾渔场采访抢险的渔民。李溪 摄

  □《湖北日报》记者 周芳

  入梅以来,湖北地区遭受连续强降雨,尤其是6月30日开始的第四轮强暴雨让不少地方成为一片泽国。湖北也因此打响了抗洪救灾的保卫战。

  《湖北日报》编辑部紧急成立14个防汛抗洪报道小分队,记者们奔赴抗洪抢险一线。连日来,我所在的小分队辗转湖北监利、荆门城区、钟祥、京山、洪湖等地,奔波着,感悟着,也思考着。

  感动:让铅字内化成温暖力量

  报道,是在感动中开始的。

  7月2日21时,小分队直奔抢险现场监利县毛市镇丁家村。

  连续暴雨,全村3000多亩稻田化作一片汪洋,352户村民的农田被淹,最深处可达1米。排涝,刻不容缓!但全村上下,没有一台水泵。

  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余训志、宋爱成等4名村干部拿出自家积蓄、寻求亲戚帮忙,短短几小时内凑了7万元,购买3台水泵。马达声响起,村民燃起了希望。

  在沙洋县沈集镇双堰水库的堤坝上,为迅速降低水库水位,该镇防汛办决定动用虹吸管导流,加大泄洪流量。然而,虹吸管安装在泄洪闸口,需要人工引水才能运行。安装过程中,巨大的吸引力能轻易吞噬掉一条生命。

  谁去?生死面前,该镇自来水厂党支部副书记罗兵挺身而出,完成了任务。

  这些,都是采访中的些许片段。党员干部关键时刻的担当与责任、老百姓对家园的眷念与热爱,都深深打动着小分队的每一位成员。

  这些感动在每天的采访中持续着,这些感动在报端成为历史的叙述时,也内化为我们走过一村又一路的坚强力量。

  责任:像战士那样逆水而行

  作为一名记者,难以两全的时候很多,但报道一线是每个记者的使命和责任。

  接到任务时,小分队记者赵峰已在外连续出差半个月,刚刚回到家的他,来不及陪儿子待一小会儿,同样也出发了。

  在钟祥市采访天门河溃口时,晚上暴雨如注。得知救援队要夜探溃口、为抢救研判方案时,我和小分队记者杨富春立即争取跟随指挥长一起上船。

  顶着大雨,我们在左右摇晃的小机动船上分工协作,我撑伞,杨富春借助微弱的照明灯记录采访内容。上岸时,他脚打滑,摔进了淤泥。

  在洪湖围堤采访时,小分队记者张茜踩着稀泥查看险情,有时一天连续采访工作十六七个小时。

  我了解到,报社其他小组的同事,为记录一线抗洪,有的踩在半米深的水里采访,有的采访车还撞到了高架桥护栏上,有的饿了都来不及吃饭就啃几口饼干。但无论多艰苦,没有一人喊苦,反而很多同事主动请缨,要求到防汛一线战斗。

  因为,走进一线,报道一线,永远是记者的责任。

  思考:有思想才有生命力

  灾难报道,如何选题?如何把握?

  有媒体报道《都是湖,找不着北》,调侃中无视身处其中百姓的疾苦,无视干部群众的艰苦救援。

  聚焦实际汛情,反映真实情感。在思考中,小分队采写的《砥柱中流》《冲不垮的党员精神》《请党组织在抗灾中考验我》等报道,全面描写共产党员在抗灾中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展现了新时期的干群关系和党员精神。

  我们思考,为什么都是大雨,有的地方损失相对较小?《冲刷思想的行洪道》稿件,则对未雨绸缪防汛救灾提出呼吁。

  我们思考,未来如何应对极端自然天气影响。暴雨洪灾虽是天灾,但通过采访了解到,有的湖泊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少,有的已年久失修,亟待引起重视。

  理性却不失温度、主流却不失特色、生动却不失厚实是我们的报道追求。如果说,责任可以让我们写出很多的稿件,但唯有思考才能让我们的报道有生命力。

齐心打赢报道战役

  7月10日,《池州日报》记者江志(前排右一)、刘莹(前排中)在池州市贵池区江口街道办事处查村圩采访抗洪抢险情况。唐传信 摄

  □本报记者 杜一娜

  安徽池州的雨从6月18日入梅开始就下上了。这让很多人意识到,汛期开始了。直到6月30日晚,暴雨突然来临,侵袭长江所流经的大部分省份和城市,池州也没有幸免。池州日报社火速派出多路记者奔赴灾区一线采访,留守后方的编辑时刻关注前线灾情,前后方配合,齐心打赢了一场防汛抗灾的突发报道战役。

  她是记者也是志愿者

  在池州日报社紧急安排部署采访的记者中,陆寒芳是其中一员。她既是报社的一名记者,也是报社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7月5日,赶到安置点杨店村万成小学的时候,这里已经安置了200多个受灾村民,而且这里以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陆寒芳到达之前的一天,这里仅以矿泉水和面包充饥,她到的当天刚好这个安置点开火做饭。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老人非常不安,情绪有些波动,也有些牢骚发出。“他们主要还是担心家里的房子,忧虑大水何时才能退去,可以尽早回去看看。不少老人都没有带任何东西,被转移时只有身上一套衣服。”陆寒芳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在电话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还是从她的语气中听出了她在惦记那些曾经采访过的安置点的村民。

  在大灾大难面前,记者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但也应当是一个疏导员。陆寒芳发挥了自己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作用,一边与安置点的老人们吃饭,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同时,还给老人们讲解和传达一些市委、市政府防汛抗灾的最新部署、部队防汛救灾的最新进展、救灾部门的物品发放等情况。她告诉老人们,政府以及不少爱心企业和人士已经紧急调配了棉被、食物、衣物、药品、蚊香等物资,陆续会运抵这里,灾后,政府也会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请老人们不要有过多担心,不要有后顾之忧。

  “水灾面前,感同身受。我其实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安慰他们,帮助他们。”陆寒芳说。

  全家动员诠释坚守

  吴津晶,是《池州日报》的一名编辑。因为父亲患肺癌,已经是晚期,需要药物控制病情以免恶化,7月2日当天,她正陪父亲去合肥市取特效药。途中,她接到报社要求全员回社、严阵以待的通知。“我在途中把这个情况和父亲说了,父亲很快就决定当晚不在合肥住宿,取上药马上就返回池州。”吴津晶告诉记者,自己与父亲感情很深,在父亲身体状况如此糟糕的当下,她想多陪陪父亲。可是,在天灾面前,媒体人又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岗位,为受众报道真实信息、传播大爱。吴津晶感到左右为难。

  “父亲1985年入党,已经30多年了。我虽然也是个党员,但是没有父亲那么高的境界。”关键时刻,老党员表现出的坚定意志感动并教育了年轻党员,吴津晶与父亲当晚一起返回池州,她也回归岗位。

  更加凑巧的是,就在这场暴雨袭击安徽的当天,按照报社的统一安排,吴津晶第一次接手要闻版的编辑工作。与之前的版面相比,她感到很紧张,又遇上防汛抗灾的重大报道,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平时6点就能回家了,可是从7月2日开始,每天都在晚上11点半后结束,最晚还会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最开始的几天,我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可是看到报社在一线采访的记者都在拼着性命采访,采写的稿件又那么感人和鼓舞人,我觉得如果自己不努力工作都对不起大家。”吴津晶说。

  这些天,陪吴津晶加班的还有她的宝贝,一个还不到两周岁的小女孩。孩子还没有断奶,睡觉前需要妈妈的陪伴,于是每天晚上10点多时,丈夫带着宝贝女儿到报社找她。给孩子喂奶、哄孩子入睡,直到吴津晶把工作做完,三人才一起往家走。

  遇见典型就兴奋

  7月4日,池州日报社安排一路记者4人去池州市石台县矶摊乡、大寅乡采访,可是进入石台县没多久,前方记者就与后方失联。这可急坏了后方负责的同志们。所幸,当晚,前去采访的记者们克服万难回到了报社。

  江志是前去采访这条线的记者之一。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7月4日当天,大水已经把石台县所有的移动、联通建立的基站冲毁了。他们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深入石台县的山区,因为那里是池州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他们想看个究竟。在离大寅乡政府大约200米处,出现了一段公路塌方,这里是省道,大寅乡六七万人通过这条道路出行,而且采访时听说在前方还有五六辆旅游大巴被困,救援部队已经开始抢修道路了。经过了解他们得知,有一个当地人,退伍军人,在部队时是工程兵,回乡后仍然热爱并一直从事自己的专业,这次救援,这个复员军人自发地开展救援,为当地的抢险做了不少工作。这个典型让他们感到很兴奋,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处境。

  7月4日晚7点,江志一组4人回到池州市。第二天他们得知,他们回程所走的那条公路7月4日晚8点塌方,石台县成了四面都不通车的孤岛。

  记者问江志,“你害怕吗?”他在电话中很淡定地说:“不怕,我们还是很熟悉情况的。我们没什么,就是做好自己的采访而已。”

  因为江志他们的采访和见闻,读者了解到当地受灾和救援的真实情况,也为防汛指挥部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依据。7月8日,当记者联系江志时,他说,石台县已经恢复通车,电力、通讯等各方面设施已经抢修成功并恢复。

沉到“水里” 才能捉到“活鱼”

  □《湖南日报》常德分社社长 周勇军

  进入主汛期以来,作为《湖南日报》的派驻记者,我们聚焦和关注的焦点是常德的沅水、澧水两条河流域和江河众多的安乡县。7月4日下午,我在一则综合新闻里看到7月2日石门县出现第三次强降雨,导致该县维新镇中渡水村响水洞地灾点发生严重山体滑坡。虽然新闻发生的时间已过了两天,但我想到这炎热的天气加上时而飘落的大雨,转移户安置得怎样?村民的人心稳不稳定?这里面肯定有“活鱼”。于是,我们连夜驱车赶到160多公里外的中渡水村采访。

  进入该村采访,回到镇政府写稿。为了能及时赶上第二天见报,容不得多想,一篇900多字的见闻,不到半个小时就传回了报社。这篇《山体滑了坡 人心比山稳》的现场见闻刊发后,社会反响大,读者评价好,还被多家媒体转载。一篇小见闻,为何反响好?回过头来看,有些感受和体会。

  用脚丈量,才能感受危情。那天夜晚,当我打着手电筒,在村民带领下,踏着泥泞的路来到滑坡点时,那段路平时只需要十几分钟,而我们却走了半个多小时。听着村民们的介绍,仿佛镇村干部冒死转移群众的画面展现在了眼前。这处滑坡点,有五层断裂处,长度有200多米,,险点内居住着25户80多人。若不是镇村干部巡山时及时报警,转移这些群众,后果不堪设想。在滑坡现场听村民讲述时,我对“党员干部过得硬”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用眼观察,才能抓住细节。在采访时,我看到镇党委书记夏永新右腿膝盖处缠着纱布,在和群众交谈时,一旁还放着一根拐杖。这个细节,引起了我的好奇,我问了几次,他都避而不谈。还是镇干部告诉我,夏永新6月下旬右腿患急性滑膜炎,本在医院住院。进入主汛期后,他强行回到镇里,平时就在办公室打点滴。哪里出现险情,哪里的村民有需求,他就拄着拐杖出现在哪里。怪不得乡亲们发出感叹:“只要干部在,俺们就不慌。”党员干部的闪光点,经过百姓朴素语言的表达,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

  用心倾听,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新闻。山体滑坡后,转移户安置得怎样?这个村的禾坪里,都搭有1—2顶救灾帐篷,大多数都空着。采访时记者看到,转移户大都被村民迎进了自己的家门。原来中渡水村是个土家族村,村民们素来就乐善好施,不管哪家有了难,都会帮衬一下。当村支书看到天气热,又下雨、蚊虫多,一时半会儿转移户不能搬回原处,就号召各家各户把受灾的村民接进了各自家门。在一些村民的家里,无论是接纳转移户的群众还是转移户,大家说得最多的是感谢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爱,以及镇村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

  在村民盛星星家里,转移户盛开喜一家三口就住在他家的正房里。盛开喜一说到这家人对他家的照料,眼里就噙满了泪水。而盛星星却认为,这是应该的,无非就是多添了3双筷子和3只碗。从党员干部的担当,到乡亲们对转移户的帮衬,到处都是浓浓的人间真情。

  这篇见闻的采写,给我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坐在办公室找新闻。更重要的是“坐等新闻”会失去党报的公信力和感召力。因此,记者必须沉到“水里”,才能捕到“活鱼”。

“很累很痛 但很快乐很充实”

  □《黄石日报》记者 左聪

  6月29日中午,我当时正在铁山区采访专栏稿件,接到新闻中心主任的电话时他告诉我要去驰援阳新。两点半左右,天下起暴雨,我来不及收拾行囊,便与同事一起赶赴阳新与驻站记者田城会合。

  3点10分左右,我赶到阳新白沙镇汪颈武村潘新组李连家,与田城一起采访李连事迹。然后赶赴阳新县城去阳新县民政局、水利局采访阳新全县灾情和防汛情况。当晚,我们在阳新新阳网办公地点连夜写稿,第二天,《永不凋零的“白莲花”》《阳新玉湖溃口昨凌晨成功封堵》两篇文章见报,在阳新引起强烈反响。

  而那天晚上,在阳新的兄弟们给我过了一个简单的生日。

  6月30日,我与田城穿梭在多个抗洪现场挖掘新闻线索,而下午的采访又碰到“坨子雨”,铲车师傅周师、邢际芳,浮屠镇副镇长石燕青正在港堤铺设防水布,眼看乌云压顶,为了抓住勇士们抗洪的瞬间,我与田城心有灵犀,决定在现场帮忙、记录。

  当晚,我们虽然很累很困,但真的是咬牙写完了《玉湖抗洪抢险七壮士》《社会各界点赞李连》等新闻稿。

  7月1日凌晨2点,我刚在宾馆躺下不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妻子从黄石打来电话,大哭着说:“儿子高烧抽搐,有生命危险。”接完电话,我穿上衣服,连夜赶回黄石。

  阳新到黄石,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尽管车子一路奔驰,但我还是感觉太慢。车子直接到医院,看到儿子病情有所好转,但还是昏迷不醒,我坚强的心顿时崩溃,整个人都在发颤。

  而一天之后,2日下午,报社新闻中心群通知要开紧急防汛报道会,我没有犹豫赶到报社去领任务。次日,我便赶赴下陆区开防汛新闻报道会,并到牛角山、发展大道、伍家洪大道3个现场实地查看,随后的几天里,每天白天就去不同的灾区现场,晚上抓紧时间赶稿子,即便是7月7日黄石天晴了,但灾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的工作态度依然没有一点放松。

  这一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永生难忘,其间,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儿子的危急病情也让我着实惊吓。这一段时间,虽然很累很痛但很充实,每天8点出发,晚上12点回家,与抗洪勇士们一起吃一起排险,被爱心人士、群众的大义深深感动。

  集团领导靠前指挥,亲临一线采访报道的敬业精神让我不断增强决心和信心。

  同时,新闻中心的同仁们也让我非常感动,患高位肠梗阻刚出院的记者董浩来不及休息,毅然投入到抗洪一线;刘佳爬上开裂山体查看现场;徐洁身怀六甲毅然奋战在一线;新闻中心组建党员突击队,主任亲自领衔,海涛、肖琼、杜鹏积极响应深入阳新、大冶一线采访,驻阳新记者田城已经连续奋战了10个日夜……他们的名字可能对于你是那么的陌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记者。

  而无论是现场看到的,还是我们设身处地感受到的,最深的感触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越在危难时刻,越能显示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是灾难深重,越能挺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523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