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学子重庆行】心得体会:重庆的历史底色与当代亮色
2016年06月23日 15:16:5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参观装置艺术展品

    重庆之行第一天,国新班的第一站是位于沙坪坝区的郭沫若旧居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早上10点,我们在烟雨蒙蒙中启程前去探访这一抗战时期文化人士往来聚会的地方,寻找历史的痕迹。

19391945年,郭沫若曾在此长期居住和办公,这座晚清四合院式的木质建筑曾是重庆文艺界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抗战统一战线的阵地。郭沫若的《屈原》、《孔雀胆》、《虎符》等文学作品均诞生于此。尽管旧居没有保留很多当时文人生活起居的器物或场景原貌,从珍贵的照片和书信等材料中,依稀能够想象出郭沫若、巴金等文人在此以笔为戈写下不朽名作,以文学和艺术之力巩固民族抗战的营垒。

由此想到前些天读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小说《暗店街》,主人公寻找自己在二战时期丢失的记忆,线索无疾而终,身份认同都无法拼凑。可以联想,战争时期,一个人如果在精神上流离失所,就会像《暗店街》的人物一样,其“身份认同”陷入一个黑洞,历史坍缩、重建,琐碎细节都无从寻回。而只有坚定支持正确的时代潮流的个体,才能在混乱当中理清来龙去脉,其行动和意志都掷地有声。

记得人大文学院孙郁老师曾说一个写作者应当“在而不属于当下”,应当与一个时代“又远又近”。“远”是指文学创作需要有超越此时此地格局的恢弘视野和意识,“近”则要求写作者立足于当下精神和主旋律,与时代共呼吸。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把握自身与此时此地的“距离”,深刻结合时代的宏观需求。在这个充满娱乐喧嚣的年代,需要摒弃浮躁盲从心理,把握最本质的现实问题,又要怀有独立思考的远见卓识。这也是我院赵启正院长在人大新闻学院院庆60周年时所讲“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的内涵。

川美毕业生作品展

午餐过后,我们来到位于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的罗中立美术馆,这里是重庆最大的省级美术馆。色彩明艳的建筑外墙格外吸睛,浓烈的现代感扑面而来。虽然山城今日阴雨绵绵,馆内参观者仍是络绎不绝,可见艺术在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63-21日,以“开放的6月”为主题的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在罗中立美术馆进行,我们有幸欣赏了川美学子的作品。油画系学生的毕业作品位于展览第一部分,雪白的内墙成为绝佳的底色,画作布局错落有致,内容前卫,笔法精美。

画家张其开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家在创作中凸显的中国元素,在今天已经被年轻学子所传递的“全球经验”所取代,“去身份化”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事实上,川美中国画系的学生作品同样有如此特点,传统技法与现代表达形成了新的融合。

艺术是生活的浓缩,中国当下与世界的交互前所未有地剧烈,这也表现在了川美学子的思考中,彰显出城市国际化视野在年轻人眼中的宽度。今天我们讲“中国故事,全球价值”,而川美学子的作品正是全球价值中国表达的有机载体。

一天的行程在沙坪坝农区结束,我们期待明天对重庆地区农民生活和生态农业发展有直观体悟。(中国人民大学2015级国新班 史越、张楚楚采写,王岚昕、史越、吴凯摄影)

国新班同学拍摄抗战文人资料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4603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