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谈中国新闻奖摄影初评:喜忧参半 单幅佳作难寻
2016年06月03日 15:02:50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4月23日至5月17日,受中国记协委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单位先后组织了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等项目作品的初评工作。在评选中,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打动评委?他们对作品有何评价?我们将陆续推出评委对作品的点评,今天让我们听听新闻摄影初评评委怎么说?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会会场

    喜忧参半 不吐不快

中国摄影家学会副主席 邓维

    本次中国新闻奖摄影初评让我喜忧参半。喜的是

    ·去年我国摄影记者反映国内重大事件表现优异,作品出色;

    ·在反映国外重大事件时亦有许多佳作,这是要肯定的。

    忧的是:我们新闻摄影这些年来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现。体现在三个方面:

    单幅新闻图片的水平差强人意

    评选中,对比组照,单幅作品无论是整体表现力还是专业素质难令人满意。要么导演摆布痕迹明显,为唯美而失真,要么新闻事实模棱两可,不知所云。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见仁见智,我认为摄影记者应有的现场抓拍能力不足,现场判断、现场瞬间、现场影像特点把握能力还应加强。不深入采访,不努力抓拍,漠视新闻真实性原则,任意摆布经营所谓“大片”,许多新入行的年轻摄影记者以为新闻图片就是这么拍的,贻患无穷。

    片面强调和生造“视觉冲击力”

    评选中,尤其是在组照中,不少作者将自己认为视觉冲击力强的照片,不管重复不重复,一股脑地堆上去,以壮声势。当然,表现力强的片子肯定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未必是那种仅仅有外在形式刺激感官的东西。真正有冲击力、有感染力的,是能打动人心的影像。例如,去年欧洲难民潮初期,西方各国没有真正重视难民的安危,直到两岁的叙利亚小难民溺亡后静静地卧尸海滩的照片刊出后,这一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才促使西方各国转变难民政策。那个静静的画面之所以有那么强烈的震撼力,正因为他无声地呼唤着人类良知。真情实感是最能打动人的,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照片在片面强调“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忽略了这一点。

    缺乏对国家发展大局与重要举措的理解把握

    在社会变化巨大或调整发展的关键时期,往往是新闻摄影跟进与彰显作用的黄金时期,因为见证进程、纪录历史、报道新闻原本就是新闻摄影的本质。本次评选中有反映“一带一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等等方面的照片,但存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情况,无法反映出我国在历史节点上的现实状况与历史意义。如果平时不关注,不做功课,一问三不知,拍摄时难免脑子积累不够,画面基本都是复制宣传口号。诚然,新闻图片的特征是以小见大,不必贪大求全,但问题是如果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了解,想要见证进程、纪录历史、报道新闻就会很难。改革开放近40年,新闻摄影同步发展,新的时期、新的问题、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做及时跟进的专业探讨,反思和梳理我们的不足与短板,这样才能加强对国家发展大局与发展措施的理解把握。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会会场,评委集中审看作品。

单幅照片为何越来越难让观者兴奋?

中国摄影报社副总编辑柴选

    在评选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过去新闻奖评奖中,会有一些新闻事件的单幅照片展现“决定性瞬间”。在这几次评选中,情况是,往往看组照时评委还能有些评议和争论,而面对单幅照片时,大家多默不作声,单幅照片越来越难让观者兴奋。究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传播环境的改变,让我们有更多机会接受全面丰富的视觉信息,当图像不断集束进入视野,便很难有某个瞬间会成为其中的经典被凝视和“过目不忘”了。单幅照片本身的经典性除摄影师功力等内因决定外,还要赶上“决定性瞬间”并及时以合适的方式拍摄下来。那些在某个层面获得公众共鸣和传播度较高的单幅照片,也多是因为有公共话题介入解读而产生的,而且与此瞬间关联的诸多不同画面几乎会在同时得以传播,作为其中代表的单幅照片作用更多在于引导观看者去全面了解,深入解读。

    其次,从摄影本身来看,对一个话题的持续关注和深度挖掘才是体现其价值的重要方式。摄影的专业性更多要体现在深度和视觉探索方面,这两个层面都需要不断精进。最重要的是,摄影在传达“是什么”的层面已然不再重要了,更值得期待的是,摄影要努力告诉观看者“为什么”。(评奖办)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 评委在现场 | 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是怎样评出来的
·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摄影参评作品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409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