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5)》中文版
2016年04月29日 08:11:2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新华社顺应互联网和信息传播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数据化发展趋势,以“开放、创新、协作”的互联网思维求新求变求发展,加强对新媒体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新媒体之路。以提升新媒体内容传播能力作为建设“网上通讯社”的重要抓手。打造全媒报道平台,探索现代通讯社采编流程再造。全媒报道平台践行“实验田”“示范园”“孵化器”理念,突出“融合”功能,全年推出300多组“新华全媒头条”,打造适应融合发展需要的“统一指挥、多部门协同联动”的“中央厨房”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全媒体报道理念和手段,实现新闻产品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全覆盖。重点推动新媒体专线提质升级,以大数据、可视化、图形化、轻量化产品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供内容支撑。打造更强大的传播终端,“新华社”客户端和新华网先后改版。2015年6月8日,“新华社”客户端新版正式发布上线,新华社新闻通过客户端直达亿万网民。新版客户端上线当日,单条稿件最高点击量超过700万人次,页面点击量超过7000万。截至2015年底,总下载量超过1亿,居中央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首位。2015年6月15日,新华网新版正式发布,在新闻网站中率先实现全媒体化和移动化,桌面端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2亿,移动端日均覆盖人群超过1.3亿。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发展,推动采编业务与技术手段深度融合。2015年11月7日,新华社机器人写稿系统正式运行,机器人“快笔小新”正式上岗,系统适用于体育赛事、经济行情、证券信息等快讯、简讯类稿件的写作,日均智能生成稿件约100条。新华网率先成立新闻无人机队,参与多次报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以高空鹰眼提供独特视角。

    光明日报社以融媒体中心为依托,逐步建立包括报纸、网站、移动互联网产品、社交媒体平台、楼宇信息屏在内的多载体多层次的传播报道体系。经济日报社利用新技术新载体,推动报纸、网站、法人微博等梯次传播,形成各显所长的立体化传播格局。地方报业中,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等均在媒体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期刊方面,全国已有95%的期刊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数字网络出版业务,全媒体生产传播形态逐渐形成,数字转型已经成为全行业发展战略。此外,众多期刊推出了手机杂志、Ipad杂志、网络资料库、移动客户端等产品,并开展了微博微信营销和电子商务活动。

    3.继续推进报刊体制改革。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就5个重点方面的改革任务提出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推动党政部门与所属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创新网络出版管理机制,规范出版物内容网络传播。规范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建立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优化出版市场管理秩序。

    二是增强新闻出版单位发展活力。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改革,继续推进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探索国有出版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经批准允许有条件的国有控股上市出版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鼓励和支持传统出版传媒与新兴出版传媒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出版企业兼并重组。

    三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出版产品和要素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出版产品信息交换平台,着力推动出版信息标准化建设。鼓励和支持版权、股权、商标、品牌等交易。促进出版资源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有效对接,促进出版与科技深度融合。制定制作和出版分开的实施办法,在坚持出版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吸纳社会资本从事除出版以外的图书期刊前期制作和经营发行业务。

    四是推进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更好发挥农家书屋效能,扶持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工作,健全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工作机制。

    五是提高新闻出版开放水平。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本土化的运作方式,大力推动新闻出版走出去。推进“经典中国”国际出版、“丝路书香工程”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边疆地区新闻出版走出去扶持计划。

    2015年,中国继续做好中央和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收尾工作,核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事业法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05家、涉及报刊141种,185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报刊出版事业单位进入分类改革阶段,报刊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有序推进。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周柏豫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320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