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正能量重庆在行动 各界群众热议网络谣言治理
2013年09月05日 08:50:46  来源: 重庆文明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调查:超四成受访者或无意中成为“谣言推手”

    连日来,全国公安机关展开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记者对1820名重庆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8%受访者明确表示支持重庆市网络媒体协会的倡议。

    辟谣不如谣言关注度高

    调查显示,86%的受访居民认为当前存在不少网络谣言。其中,51%的人觉得网络谣言“非常多”,而超过四成人觉得,可能在无意中传播过谣言,成为“谣言推手”。

    接受采访的80后公务员王念佳就认为,如今不少谣言编造得十分完美,真假难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出现时,如果常规权威渠道中的信息量较少,很多年轻人往往会在微博上搜集信息。“而与谣言的轰动效应相比,辟谣却来得十分无力。”王念佳曾被一则“有图有细节”的微博谣言误导,并跟着一大票人转发。然而,当“辟谣帖”出现后,关注和转发的人却寥寥无几。

    网络谣言加深社会矛盾

    调查还显示,71%受访者认为,网络谣言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大。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邱驷担心,对于一些还没有足够辨别力的青少年来说,一些谣言会扭曲他们的价值观。

    而在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袁智忠看来,我们本就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而谣言制造者为实现个人私欲,利用和挑拨民众的不良情绪,最终不但不利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可能加深社会矛盾。

    官民信息对称是关键

    那么如何杜绝网络谣言?59%的受访者首选“谣言止于公开透明,权威部门应及时发布准确信息”;49%的人建议建立打击网络谣言的长效机制,持续打击、以正视听。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指出,只要官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消除,老百姓对谣言的热衷程度就难以降低,所以,制止谣言的关键在于填平老百姓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鸿沟。“在思考如何制止谣言的同时,我们也许更应思考,在未来如何重建有关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胡泳说。

    此外,邱驷还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造谣者与传谣者给予相应的处罚或警示,提高造谣传谣的代价。另外,公众人物应守住底线,不仅不信谣传谣,还要适当地履行辟谣与制止谣言扩散的义务。同时,一方面,大家应提高警觉,明白越是劲爆的信息越有可能失真;另一方面,大家不能因网络的匿名性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应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重庆各界群众热议网络谣言治理

    全国公安机关近期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引发重庆社会各界群众的关注和热议。不少市民表示,支持净化网络环境的举措,认为网民应坚守“七条底线”,不传谣、不信谣,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青年教师杨晨说,在网络信息时代,言论传播速度非常快,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大,当谣言搭上了网络“顺风车”,往往会变得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致使受害方“百口莫辩”、“痛苦不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言论在网络上同样应该受到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制约。铲除网络谣言,需要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行动,更需要相关部门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制度环境。”

    “我每天都会从网上汲取大量信息,有时也会感到内容繁杂,真假难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级研究生陈凤鸣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针对网络谣言治理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既及时净化了网络环境,也给每个网民敲响了警钟。“我们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比较多,更应该树立责任意识,遵循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底线,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杜绝起哄、围观等心态,绝不盲从,自觉抵制谣言传播。”

    网友“淼淼”表示,互联网是网民共同的家园,如果网络变得污浊不堪,成为谣言集散地,没人会从中真正受益。“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要用理性、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网络信息。同时在谣言刚刚冒头时,希望管理部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使谣言止于真相。”

    北部新区团工委干事谭成凤长期从事青少年工作,非常关注网络谣言治理行动:“治理网络谣言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现在孩子‘触网’年龄呈低龄化趋势,各种谣言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只有净化网络环境,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明辨是非善恶,健康成长。”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国全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574132692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