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民视角展现民生新闻魅力
2013年08月13日 15:42:38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核心阅读

    民生新闻报道应注重平民化形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平民化的报道语言,是拉近媒体与群众距离的有效方法,这种了解群众,尊重群众语言习惯的做法,正是平民情怀的具体表现。用方言俚语不仅能唤起群众对媒体的好感,更能让群众感知到媒体的平易近人,这样他们才能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最终提高了民生新闻的质量。

    □刘月芹

    民生新闻是基层群众通过媒体向社会讲问题,谈看法的重要渠道,而这个渠道的话语权不在基层群众本身,而是在于新闻媒体,因而办好民生节目,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在实现这一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障碍,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还在于平民情怀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只有站在群众角度,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才能切实将民生新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民生新闻当前的困境

    报道深度尚浅,选题不够集中。民生新闻就是要以贴近人民生活为基本原则,力求报道群众的身边事,因为这些事情是老百姓自己的真实事情,也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群众通过新闻报道能对自己的状态和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在了解新闻中也能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行动力。这就要求新闻事件的选取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有些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范围覆盖面甚小,小范围内稀少的新闻资源不足以应对常态化的民生新闻栏目,最终导致新闻报道只能选取一些新闻价值较小,甚至毫无新闻价值的小事来报道,严重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更无法满足群众的期待。

    报道内容偏离民生取向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的一些民生新闻节目出于吸引群众眼球,迎合低级趣味的动机,经常在民生栏目中推出一些与民生问题无关的娱乐新闻,明星、色情、暴力在民生节目中屡见不鲜,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收视率,但无形中损害了民生节目的严肃性和舆论引导能力,背离了民生节目的初衷,承担不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影响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

    对趣味性的重视大于民生新闻的严肃性。某些民生新闻注重打造新闻的趣味性,结果对趣味性无节制地发挥严重损害了新闻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单纯地娱乐大众而忽略了民生新闻向大众传播真实事件的责任。民生新闻内容应直面群众生活中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实现媒体传播的教育功能,增强媒体舆论引导能力,这就要求对新闻资源应科学地整理策划,使民生新闻尽量接地气。但是现在有些民生新闻却出于短期的经济利益考虑,只顾娱乐大众,忽视了对新闻资源的深度挖掘。

    外部环境导致民生新闻质量下降。民生新闻是在群众中间发现问题,找到社会的症结,而有些时候新闻工作者不是没有发现问题,而是对于发现的问题力不从心,例如,对于采访中发现的民生问题,记者通常带着这些问题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采访,寻求合理解释,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是政府工作中出现疏漏或工作不力导致,政府人员在面对这样的采访时总是避而不见或是再三推诿,导致有些民生新闻中报道的民生问题无法完整地呈现给观众,最终使新闻报道遭遇尴尬。

    民生新闻的发展对策

    民生新闻在发展的进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民生新闻事业的发展完善。民生新闻如何体现采访和报道的平民性,是在探索实现民生新闻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所谓平民情怀,就是在高度自觉的意识支配下,满含感情地对普通民众的民生问题进行报道的一种强烈意愿,希望通过报道能够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基层民生,全社会共同努力破解基层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以平民视角报道新闻内容。比如杭州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民生记录》栏目,以“听民声,诉民愿,群众疾苦在耳畔”为宗旨,借助“走转改”活动的推动大力完善了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为基层群众做了大量新闻报道工作。该节目虽然没有涉及重大国内外政治经济问题,但是对基层民生问题的报道始终深深吸引着万千观众。这里有农民关心的气象预报分析,有为庄稼除虫害的农科栏目,也有老百姓对当今电价、水价等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看法的专门栏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群众看来却都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在电视节目中出现充分显示了新闻工作的民生情怀。这些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民生记录》立足民生,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通过基层报道,媒体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

    《民生记录》曾对杭州市某小区停水给居民带来的极大不便做了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但了解并记录了居民因为停水而造成的诸多不便,还试图通过努力找到停水的原因,了解恢复供水的情况,为此记者分别走访自来水公司、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等相关部门,将停水问题从头至尾理顺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在恢复供水方面也起到极大作用,真正通过舆论的力量为群众排忧解难。

    平民化的报道形式。民生新闻报道应注重平民化形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平民化的报道语言,是拉近媒体与群众距离的有效方法,这种了解群众,尊重群众语言习惯的做法,正是平民情怀的具体表现。用方言俚语不仅能唤起群众对媒体的好感,更能让群众感知到媒体的平易近人,这样他们才能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最终提高民生新闻的质量。

    展现平民化的新闻魅力。感人故事、人文关怀和舆论监督是民生新闻的三大魅力因素,比如山东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有一档栏目——《关注》,该栏目报道的人文关怀充分展现了平民化的新闻魅力。《关注》栏目中有一部分关注的是目前生活在老百姓中的留守儿童、不幸少年以及菜农等,通过对他们的报道来引起社会对这些小人物的关心关注,弘扬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散发的坚韧、伟大的精神,通过对这些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形象再现引起社会民众的关注和强烈震撼,体现出平民化的人文关怀,并通过媒介告诉社会民众,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中,在逆境中仍然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是存在的,这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发生在老百姓生活当中的事情,可以真正感动并鼓舞广大老百姓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老百姓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国全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574132627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