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期“新闻茶座”实录
2012年04月17日 10:53:50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记协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4月1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二十三期“新闻茶座”,邀请新华社对外部政研室副主任程志良、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刘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采编中心记者肖中仁,以“深入基层一线——与中国记者对话”为主题,与记者交流,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主持了本期茶座。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届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各位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茶座”。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发扬“走转改”的精神,把“新闻茶座”的地点由中国记协搬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天这场茶座就是由中国记协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

    从去年8月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精品力作,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同时也引起了境外记者的关注。

    今天下午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三位嘉宾,分别是新华社对外部政研室副主编程志良、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刘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编中心记者肖中仁,三位新闻同事将围绕着“深入基层一线”和大家一起交流。下面,我们就请他们三位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的有关心得体会,等介绍完以后,他们三位再和大家一起交流。首先请程志良记者介绍。

    程志良: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参加“走转改”活动的经历和体会,大家都知道,“走转改”活动是去年下半年启动的,中国的记者纷纷从各个新闻单位走到一线、走到基层,我也响应号召,在春节的时候去了安徽,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采访中碰到的一个小故事。

    我在采访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老太太,78岁,大半辈子生活在中国农村。十几年前,她的丈夫去世了,然后她就改嫁到安徽省滁州市的一个退休职工。就在几年前,她的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然后她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她现在一个人住在老伴生前的宿舍里,由于她在改嫁的过程中户籍资料全部流失了,她不能享受到所有的政府福利,她自己又不识字,导致了她几乎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只能靠每天去捡破烂为生,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如果没有人过问,这个老太太将会注定在贫困中孤独地死去。但是,我们去采访的时候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这个老太太生活得其实挺好,她现在每个月大概有800元的收入。

    她的个人遭遇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其实,放在一个比较大的背景下,就是中国政府最近一直在加强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最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提倡的,各级基层的政府也会相应地去跟进,以滁州市为例,他们当地的居委会就对所辖的辖区进行分格,然后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工作人员管一个网格,定期去拜访这个网格里的居民,去看他们有什么问题和困难。

    刚才我所说到的那个78岁的老人的状况就是这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主动上门获知她生活困难,然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级一级地往上级政府汇报,多方协调,帮她将户口从农村转到了城市,并且成功申请下来了低保和孤老保助。

    这个老太太的名字叫周玉兰,其实在我的采访过程中,我碰到许多类似情况。她的遭遇是我在采访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我在新华社主要从事中央时政新闻的对外报道,对于中央出台的各种政策,从民生、社会管理到社会保障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我没有到周玉兰的家中去看一看,跟她去聊一聊,我就不知道这样一个中央政策会对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有如此大的影响,会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再跟大家讲一个我同事经历过的事情。他来我们新华社工作30多年了,是一个很资深的同志,但是去年他去陕北“走转改”采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他住在老乡的家中,老乡问他,咱们晚上吃什么?我这位同事为了不给老乡添麻烦就说“随便下点挂面吧”。他这个要求在我们看来确实是很体谅人家的,结果给他们一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什么呢?因为挂面在当地买不到。其实这户农民家里有挂面,但是他们的儿子买来专门孝敬老人的,这户农民为了表示他们的好客,就把孝敬老人的挂面全部煮了,还放了几个鸡蛋,他们自己吃的是荞麦面,就是一大锅盛出来放点盐和醋就吃了。这个经历让我同事感到很吃惊,因为他没有想到,在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的今天,改革开放成果让全民共享还这么紧迫和艰难。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但是这趟走基层的采访,对我来说仍然是一次开阔眼界、增加见识、熟悉国情之旅,也让我认识到,要想报道好一个真实的、客观的中国,就必须深入到基层一线去采访。我在安徽期间去了三个城市,分别是滁州、芜湖和黄山,我采访的主题分别是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管理、保障房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我们写了大概30多篇稿子,是中英文稿子,包括《环境保护倒逼出企业新商机》、《中共倾听民意确保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主题公园开始“走出国门”》等等。

    我们在保障房小区跟许多受益的群众聊天时发现,跟我刚才讲的一样,有许许多多很困难的群众直接受益于这个保障房建设。我们还在采访中发现农村里的小汽车越来越多,我们又写了一条稿子,《中国农村汽车或者引发车企新一轮的“鏖战”》。

    在芜湖,我们还采访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主题公园,这是中国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主题公园,但是,它建成只有4年,已经接待了一千万人次的游客。这个企业的负责人跟我们说,迪士尼正在进入中国,而他们的目标是走出中国,目前他们已经向南非、卡塔尔和乌克兰等地出口了主题公园的项目。

    从北京出发之前,我给自己定了10个选题,但是这一圈跑下来,其实我们做的远远超过预想的范围。通过这次采访,我觉得“走转改”活动对于中国的记者而言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改进了中国记者的文风,端正了思想作风。因为现在我们说是互联网时代、微博时代,其实最缺乏的就是面对面的深入采访。有的记者仅仅满足于打打电话,或者通个邮件采访。这种新闻没有细腻的表达,也没有感动力,有时候甚至连新闻的真实性都不能够保证。

    第二,加深了记者和编辑对于基本国情和中央政策方针的理解。在过去几年中,我就不少的主题做过报道的组织和策划,但是由于自己采访时间有限,报道起来、组织起来,总觉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比如说像社会管理这样的主题,如果我不真正地去“走转改”,没有走到周玉兰这样的老人家里,就不知道中央这个大政方针对基层老百姓来说有什么意义。

    第三,密切媒体和普通老百姓的联系。“走转改”活动是2011年8月份启动的,大量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生活,受到了各界的欢迎。我一直认为这个“走转改”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路线在当前的一个反映,也是中国政府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

    主持人:谢谢程志良记者的介绍,下面请刘毅记者简单介绍心得体会。

    刘毅:尊敬的各位媒体同行,大家下午好!我是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刘毅,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茶座,交流一下我参加“走转改”活动的一些体会。

    新闻界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促使我下决心到一直想去但一直没有成行的基层艰苦气象台站采访,我首先选择了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气象站,安多县气象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的气象站,海拔4800米,是国家基本站、一类艰苦站,被称为“天下第一站”。

    安多是属于藏北高海拔地区。到安多后,我发现高原反应比我预想的要强烈得多,尤其是在晚上,正如我后来在报道中所写的那样,确实是度日如年,永远难忘。天一黑就能感到高原反应越来越厉害,心跳加快,双脚发软,特别怕冷。在这里稍微走快一点,怦怦跳动的心脏就会马上警告我,一定要慢一些。晚上睡觉的时候,头疼得很厉害,总是迷迷糊糊睡一会儿就醒来,醒来以后就会大口大口地喘气,能够很清楚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安多县确实是一个特别艰苦的地方,即便是在拉萨出身的汉族人,到了安多也会产生缺氧、头痛这些高原反应。当地人有一句顺口溜,叫“风刮石头跑,满山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四季穿皮袄”。

    在采访中,安多县气象站的职工告诉我,他们偶尔看到一只鸟从天上飞过,不禁会替这只鸟担心,它能够在哪里落脚呢?因为这周围连一棵树都没有。另外,他们有时候到拉萨,看见绿树,他们心里会生出很多的感慨,甚至会想抱着这棵树大哭一场。

    在恶劣的环境中,这里工作的每个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疾病。但是,他们忠于职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他们知道,这一个个记录着阴晴雨雪的观测数据是监测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对预测全国天气、气候变化也极有价值。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和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外国记者朋友都是息息相关的。因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对我们国家乃至世界气候环境的变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全球的气象数据是共享交流的,安多气象站监测的数据,国外的气象部门可能也会用得到。

    我的这篇报道题目是《西藏安多海拔4800米的守望》,在人民日报刊登以后,反响还不错,很多同事、媒体同行和网友认为报道细节很生动、很平实、很感人。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作了一个很长的批示,他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抓紧研究解决这篇报道中反映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很欣慰地了解到,目前中国气象局已经拨付了38万元资金用于修建安多县气象局院外的道路,此外,还将出台多项针对艰苦台站的帮扶措施。

    参加“走转改”活动,尤其是采写这篇报道,我体会很多,今天我想有两点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走转改”是一记千钧重槌,同时也是一碗心灵鸡汤。

    首先,“走转改”是一记千钧重槌,使我们新闻工作者头脑清醒,进一步认清自己的使命,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工作者自视为“无冕之王”,群众总结为“进的是宾馆饭店,见的是大官大款,写的是云山雾罩,离群众越来越远。”轰轰烈烈的“走转改”活动,给记者队伍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面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拷问,我们头脑更清醒、目标更明确。

    我深深感到,正如中宣部刘云山部长所说的那样,“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另一点深切的体会,就是“走转改”活动是一碗心灵鸡汤。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篇反响较好的报道,还有许多宝贵的人生阅历和感悟。在安多气象站值班室的墙上贴着一幅画,一颗嫩芽破土而生,绽放出生机盎然的绿叶,画面下面是这样一段话,请允许我完整地读一下。“幸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态,同样的事情一个人的感受和另一个人的会截然不同。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幸来自于我们的心态。夏天我们痛恨炎热,忘记了去倾听知了在绿丛中鸣叫的美丽;冬天我们畏惧寒冷,忘记了去体会白雪覆盖下大地的宁静。换了心态就换了人间。”在那个地方看到这段话,我顿时心有所动,马上就把它记录下来,后来写到了报道中。以往也会常常抱怨在北京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比如空气太差、交通太堵、房子太贵等等,但是,这一次赴高原的采访经历,使我受到了很多的触动,其实我们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每一天都能够自如地呼吸,每一个夜晚都能够睡一个好觉,这就是幸福,应该懂得珍惜。

    我相信一次次的“走转改”采访,对我和我的同事来说,不仅是终身难忘的职业经历,也是我们受益终身的心灵之旅。这些极其珍贵的阅历和感悟,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前行。

    主持人:谢谢刘毅记者的介绍!下面请肖中仁记者简要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

    肖中仁:首先,非常感谢活动的主办方中国记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能和国内外同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新闻中心工作,主要是从事军事题材的新闻报道。

    其实在中国新闻机构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周密的活动方案,并结合对外报道的特点,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记者中国行采访报道活动,组织我们中外记者深入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百姓家中进行采访。包括这张照片里显示的,我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王庚年台长在内各台领导都身体力行,深入到中国社会基层蹲点调研,采写稿件。而我今天作为一个年轻的记者,能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感到非常荣幸。结合今天深入一线的主题,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去年随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出访拉美四国的感受。

    在去年9月16号,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跨出国门,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开展友好访问和医疗服务任务。

    首先大家看一下这组数字,105天克服5个台风,航行24600多海里,访问四个国家,为到访国民众开展门诊诊治10840人次,成功实施手术118例。可能是因为自己亲身经历的缘故,我对这些数字可能比在座的各位更有感情,作为随军记者,我也被军事化管理,在衣食住行和船上的士兵一视同仁,这也是我第一次与中国的海军如此长时间和近距离接触,他们的酸甜苦辣让我感同身受,也激发了我的新闻热情。

    可以说,这次采访行程横跨了太平洋,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次跨越时空之旅,同时也是一次考验身心之旅,在离开舟山港的第三天,我们就遭遇了强热风暴“洛克”,在暗流和涌浪的作用下,船体摇摆越来越大,“今天你吐了没有?”成了媒体同行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随着离台风区越来越近,躺在床上的感觉就像从摇篮变成了砧板上的面团,像被一双强有力的大手来回揉捏,同屋的记者也从一日一吐变成了一日四吐。很快我就发现海军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和有趣,每天除了体能训练就是擦试甲板、各种操练,简单重复,枯燥的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快我觉得没有太多的兴趣,甚至会常常站在甲板上望向东方,盼望早点回去。但是一想到船上的士兵需要常年“岸上为客,海上为家”,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在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中,我的躁动慢慢减少,并开始思考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报道。

    在采访期间,我见证了中国海军严密组织确保航渡安全,也见证了中国军医不辞辛劳,热忱为国外民众开展医疗服务;见证了90后的炊事班战士们为保障一日三餐的质量,从凌晨4点忙碌到晚上,在三尺灶台上挥洒青春;见证了机电班战士在高湿度高温度高噪音的环境下在主机舱里坚守岗位,为远航提供强有力的装备保障。在与官兵的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后,我渐渐被他们的“螺丝钉”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而这些感动都化为了真情实感的新闻作品。

    其实中国军医在海外开展医疗服务,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顺利。由于各国对中国的医疗水平了解不是特别多,经常会遭遇到怀疑和误解等障碍。在这里可以举两个例子,在我们抵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前,因为特多刚刚发生过医疗事故,他的卫生部长刚刚下台。我们在抵达之前,对方就临时全部推翻了事先由双方商定的医疗计划,不允许患者登船接受治疗。后来经过多方斡旋,在当天晚上11点,医疗服务计划最终决定按照原计划举行。最终,中国医生用热忱的服务和精湛的医术最终赢得了特方的信任,在6天后的欢送仪式上,特多的卫生部长科汉博士诚恳地表示,“当初我险些做出让我国颜面尽失的错误决定。”

    再比如访问哥斯达黎加期间,正好赶上全国麻醉师罢工,导致大量手术患者无法及时手术,船上的8间手术室全部启动,于抵港当晚就对患者开展医疗服务。船上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主动放弃了中午休息,采取换班的方式为该国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在哥斯达黎加期间,总共为该国的延误治疗的患者开展了门诊诊治6315人次,开展手术56例。

    在105天里,我从前方发回了40多篇的广播稿件,198篇网络图片,25篇视频报道,或许这些报道没有那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但是我坚信这种来自一线的故事,哪怕只是平常和简单的故事,都会让人们从中了解到一种真实,以及人与人之间没有国界的可贵爱心。

    主持人:下面,三位记者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刚才听了三位记者的精彩演讲之后,我发现其中有两位记者确实是在这次走基层的过程当中,身处于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一些极端的地方。两位记者也说了他们的经历感受改变了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对于生活的一些态度和看法。但是,我好像没有太听出来,因为咱们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改文风方面,有怎样的触动呢?如何去改文风?

    刘毅:我觉得您提到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刚才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详细地介绍报道的写作过程。不过我也提到了,就是我在报道中写到两个细节,有一个就是那个地方的人告诉我,他们偶尔看到一只鸟飞过,他会替这只鸟担心,这只鸟能在哪里落脚,因为这里连一棵树都没有,另外还有就是他们到了拉萨看到树会有很多的感慨,甚至想抱着树大哭一场。这篇报道也引起了很多群众的强烈反响,我想如果不到现场的话,很多细节是想象不出来的,肯定也是写不出来的。

    其实如果仔细看一下这篇报道的话,类似的细节和小故事还有不少,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安多气象站这个地方是没有自来水的,他们喝的水是井水,这个井水还是上世纪60年代,这个气象站的创立者挖的井。就是高原的井水没有经过处理的话,它含有的矿物质很多,其实对于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在这个地方有不少职工有不育症,就跟他们长期喝这种矿物质含量高的水是有关系的。但是,他们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喝了这个纯净水,对计划生育有好处,他们是以这种态度跟我讲述这个水的特点的,类似于这样的细节,报道中还有很多,我想这是跟平时的报道还是不太一样的。我刚才自己又看了一遍我自己的这个报道,我觉得确实有很多细节,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到历历在目,我自己都觉得得到这些细节和故事,是挺不容易的,也是挺感动的。

    记者:你好,我的问题是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的,您刚才说了您主要是负责军事报道这方面的记者。我想问,您本人是有军事方面的成长背景呢,还是说您个人只是对军事方面的题材比较感兴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您在这一次经历当中,有没有做过一些特别难忘的、值得回忆的一些报道?谢谢!

    肖中仁:我本人没有军事成长的经历,但是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一个军事报道部,我在里面工作,所以有这样一个机会。

    第二个问题,在这次采访过程当中,让我难忘的经历和报道有很多,比如说在特多的慈善机构,他们和中国的将军、护士之间的交流,因为你不在现场,很难感受到。因为我们之前去其他的学校、儿童福利院,跟这个地方还是有一点区别的。之前我们去的时候,一开始会没有经验,照常在前面放PPT跟他们做介绍。但是在那个慈善机构,因为这些孩子们有智力障碍,不能跟他们讲太多的东西,讲了半天他们也听不懂。后来我们临时改变了交流方式,通过放音乐和肢体语言的方式跟他们进行表达,这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事。

    记者:我想问祝寿臣书记,从去年起,好多媒体就在讲走基层活动,所以,我想问走基层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时候这些记者走到基层,他们应该了解什么?这个走基层让我想出来一些文革期间的知识分子下放的那种感觉,所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主持人:谢谢你的问题!本来今天三位记者是嘉宾,我只是主持人,既然你问到了我,我做如下回答。

    我本人也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我曾经在新华通讯社工作了25年,在中国记协工作了11年。我认为走基层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你要采访真实可靠的新闻,你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应该说,从中国新闻界的情况来看,广大新闻工作者为了捕捉到鲜活的新闻,能够经常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现场去。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很多的老新闻工作者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像过去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为了采访焦裕禄的事迹,三位记者在河南兰考调研两三个月的时间,最后写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个名篇。

    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非常快,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有一百多万人,应该说很多新闻工作者以老新闻工作者为榜样,也能够经常到基层深入采访,也采写出了很多感人的、真实可靠的好新闻、好作品。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新闻界也存在着一些新闻工作者采访作风漂浮,有时不到现场,甚至是经常靠打电话,通过要新闻稿,就把这个新闻写出来了,这样的新闻是不可能感人的。更有甚者,还存在着虚假新闻,虚假报道。这些尽管数量不多,但是影响很坏,严重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所以我想,在这个时候组织“走转改”活动是非常适宜的,也是深受广大新闻工作者欢迎的,同时,也是深受广大基层老百姓欢迎的。

    所以,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出现了很多好的作品,也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我也听到有的人反映,现在报纸好看了,广播好听了,电视更精彩了。我想你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和我们某一个媒体的记者一块深入下去采访一次,就会有新的收获、新的认识、新的体会。谢谢你!

    主持人:本期新闻茶座就到这里,谢谢三位嘉宾,三位记者都介绍了自己独特的采访经历和体会,同时也谢谢参加茶座的各位记者!再见!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更多图片 >>